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云
- 作品数:65 被引量:3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疫苗研究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组群随机试验在伤寒疫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用组群随机试验实现伤寒Vi疫苗效果观察的研究设计和实施应用。方法 采用组群随机试验方法确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所需样本量 ,并组织实施大规模疫苗接种 ,在试验组接种伤寒Vi疫苗、对照组接种流脑疫苗。结果 根据组群随机试验方法计算共需要观察对象为 96 12 1人 ,分为 10 8个组群。根据组群大小、地理位置 (城乡 )及性质 (学校、机关、厂矿、人口特征 )分层配对 ,确定试验组分为 5 3个组群共 4 4 0 5 4人 ,对照组为 5 4个组群共 4 84 2 2人。对两组间各主要混杂因子 (年龄、性别、居住地点、主要人群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主要职业 )等进行分析 ,发现两组之间总体相差不大 ,具有较好的均衡性与可比性。结论 组群随机抽样法应用于大规模疫苗效果观察试验 ,能较好地控制组间混杂因子 ,使干预的实际效果得到科学的评价 ;实施也比较简单 ,被干预对象容易接受 ,可行性高。
- 董柏青杨进唐振柱杨宏徽曾竣张杰王鸣柳梁贵臣司国爱李翠云梁大斌廖和壮Rion Leo nOchiaiAli MohammadCamilo J AcostaJohn Clemens
- 关键词:伤寒寒疫疫苗效果接种验方
-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C群流脑暴发中应急接种效果的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 报告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MPV)在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暴发疫情中应急接种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方法 在2002年广西来宾市发生C群流脑局部暴发接种A群MPV人群中约6周后应急接种A+C群MPV,观察接种对象局部和全身反应。选择疫点人群71人和非疫点人群43人于应急接种前和接种后1个月采血,用ELISA检测脑膜炎球菌C群和A群多糖抗体IgG。随访接种人群流脑发病情况至免疫后5年。结果 A+C群MPV应急接种率为97%,接种后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疫点人群、非疫点人群、应急接种前C群抗体阴性者和阳性者的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97.67%~100%,几何平均浓度(GMC)为30.81~37.44ug/ml,各组人群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脑罹患率在及时接种学校(218.58/10万)比不及时接种学校(705.72/10万)减少69.02%。接种人群随访15760人年未发现流脑临床确诊病例。结论 国产A+C群MPV应急接种可成功扑灭C群流脑暴发疫情,与A群MPV仅间隔6周接种仍然安全,对易感人群可诱导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对已有抗体者可显著提高抗体水平,保护效果至少持续5年。
- 龚健李翠云董柏青黄景枝权怡陆万专罗成慧毛伟成廖和壮方锦嵩崔萱林谢贵林吴兴华蓝荣伟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应急接种
- 一起山区中学细菌性痢疾暴发的调查处理与思考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调查了解一起山区中学细菌性痢疾暴发特点和流行原因 ,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方法及实验室病原分离培养、鉴定方法。 结果 学校发生细菌性痢疾 2 48例 ,以学生为主 ,罹患率为 10 .70 % ,流行期 17d。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粘液血便为主 ,从病人粪便、食堂从业人员肛拭、食堂售饭菜窗台、末梢水分离出 6株福氏 4型痢疾杆菌 ,经调查分析认为主要传播途径是饮用水源被污染。 结论 学校卫生安全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学校卫生管理仍有许多不足 ,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如何理顺卫生监督与学校整改的关系、加强疫情报告、加大卫生宣传力度 ,值得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思考。
- 曾竣李翠云梁绍伶马昌相
- 关键词:痢疾
- 广西2000~2010年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广西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广西2000~2010年分离到的14株O139群霍乱弧菌霍乱肠毒素(ctxA)毒力基因,同时用K-B法对10种推荐用抗生素氟哌酸(NOR)、庆大霉素(GEN)、复方新诺明(SXT)、四环素(TET)、氨苄青霉素(AMP)、阿米卡星(AMI)、环丙沙星(CIP)、强力霉素(DOX)、氯霉素(CHL)和链霉素(STR)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64.29%的菌株携带ctxA毒力基因,其中病人株携带ctxA毒力基因为100%;所有菌株对氟哌酸、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敏感,对其余7种抗生素高度耐药;病人及病家环境菌株的耐药性高于外环境菌株。结论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7种传统药物已不宜用于临床病人治疗,提示在疫情监测中应关注试验检测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及时做好防控工作。
- 权怡方锦嵩李翠云王鸣柳周凌云谭冬梅秦卫文
- 关键词: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药物敏感试验
- 广西1997~2001年霍乱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广西 1997~ 2 0 0 1年霍乱流行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打点杂交方法检测霍乱弧菌毒力相关基因ctxAB、zot,运用 16srRNA探针进行核糖体基因分型。结果 O13 9群霍乱弧菌ctxAB、zot基因携带率为 10 0 % ,埃尔托霍乱弧菌ctxAB基因携带率为 97 6 7% ,zot基因携带率为 95 35 % ;用 16srRNA探针分型可分为 6个核糖体基因型 (RT1~RT6) ,以RT1和RT4为主要型别。结论 普遍携带ctxAB、zot基因 ,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1997~ 2 0 0 0年与 2 0 0 1年分离的菌株在核糖体杂交图谱上有明显的差异 ,同一核糖体型可以来源于不同的血清型和噬菌体 -生物型的菌株。分析认为 2 0 0 1年的稻叶型菌株不是 2 0 0 0年稻叶型菌株的延续 ,而是一个新的克隆群。
- 李翠云王鸣柳董柏青唐振柱谭冬梅权怡秦卫文林玫曾竣
- 关键词:霍乱弧菌分子流行病学
- 广西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
- 目的:用细菌分离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猪链球菌,为确定疫情、及时治疗及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疑似患者血液、脑脊液,死亡患者的肝、脾、肾、等尸检组织进行分离培养、API 20 Strep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及PC...
- 李翠云王鸣柳谭冬梅龚键权怡泰卫文
- 关键词: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蛋白编码基因病原学
- 文献传递
- 1994~2002年广西甲型副伤寒和伤寒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28
- 2004年
- 目的 了解 1994~ 2 0 0 2年接种伤寒Vi疫苗后的 7年间伤寒和副伤寒流行变化 ,评价Vi疫苗对控制伤寒流行的效果并分析甲型副伤寒的特征及影响其爆发流行的因素。 方法 对自治区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记录、伤寒副伤寒爆发调查报告、监测系统资料、全区伤寒流行地区伤寒Vi疫苗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经过血培养证实甲型副伤寒病例为 12 0 0例、伤寒为 2 85例 ;甲型副伤寒与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十分相似 ;饮用污染水是引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的主要原因 ;从 1999年起 ,甲型副伤寒杆菌开始超过伤寒菌为优势流行菌株。 结论 在广泛使用伤寒Vi疫苗后 ,伤寒基本得到控制 ,但因为引起副伤寒发病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 ,甲型副伤寒已取代寒 ,成为广西农村地区的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为控制甲型副伤寒的流行 ,在安全饮用水供应状况得到全面改善之前 ,应尽快研制出副伤寒疫苗。
- 杨进董柏青王鸣柳唐振柱龚健李翠云曾竣杨宏徽
-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伤寒流行病学影响因素
- 伤寒监测与控制的现场试验研究
- 董柏青杨进王鸣柳张杰梁大斌林玫谭冬梅曾竣唐振柱司国爱廖和壮龚健李翠云杨宏徽吴兴华秦卫文权怡方锦嵩等
- 该项目属预防医学领域,系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国际疫苗研究所2001~2005年的国际合作示范项目。针对伤寒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实际需要,项目通过建立基于人群的监测现场,采用随机群组对照设计,对伤寒Vi抗原疫苗和A+C流脑疫...
- 关键词:
-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
- 流脑在成人中暴发的调查报告被引量:2
- 2003年
- 方锦嵩龚健李翠云权怡吴兴华
- 关键词:流行性脑炎成人脑脊液检查A群脑膜炎奈瑟菌
- 南宁市疑似脑膜炎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疑似脑膜炎患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以求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 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格收集符合筛选标准的疑似脑膜炎患儿的相关资料 ,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结果 共评估了 12 72例脑膜炎疑似患儿 ,使用的抗生素以青霉素类 ( 75 0 0 % )和头孢菌素类 ( 64 2 3 % )为主 ;排前五位的是 :青霉素( 3 9 15 % )、头孢噻肟 ( 3 6 16% )、氨苄西林 ( 10 3 8% )、头孢拉定 ( 7 70 % )和头孢唑啉 ( 7 2 3 % )。 5 0 %以上的病例在就诊期间使用了 2种或 2种以上的抗生素 ,3 4 98%的病人在就诊前已使用了抗生素 ,注射途径给药的抗生素占 71 18% ;就诊期间注射给药的抗生素占 98 2 7%。年长儿青霉素使用率 ( 4 4 88% )较年龄较小的婴幼儿 ( 3 6 95 % )高 ,而新生儿较1个月以上的幼儿的头孢塞肟、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舒巴坦和头孢曲松的使用率高。脑脊液生化、常规异常和 /或血白细胞升高组抗生素使用率 ( 92 5 2 5 )较正常组 ( 83 165 )高。 结论 本调查中疑似脑膜炎患儿的抗生素治疗往往以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菌为依据 ,以经验用药为主 ,建议对类似病人应尽可能做病原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
- 梁大斌董柏青林玫唐振柱李翠云谭冬梅刘先知廖和壮吴兴华方锦嵩权怡秦卫文Paul E.KilgoreW.A.Kennedy徐志一John D.Clemens
- 关键词:脑膜炎抗生素病原学检查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