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赞坚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均衡化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被引量:6
- 2014年
- 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对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和科技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可为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行人才贮备.但当前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种不均衡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机器人教育活动形成了一种“功利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改进活动模式、实现技术革新、创新项目设计三个方面入手,本文从中小学机器人活动组织者的角度,对机器人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原因、解决策略及实践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 张嘉志李赞坚
-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教育公平均衡化发展
- 网管培训课程中以“探索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 2011年
- 笔者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借鉴了近年颁布的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部分,较成功地把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移植到了面向教师的网管培训中。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在培训中应用探索性学习的相关背景、相关理论、教学策略和效果分析。
- 李赞坚
-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 “互联网+”环境下区域常态化建设与应用专递课堂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22年
- 专递课堂是现阶段我国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式。但许多区域建设与应用专递课堂却出现推进困难、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基于在广东和吉林等区域的实践探索,调研梳理了区域推进专递课堂面临的三个核心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互联网+”环境下专递课堂持续建设和常态化应用的三大机制,以期帮助区域摆脱当前困境,顺利开展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三大机制一是具有统筹调度、需求研判和协调满足功能的专递课堂组织领导机制;二是专递课堂支持服务机制,包括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支持服务机制、协同备课与教学反思机制、在线学习与教研支持服务机制、主讲教师访教机制等四个子机制;三是专递课堂激励保障机制,包含了多维教学激励机制、过程监控与交流评价机制、经费与资源保障机制三个子机制。希望三个互联互促的系统化机制的实施,能够保障“互联网+”环境下专递课堂的持续建设和常态化应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 杜玉霞贺卫国唐连章李赞坚甘耀明王天昊
- 关键词:常态化
- 论中小学生虚拟机器人竞赛活动的教育目标与实现策略
- 2012年
- 中小学生虚拟机器人活动作为一项新兴的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已成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功能延伸。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从2008年开始每年组织大规模的中小学生虚拟机器人竞赛活动,笔者作为本项活动的主要策划和组织者之一,从虚拟机器人竞赛活动设计者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论述了中小学生虚拟机器人活动的教育目标,以及通过平台功能设计及竞赛任务设计实现其教育目标的主要策略。
- 李赞坚
- 关键词:虚拟机器人素质教育创新性思维
- 任务驱动法在《Flash动画制作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 2004年
-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因其体现出“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方向,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Flash动画制作基础》第三章的教学为例,论述其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信息技术技能课的应用。
- 李赞坚
-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学网络
- 虚拟现实技术的典型应用案例及实践困境——以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 2023年
-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在教学上已得到初步的应用。为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策略,为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提供借鉴,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并对近年广州部分学校的典型应用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教学应用场景、作用、适用范围及存在问题等,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上有着创设深度情景化学习环境能够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改善学生对复杂和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等独特优势,并可作为职业教育实训课的重要支撑手段,同时,其应用也存在着VR资源供给不足、“虚实结合”开展实验教学有效性待提升、教学应用模式待优化等问题,须在实践中优化应用模式,提升应用水平。
- 李赞坚
- 关键词: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
- 用Flash设计制作教学游戏软件的技术要点
- 2003年
- 一、教学游戏软件的特点
教学游戏软件是多媒体教学软件和计算机游戏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CAI课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学生学习的四要素,其中第一要素为"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主观上要自主探究,弄个明白.教学游戏软件正好具备这一功能.
- 李赞坚
- 关键词:FLASH制作方法多媒体教学计算机
- 神经网络视域下网络学习空间文本分类研究
- 随着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大量有价值的学习空间零散地分布.尽管可以通过被动的搜索引擎指向目标,但在个性化学习中的主动精准资源推送则变得力不从心.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内容精准推送是目前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而网络学习空间...
- 罗胜涛秦小珊李赞坚
- 关键词:文本分类神经网络个性化教学
- 构建中小学“虚实结合”机器人竞赛活动模式的思路与实践被引量:1
- 2014年
- 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对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故术和科技素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本文从竞赛组织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构建中小学“虚实结合”机器人竞赛活动的背景、思路、技术基础以及实践过程。
- 李赞坚
- 关键词:科技教育虚拟机器人虚实结合
- 从“负能”到“赋能”:基于LLMs的思维链提示设计与教研AI智能体构建——以课堂教学智能分析为例
- 2025年
-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能”。该文基于思维链提示逻辑,提出了教研AI智能体赋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解读的构建框架,实现从数据解析到反馈生成的循环,并以此为导向模块化构建了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LLMs)的智能体框架,个性化开发教研AI智能体。通过63份真实报告数据,验证了“基于思维链提示的回复”相较于“基于LLM的普通回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前者在多项评价维度上均表现出更高的评分,尤其是在准确性、逻辑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显著提升。该文通过聚焦智能体在教研中的垂直应用,探索从数据负能到赋能转变的新路径。
- 王冬青陈自力邵文豪张粤芳李赞坚任光杰
- 关键词: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