杨明辉
- 作品数:118 被引量:1,164H指数:24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承载力研究
- 通过对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的研究,提出了按桩顶沉降量控制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设想及其计算方法,可充分考虑桩侧土(岩)阻力及桩端岩层阻力的发挥程度,并结合某大桥嵌岩桩静载荷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 赵明华曹文贵陈昌富刘齐建杨明辉
- 关键词: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荷载传递模型
- 文献传递
- 基于能量法的基桩变形P-Δ效应模拟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复杂荷载下基桩受力分析是桩基设计计算重要内容之一.引入能量原理,针对基桩荷载倾斜与偏心的特殊情况,并考虑土体的成层特性,建立了三维基桩-土体系统能量控制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边界条件及桩土位移条件,基于有限差分方式得出了倾斜偏心荷载下基桩位移的半解析解答,该解答可充分考虑轴向与横向荷载共同作用对基桩变形的P-Δ放大效应.而后,开展了倾斜偏心荷载下单桩的室内模型加载验证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理论解答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较好地模拟了组合荷载下基桩变形P-Δ放大效应.最后,对影响基桩P-Δ放大效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横向荷载相对大小、桩顶自由段长度、桩身刚度及浅层地基土刚度等都对P-Δ放大效应有较大影响.
- 杨明辉李勇智罗宏
- 关键词:单桩最小势能原理变分原理P-Δ效应
- 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受力特性研究
- 根据理论分析和室内外试验研究结果,阐述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加固作用机理,分析了它的破坏模式,提出了该复合地基形式的承载力及稳定性分析滑块平衡法,同时结合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得到...
- 陈昌富赵明华杨宇杨明辉陈艳平
- 关键词:软基处理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受力特性
- 文献传递
- 散体材料桩膨胀量测试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体材料桩膨胀测试装置,包括牵引绳、定位片、柔性套管、位移传感器、紧固件、测杆,读数装置组成,定位片串接在牵引绳上,柔性套管套在牵引绳上,其一端与紧固件连接,另一端的与位移传感器的测杆出口部位连接,位移传...
- 张玲赵明华刘义虎杨明辉苏永华罗宏雷勇邓岳保
- 文献传递
- 基于有限差分解的双排抗滑桩内力及位移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首先,针对双排抗滑桩的工程特点,并考虑滑坡体影响范围与桩间距的影响,建立了双排桩与边坡的相互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滑动面上下岩(土)体工程性质的差异将双排桩分为不同特征段,利用连梁的刚度条件和桩顶位移协调,导出不同特征桩段的微分方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求解,得出了双排桩桩身内力和位移的计算方法。由计算算例可知,当差分段划分足够小时,本文计算方法可获得较高精度。最后,对双排抗滑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上层地基抗力是影响双排抗滑桩内力位移的主要部分;后桩桩后地基抗力的发挥决定前后排桩滑坡推力的分担,放松桩顶位移约束可降低桩身弯矩;适当减小桩径及配筋率,后桩桩后地基抗力和前桩桩前剩余抗滑力可得到充分发挥。
- 涂征宇杨明辉万智
- 关键词:双排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
- 连续配筋混凝土板在岩溶及采空区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3年
- 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板对岩溶及采空区路基进行处理 ,可增强路面层抵抗弯矩的能力 ,消除安全隐患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给出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板配筋计算公式经济合理 ,三维有限元整体分析安全可靠 ,对于西部高等级公路岩溶及采空区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赵明华杨明辉曹文贵蒋德松
- 关键词:公路建设三维有限元采空区抗弯设计岩溶区路基处理
- 陡坡桩柱式桥墩双排桩施工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西部山区公路桥梁基桩往往位于陡峭岩坡上,其受力性状比平地基桩复杂。由于基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桩与边坡的相互作用,常规的结构力学方式的计算方法显得更为繁琐而不切实际,而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能考虑桩土的共同作用,计算的结果较为理想。故本文将采用数值计算法方法对双排桩进行计算,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边坡及基桩的应力分布,深入探讨该类基桩受力特点,对比分析了同等条件下单桩与双排基桩桩体水平位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 刘建华赵明华杨明辉
- 关键词:桩基础桩柱式桥墩陡坡数值模拟施工过程
- 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模型试验被引量:13
- 2013年
- 为探讨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双桩基础的破坏模式及承载机理,根据相似理论,进行了复杂荷载作用下45°,60°及75°三种边坡坡度的桥梁双桩基础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柱顶组合荷载对坡体的影响,仅限于浅层2~4倍桩径范围内;复杂荷载作用导致的边坡整体失稳为系统主要破坏模式;高陡横坡段前后桩柱的内力分布规律与陡坡单桩及双排抗滑桩差异显著,桩、柱顶端均存在较大负弯矩,柱顶及桩顶边界条件均非完全自由;桩柱内力与位移均随柱桩高度比(h/l)呈非线性增长,且重力二阶效应(P-Δ效应)显著;柱顶负弯矩随边坡坡度增加而增大,但柱底正弯矩随之减小;桩身最大正弯矩及桩顶水平位移均随边坡坡比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增长。
- 赵明华尹平保杨明辉邓友生杨超炜
- 关键词:桥梁工程模型试验复杂荷载
- 高填方段波纹管涵垂直土压力试验及计算被引量:12
- 2014年
- 基于原位观测试验与理论研究,对高填方段波纹管涵的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首先,开展了高填方段波纹管涵垂直土压力现场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填方段管涵顶部存在土拱效应,规范的土柱法计算土压力值误差较大,偏于保守,而管涵顶部平面的土压力值并非均匀分布,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验规律及马斯顿理论,考虑由于土拱效应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建立了高填方段波纹管涵垂直土压力计算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求解,从而提出了高填方段波纹管涵垂直土压力计算方法。最后,依据此模型对涵顶填土重度、土体内摩擦角、黏聚力、管径大小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土体重度对管涵垂直土压力数值影响较大,而内摩擦角及黏聚力的影响较小。
- 杨明辉方天云赵明华罗杰
- 关键词:道路工程土拱效应垂直土压力
- 超长灌注桩竖向荷载传递模型及其承载力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针对超长灌注桩所处土层的特点 ,提出三折线统一荷载传递模型 ,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桩周土体的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等不同情况以及桩的深度效应 ,并以该模型为基础 ,采用位移协调法推导出了以桩顶沉降量控制基桩竖向承载力的一系列公式 ,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 何俊翘杨明辉赵明华
- 关键词:超长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荷载传递模型位移协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