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嵘

作品数:19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介入
  • 5篇动脉
  • 5篇心脏
  • 5篇心脏病
  • 5篇介入治疗
  • 4篇疗效
  • 3篇低钾
  • 3篇低钾血症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心内膜
  • 3篇心内膜炎
  • 3篇血症
  • 2篇导管未闭
  • 2篇动脉导管
  • 2篇动脉导管未闭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机构

  • 19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开封大学
  • 1篇海南省血液中...

作者

  • 19篇李海嵘
  • 9篇陈关良
  • 9篇方小丽
  • 8篇蔡兴赳
  • 5篇吴忠
  • 3篇周菲
  • 3篇林慕如
  • 3篇李海涛
  • 2篇杨炳昂
  • 2篇廖旺
  • 2篇王卫
  • 2篇吴清柳
  • 2篇欧阳碧山
  • 2篇许荣丽
  • 2篇任良强
  • 2篇赵军
  • 1篇帅付杰
  • 1篇马建林
  • 1篇张智伟
  • 1篇黄浪

传媒

  • 3篇医学争鸣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对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为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积累临床经验。结论表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使用和推...
吴忠周菲李海嵘廖旺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糖尿病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为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12月这两年间,在本科室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3例(均为内科保守治疗,未行冠脉介入...
吴忠周菲李海嵘廖旺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阿托伐他汀
文献传递
微小RNA-133与微小RNA-208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免疫学作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133与微小RNA-208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免疫学作用。方法 qPCR检测健康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患者不同时段血浆中miR-133与miR-208的相对表达量;转染特异性干扰物与模拟物改变心肌HCM细胞中miR-133与miR-208的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HCM凋亡;CCK-8检测HCM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检测miR-133与miR-208对下游相关免疫调节蛋白CCL2、CX3CL1、RGC32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0 h与24 h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中miR-133与miR-208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上升,7 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miR-133与miR-208可以促进心肌HCM细胞凋亡;miR-133与miR-208会减弱心肌HCM细胞的增殖活力;miR-133与miR-208会降低免疫调节蛋白CCL2、CX3CL1、RGC32的表达量。结论 AMI患者血浆miR-133与miR-208水平有显著升高,miR-133与miR-208可以通过介导急性心梗患者免疫调节因子CCL2、CX3CL1与RGC32的表达上调,促进心肌HCM细胞的增殖,抑制心肌HCM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吴清柳李海涛任良强李海嵘周菲
关键词:心肌梗死
低钾血症导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一例
电解质紊乱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代谢紊乱,钾离子紊乱更是因其凶险的并发症为大家所关注,而在所有并发症中,尤以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为甚。对于钾离子紊乱所引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相信各级临床工作者都是熟练掌...
吴忠李海嵘
关键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低钾血症心律失常
文献传递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的疗效及对心肌重构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HHD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口服,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χ~2=8.746,P=0.003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明显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HHD,能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肌重构,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黄浪许光宇罗卫华李海嵘
关键词:曲美他嗪美托洛尔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重构氧化应激
重症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重症冠心痛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行OPCABG术)和对照组(行CABG术),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病死病例,两组患者桥血管数目、正性肌力药物用量、24h尿量、ICU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24h、48h、72h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72h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及术后1周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冠心病患者无论行0PCABG还是CABG均会对患者心肌造成一定的损伤,而0PCABG术手术过程中造成的心肌缺血是短暂可逆的;较CABG有明显优势。
吴清柳李海涛马建林任良强李海嵘
关键词:危重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成功救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被引量:1
2014年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56岁,因“突发胸闷痛5 h”入院。患者既往于5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行心脏换瓣手术,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机械瓣联合换瓣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近一周来有发热症状,最高39.2℃,以抗感染治疗后好转。5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痛,位于胸闷前区,并向肩背部放射,伴有大汗、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遂至本院急诊科行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V2-V5导联ST段弓背上抬, T波倒置。心肌酶示CK-MB 112 U/L, CK1500 U/L,肌钙蛋白T 0.625 ng/L。急诊科遂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遂至本院心内科CCU住院治疗。入院查体:T:37.5℃, P: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60 mmHg,患者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动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90次/min。律齐,可闻及机械瓣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示:心肌酶示CK-Mb 150 U/L,肌钙蛋白T 2.650 ng/L。血常规示白细胞13.30±21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2.9%,淋巴细胞百分率16.5%,单核细胞百分率10.9%,红细胞4.46±215;1012/L,血红蛋白130 g/L。联系心导管室行急诊冠脉造影,造影提示前降支血栓影,次全闭塞,回旋支及右冠正常。术中采用抽吸导管,抽吸前降支血栓,并送病理检查。抽吸后,再造影提示血管通畅。术后返回CCU病房监护治疗。住院期间行心脏彩超提示左右房室内径未见明显增大,室间隔及左心室壁不增厚,左心室侧壁心尖部10.9 mm。后内侧乳头肌偏厚,基底部室间隔活动相对欠协调。二尖瓣中度反流,二尖瓣前叶瓣尖可见强回声附着,大小约2.0±215;1.5 mm,未见明显瓣叶裂及腱索断裂征象,随瓣膜活动可见摆动。EF50%。术后患者胸闷痛症状明显
帅付杰李海嵘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机械瓣抗感染治疗
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心肌逆向重构: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
2020年
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心肌逆向重构的发现是心力衰竭治疗领域取得的最大进展之一,它可能将现有延缓心肌重构过程"消极防御"的治疗模式,转变为加速逆向重构"主动出击"的治疗模式。然而对于逆向重构确切始动因素却知之甚少,这就造成了一些认识上的争议和矛盾,主要有:①心力衰竭逆向重构存在差异性生物学特征;②心力衰竭逆向重构临床评价尚无统一判断标准;③心力衰竭逆向重构有效治疗方案莫衷一是。这些问题有待基础医学研究,甚至是患者临床试验进一步解决。
李海嵘陈关良方小丽蔡兴赳许荣丽林慕如
关键词:生物学特征
伴赘生物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并非介入治疗禁区
2017年
本文对一直以来学界认识的"伴赘生物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炎(IE)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只能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论断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并伴赘生物形成IE患者的治疗可以选择经皮导管介入的方法。伴赘生物形成IE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外科手术是传统的治疗方式。然而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和适应证的不断拓展,对于部分经内科抗感染治愈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伴赘生物形成IE患者,介入治疗也应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李海嵘陈关良方小丽蔡兴赳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
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前63例入院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后63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疗效、血流动力学等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5.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都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Tc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不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提高疗效。
李海嵘陈关良方小丽林慕如李海涛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参松养心胶囊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