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桂珍

作品数:38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脂肪
  • 10篇中医
  • 9篇脂肪肝
  • 8篇肝炎
  • 8篇肝硬化
  • 7篇疗效
  • 6篇证型
  • 5篇血清
  • 5篇中医证
  • 5篇中医证型
  • 5篇慢性
  • 5篇黄疸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脂肪肝患者
  • 4篇辨证
  • 4篇辨证分
  • 4篇辨证分型
  • 4篇病毒
  • 3篇血流

机构

  • 35篇武汉市第一医...
  • 10篇长沙医学院
  • 3篇武汉市中西医...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作者

  • 38篇李桂珍
  • 18篇时昭红
  • 14篇胡伟
  • 9篇高劲松
  • 8篇石拓
  • 7篇徐志斌
  • 6篇田立群
  • 6篇张书
  • 6篇杨家耀
  • 5篇江必武
  • 3篇吴玉芳
  • 3篇余汉祥
  • 2篇李建明
  • 2篇周晓黎
  • 2篇李豫皖
  • 1篇彭红芬
  • 1篇凃茜
  • 1篇彭随风
  • 1篇户菲菲
  • 1篇肖卫红

传媒

  • 7篇中西医结合肝...
  • 4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河北中医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2012年湖...
  • 1篇第二十六届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败黄肝宁合剂联合思美泰治疗肝硬化黄疸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败黄肝宁合剂联合思美泰治疗肝硬化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硬化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对症支持疗法加思美泰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败黄肝宁合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相关生化指标(TBIL、ALT)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BIL、AL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败黄肝宁合剂联合思美泰治疗肝硬化黄疸有较好疗效,较单用思美泰治疗能更好地消退黄疸、促进肝功能恢复。
刘敏李桂珍胡伟时昭红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熏灸联合疗法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肾血流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中药熏灸法联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的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例均给予严格内科治疗,根据腹水的多少给予口服利尿剂,门脉高压者口服心得安或/和鲁南欣康;根据肝功能情况,给予护...
杨家耀滕晓丽胡伟石拓李桂珍余汉祥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患者联合疗法肾血流量
文献传递
退黄肝康合剂治疗肝硬化黄疸的临床观察与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退黄肝康合剂治疗肝硬化黄疸,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保肝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血浆、白蛋白对症支持疗法,其中对照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思美泰片,治疗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成药退黄肝康合剂(处方:茵陈、大黄、栀子、败酱草、金钱草、北柴胡、白茅根、龙胆草、赤芍、山楂、神曲、厚朴、甘草、蜂蜜)。观察治疗1疗程后两组TBIL、ALT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之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黄肝康合剂治疗肝硬化黄疸,具有消退黄疸、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
李豫皖张兴高劲松李桂珍时昭红
关键词:疗效研究
中药联合核糖核酸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20例
1998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均为我院1996年1月~1998年7月的住院病人,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中西医综合组和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男18例,女2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0.10±20.20岁。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16例。
李桂珍徐志斌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核糖核酸中西医结合治疗
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
目的:观察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肝功能变化的关系,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27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析,筛选出频率最高的四种证型比较其与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ALT...
胡伟石拓田立群张书李桂珍时昭红
关键词:脂肪肝肝功能辨证分型
肝宁糖浆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肝宁糖浆的制备工艺,证实临床应用效果,为深入研究药效提供依据。方法:用蒸馏法,煎煮法、减压浓缩法等制成糖浆剂,应用于甲、乙、丙肝炎患者的治疗,设对照组,观察用药效果。结果:病例观察118 例,其中急黄肝60 例,亚重肝30 例,慢重肝6 例,瘀胆型22 例,总有效率94 .06 % ,对照组64 例,总有效率为82 .81 % ,结果显示 P< 0 .05 。结论:肝宁糖浆制备合理,疗效显著。
卢全德李桂珍徐志斌
关键词:肝炎中医药疗法
老年患者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查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程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性检测59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48例健康体检的老龄者血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的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和IgG的阳性率。结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组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阳性率(72.9%),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12.5%)。结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须引起临床重视。
高劲松李建明李桂珍陈晓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肝宁糖浆治疗各型黄疸110例
1998年
1 临床资料 110例中,男94例,女16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30.6岁,除符合1990年上海第6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临床各型的诊断标准外,均有ALT升高且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作为本治法观察对象。
李桂珍徐志斌
关键词:胆汁郁积黄疸血清总胆红素毛细胆管内毒素血症肝炎病毒
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10.2%.17.3%。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甚至出现许多低龄患者。为给脂肪肝中医辨证提供有益参数,笔者研究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
胡伟石拓田立群张书李桂珍时昭红
关键词:中医证型肝功能指标肝郁脾虚型肝气郁滞型
文献传递
武汉地区脂肪肝中医证型特点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脂肪肝常见中医证型特点与各型所占比例,以及主要证型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脂肪肝程度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的量化表格,对27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中医证候、BMI、腹围/臀围、肝功能、血脂、B超或CT的检测结果。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参考各辨证标准判定证型,并比较各证型与年龄、性别、BMI、脂肪肝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武汉地区脂肪肝患者中,涉及的证型有肝郁脾虚型(35.19%)、肝肾阴虚型(26.3%)、脾虚湿阻型(17.41%)、肝气郁滞型(12.59%)、湿热中阻型(2.96%)、脾肾阳虚型(1.85%)、瘀血阻络型(1.85%)、痰瘀互阻型(1.11%)、气阴两虚型(0.74%),其中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虚湿阻型、肝气郁滞型是主要证型;不同的年龄组,脂肪肝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和脾虚湿阻型脂肪肝在不同的年龄段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性别的患者各主要证型构成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主要证型MBI和MBI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肥胖发病率、MBI均值比较,各型脂肪肝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主要证型脂肪肝程度比较,肝郁脾虚型脂肪肝患者以轻度脂肪肝多见,较中度及重度脂肪肝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肾阴虚型以轻度及中度脂肪肝多见,较重度脂肪肝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脾虚湿阻型、肝气郁滞型轻、中、重度脂肪肝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武汉地区脂肪肝患者主要证型是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虚湿阻型、肝气郁滞型,脂肪肝中医证型与患者性别、年龄、脂肪肝程度有关,与肥胖发病率、MBI无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的发病率升高,中年以后更易患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虚湿阻型�
胡伟石拓张书时昭红田立群周晓黎李桂珍
关键词:脂肪肝中医证型流行病学调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