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细胞学
  • 3篇脑脊液
  • 2篇新生儿
  • 2篇婴儿
  • 2篇婴儿肝炎
  • 2篇凝血
  • 2篇细胞学诊断
  • 2篇颅内
  • 2篇颅内感染
  • 2篇内感染
  • 2篇患儿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性
  • 1篇血性脑脊液
  • 1篇婴儿肝炎综合...
  • 1篇婴儿肝炎综合...
  • 1篇凝血功能
  • 1篇肿瘤
  • 1篇综合征

机构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莉
  • 2篇钟立
  • 2篇刘鑫
  • 2篇吴若芬
  • 2篇苏荣
  • 1篇窦春阳
  • 1篇唐秀英
  • 1篇李刚
  • 1篇李秀萍
  • 1篇范学文

传媒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第5届全国检...
  • 1篇第6届中国医...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婴儿肝炎综合症患儿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婴儿肝炎综合症患儿凝血功能变化,浅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已确诊为婴肝的患儿及60例体检的健康婴儿作对照,同时对该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全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肝患儿凝血全套中各检测项目与健康婴儿比较均有...
苏荣李莉李秀萍
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婴儿肝炎综合征(婴肝)患儿凝血功能变化,浅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已确诊为婴肝的患儿及60例体检的健康婴儿作对照,对该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全套即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凝血酶原比值(PTR)、国际正常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值(APTT-R)、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肝组与患儿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凝血全套中PT%、PTR、APTT、TT均显著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PT和Fbg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肝患儿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该类患儿应及时给予维生素K治疗,预防出血。
唐秀英苏荣李莉
关键词:婴儿肝炎综合征凝血功能黄疸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血性脑脊液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吴若芬李莉李刚
关键词: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新生儿颅内感染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及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特点在新生儿颅内感染患儿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63例新生儿颅内感染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胞计数,同时进行玻片离心法制片,采用迈-格-姬染色后进行形态学分类,对其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63例新生儿颅内感染患儿中113例(69.33%)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处于20×106/L-100×106/L范围,35例(21.47%)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在100×106/L-1000×106/L范围,15例(9.20%)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000×106/L。结论新生儿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但所有病例的脑脊液细胞学可见明显异常改变,对新生儿颅内感染应提高警惕,结合脑脊液细胞学及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治。
李莉钟立刘鑫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感染脑脊液
新生儿颅内感染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及临床分析
李莉钟立刘鑫
浆膜腔积液检测对诊断恶性疾患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检查分析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浆膜腔积液采用脑脊液细胞学玻片离心法制片,迈-格-姬染色、丫啶橙荧光染色、部分标本行高碘-雪夫染色(PAS)后观察。部分标本分别进行了肿瘤细胞培养、肿瘤标志物检测及染色体检查分析。结果 78例恶性肿瘤浆膜腔积液中腺癌45例、鳞癌14例、未分化癌8例、白血病5例、恶性淋巴瘤3例、间皮细胞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结论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结合肿瘤细胞培养、肿瘤标志物检测和染色体检查分析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李莉窦春阳吴若芬范学文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脱落细胞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