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前列腺
  • 2篇增生
  • 2篇前列腺增生
  • 1篇等离子电切
  • 1篇等离子电切术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凋亡
  • 1篇增生症
  • 1篇增殖
  • 1篇肾癌
  • 1篇肾癌786-...
  • 1篇前列腺癌
  • 1篇前列腺等离子...
  • 1篇前列腺电切
  • 1篇前列腺增生症
  • 1篇前列腺组织
  • 1篇细胞
  • 1篇腺癌
  • 1篇良性前列腺增...

机构

  • 4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杨伟
  • 3篇赵虎
  • 3篇吴斌
  • 2篇陈晓华
  • 2篇黄青
  • 2篇江岳方
  • 2篇袁军
  • 1篇华立新
  • 1篇殷长军
  • 1篇秦超
  • 1篇顾民
  • 1篇查振雷
  • 1篇殷金龙
  • 1篇姜彬
  • 1篇张立进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甘草素对肾癌786-0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甘草素对肾癌786-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甘草素(0、25、50、75μmol/L)处理786-0细胞,用CCK-8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Transwell法检测甘草素对786-0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53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甘草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786-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可以诱导细胞内ROS的产生和促进786-0细胞的凋亡。结论甘草素抑制786-0细胞的增殖,并通过氧化应激促进786-0细胞的凋亡。
吴斌袁军黄青杨伟赵虎
关键词:甘草素肾癌
前列腺组织中5型磷酸二酯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
2011年
目的探讨5型磷酸二酯酶(PDE5)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前列腺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PDE5表达,并探讨PDE5表达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残余尿、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表(IPSS)、最大尿流率(Qmax)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前列腺组织PDE5表达极弱。BPH中PDE5高表达,但间质中表达强于上皮细胞。BPH组织中PDE5的表达与前列腺体积、IPSS、残余尿、PSA呈正相关,但与年龄、Qmax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DE5在BPH组织中有较强表达,可能对BPH的病理生理过程产生重要作用。
江岳方杨伟陈晓华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5型磷酸二酯酶免疫组化
靶向融合穿刺与系统性穿刺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方面的荟萃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系统性比较分析靶向融合穿刺与系统性穿刺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方面的差异。方法人工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靶向融合穿刺与系统性穿刺在前列腺癌检出率方面的对比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开始至2016年10月,分别由2名评价员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同时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两种穿刺方式对前列腺癌检出率进行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临床研究,相关患者5 337例,其中靶向融合穿刺2 667例,系统性穿刺2 6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靶向融合穿刺的前列腺癌总体检出率显著高于系统性穿刺(OR=1.16,95% CI 1.04~1.30,P=0.007)。我们以Gleason评分7分为界,分别对两种穿刺方式对不同危险等级的前列腺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Gleason≥7分的中高危前列腺癌中,靶向融合穿刺较系统性穿刺在检出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OR=1.37,95% CI 1.19~1.58,P〈0.05)。而在Gleason评分〈7的低危前列腺癌中,靶向融合穿刺较系统性穿刺的前列腺癌检出率表现较差(OR=0.76,95% CI 0.65~0.89,P〈0.05)。结论靶向融合穿刺在前列腺癌总体检出率及Gleason≥7分的中高危前列腺癌检出率方面显著优于系统性穿刺,而在Gleason〈7分的低危前列腺癌中系统性穿刺则表现较好。
张立进吴斌查振雷赵虎杨伟陈晓华姜彬江岳方殷金龙
关键词:前列腺癌META分析
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效果评估的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对预测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术后临床效果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两家医院接受TUPKP的265例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电切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我们依据IPP值把患者分为两组:IPP显著组(IPP≥5 mm)105例和IPP非显著组(IPP<5 mm)160例。研究两组手术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QOL)、前列腺体积(TPV),最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PVR),为术后临床效果评估提供参考。结果术前两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IPP显著组的IPSS术前后变化值和QOL评分术前后变化值与IPP非显著组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38和P=0.000)。但是两组患者在Qmax和PVR的术前后改变值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IPP可以作为预测TUPKP术后患者IPSS和QOL评分的一个指标。
赵虎吴斌袁军黄青杨伟秦超华立新顾民殷长军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