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蕾

作品数:41 被引量:231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盆腔
  • 12篇脱垂
  • 11篇器官
  • 11篇器官脱垂
  • 10篇盆腔器官
  • 10篇盆腔器官脱垂
  • 8篇术后
  • 7篇子宫
  • 6篇阴道
  • 6篇盆底
  • 5篇压力性
  • 5篇压力性尿失禁
  • 5篇失禁
  • 5篇尿失禁
  • 5篇疗效
  • 4篇女性
  • 4篇流产
  • 4篇宫腔
  • 4篇宫腔粘连
  • 3篇单脐动脉

机构

  • 41篇郑州大学第三...
  • 4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市妇幼保...

作者

  • 41篇李蕾
  • 17篇奈嫚嫚
  • 7篇高桂香
  • 5篇刘冬霞
  • 4篇董延华
  • 4篇王宝金
  • 4篇杨立
  • 4篇许雅娟
  • 4篇张莹莹
  • 4篇屈敏
  • 3篇薛萍
  • 3篇彭娟
  • 2篇刘琰
  • 2篇李洁
  • 2篇袁莉敏
  • 2篇王晓辉
  • 1篇徐晓辉
  • 1篇任琛琛
  • 1篇张秀娟
  • 1篇沈琦

传媒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4篇中国妇产科临...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反馈联合TENS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诊断为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随机分为TENS组(n=40)和生物反馈联合TENS治疗组(联合组,n=40),TENS组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2个月;联合组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2个月后进行盆底生物反馈治疗2个月。观察和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盆底肌电情况、盆腔疼痛评分(VAS),以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1)联合组治疗后盆底肌电值及I、II类肌纤维肌电值均较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TENS组肌电值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但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改变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联合组治疗后显效率及总有效率(72. 5%,97. 5%)明显高于TENS组(57. 5%,92. 5%);治疗后1个月两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复发率(2. 5%)较TENS组(7. 5%)明显下降。结论生物反馈联合TENS能够有效缓解女性慢性盆腔痛症状且具有较好的远期效应。
李蕾张雅洁奈嫚嫚高芳芳高桂香张莹莹王鲁文
关键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经皮神经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视觉模拟评分
慢性盆腔疼痛相关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问卷调查是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了解疾病症状的重要方法,当前诸多文献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女性慢性盆腔疼痛对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然而不同问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文章就常用的女性慢性盆腔痛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加以阐述,旨在对临床研究作出指导。
耿建芳肖庭伟李蕾
关键词:盆腔疼痛慢性疼痛生活质量心理健康
胎儿单脐动脉与染色体关系的临床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单脐动脉胎儿染色体的调查,评价单脐动脉胎儿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3月~2012年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01例单脐动脉胎儿染色体情况并与同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畸形及超声软指标异常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203例(对照组)比较。结果:单脐动脉合并胎儿畸形病例183例,染色体异常49例;单脐动脉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81例,染色体异常9例;染色体异常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诊断能准确诊断单脐动脉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现单脐动脉应排除胎儿畸形;单脐动脉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或胎儿畸形,应建议行产前诊断排除染色体疾病。单纯性单脐动脉是否常规行产前诊断尚需结合患者的年龄、既往生育史、家族史及患者的主观意愿综合考虑。
许雅娟李蕾薛萍
关键词:单脐动脉胎儿畸形染色体异常
阴道紧缩术联合点阵式CO2激光治疗阴道松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阴道紧缩术联合点阵式CO2激光治疗中重度阴道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中重度阴道松弛患者74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阴道紧缩术治疗,研究组31例采用阴道紧缩术联合点阵式CO2激光治疗。采用阴道松弛度问卷评估阴道松紧度,改良性生活调查问卷评价性生活质量,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阴道松弛度评分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阴道松弛度评分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总体性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2个月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阴道干涩、性伴侣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阴道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两组各出现1例性交痛,研究组1例性伴侣性交痛。结论阴道紧缩术治疗中重度阴道松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性生活质量和阴道松紧度,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联合激光治疗增强了手术的近期疗效。
李蕾聂让让王鲁文桑庆娜屈敏王小西高桂香
关键词:阴道松弛阴道紧缩术性生活满意度
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疾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7-2019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FPFD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与产后操锻炼,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盆底肌力评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及Ⅰ、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且Ⅰ、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肉训练在FPFD治疗中具有显著康复效果,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纤维持续收缩压,有效改善盆底肌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袁莉敏李蕾刘冬霞王鲁文
关键词:盆底肌肉训练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血清炎症因子盆底肌力
妊娠期子宫嵌顿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嵌顿(IGU)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IGU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治疗及母儿结局。结果(1)临床特征:9例IGU患者中,6例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4例发病于妊娠早期(11~13周+6),5例发病于妊娠中期(14~22周);首诊症状为排尿困难8例,不规则下腹痛1例;合并阴道少量流血1例、阴道肿胀1例;(2)影像学检查:9例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例因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行盆腔磁共振成像检查;(3)治疗:7例行超声引导下手法复位,其中1例为胸膝卧位10 d失败后改手法复位,1例为手法复位1周后复发再次行手法复位+阴道放置子宫托治疗;另有1例行开腹子宫复位+子宫悬吊术,1例导尿及胸膝卧位后自行缓解;(4)母儿结局:1例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者于孕31周行剖宫产术,母儿结局良好;另8例均妊娠至足月,其中5例自然分娩,3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母儿结局均良好。结论IGU是一种较罕见的产科急症,早期准确识别并及时处理极其重要,该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需结合孕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彭娟李蕾李姝庆洪莹杨贺佳董越罗晓华
关键词:手法复位妊娠中期胸膝卧位子宫托排尿困难
现代医学教育联合互联网工具在临床医学教学及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现代医学教育联合互联网工具在临床医学教学及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参加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教学组,分别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及现代医学教育联合互联网工具进行带教。评估两组学员的考试成绩和学习倦怠情况。结果教学组的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和协作沟通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情感耗竭、去人格化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个人成就感降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互联网工具及思维模式与现代医学教育方式相结合,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工作,可以提高基层住院医师的规培质量,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值得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及尝试。
李蕾奈嫚嫚宋易坤王宝金杨立王鲁文任琛琛
关键词:现代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学心理健康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药物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口服不同避孕药物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宫内早孕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患者551例,按照随机和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分为四组,分别为左炔诺孕酮炔雌醇三相片(特居乐)组130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组135例、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组143例及对照组143例。观察并比较术后四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及彩超复查子宫内膜厚度、3个月经周期后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等几项指标。结果优思明组与特居乐组、妈富隆组在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内膜厚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思明组与特居乐组、妈富隆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思明组与特居乐组、妈富隆组三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组间在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其他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流术后患者指导用药预防宫腔粘连尤为重要,合理正确应用口服避孕药尤其是优思明来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对人流后女性的伤害。
奈嫚嫚李蕾王鲁文王晓辉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口服药物宫腔粘连术后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在小阴唇缩小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点阵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激光在小阴唇缩小术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因双侧小阴唇肥大行双侧小阴唇缩小术的32例患者,均采用楔形切除法,按照随机表法分为激光组15例和冷刀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术满意度,并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的性生活情况。结果激光组术中出血量较冷刀组明显减少(P <0.05),激光组手术时间较冷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在性欲望、性唤醒、性高潮频率及性交痛方面表现无差异(P>0.05),但术后性生活湿润度及满意度评分较术前均提高(P <0.05)。两组患者恢复良好,并对术后小阴唇的外观及功能满意,均未出现感染及切口愈合不良。结论点阵CO2激光用于小阴唇肥大手术安全有效,小阴唇外形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奈嫚嫚金玉茜高桂香李蕾屈敏王鲁文
关键词:小阴唇肥大
宫腔粘连术后妊娠不良预后情况的临床调查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价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再次妊娠时不良预后的发生隋况。方法:追踪随访并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47例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再次妊娠情况及不良预后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103例轻度宫腔粘连患者受孕61例,稽留流产3例,晚期流产1例,胎盘异常6例;79例中度宫腔粘连患者,受孕32例,稽留流产7例,宫颈机能不全孕中期自然流产1例,胎盘异常9例;65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受孕16例,稽留流产8例,胎盘异常7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腔粘连程度的加重,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妊娠率逐渐降低,稽留流产及分娩时胎盘异常发生率逐渐增高。
李蕾王鲁文杨淑玲
关键词:稽留流产胎盘异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