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梅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4篇脑梗死患者
  • 4篇护理
  • 4篇急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护理干预
  • 3篇急性脑梗死患...
  • 3篇干预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脑动脉
  • 2篇脑动脉狭窄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饮水试验
  • 1篇预防脑梗死
  • 1篇预后
  • 1篇预见性护理

机构

  • 7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李志梅
  • 3篇李圣凤
  • 2篇金景
  • 2篇周小玲
  • 1篇王云
  • 1篇范琳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蛇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总结60例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发病4.5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出血并发症发生的时间及临床表现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出血并发症13例,包括皮肤黏膜出血、泌尿系统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结论加强溶栓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预后。
李圣凤李志梅
关键词:阿替普酶脑梗死出血并发症护理干预
4R危机理论的风险管理在预防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4R危机理论的风险管理在预防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4R危机理论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LDVT发生情况、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变化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肿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液流变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4R危机理论的风险管理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有利于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循环状态,从而降低LDVT发生率。
李志梅周小玲李圣凤
关键词: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管理
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预防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针对发生脑梗死患者行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肺部感染症状起到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7年收治的98名患者和2018年收治的112名患者进行分析,对2018年收治的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2017年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结果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前,2017年间98例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者20例,发生率为20.4%;实施干预后,2018年间112例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者11例,发生率9.8%。对照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普遍推广。
周小玲李志梅
关键词:脑梗死肺部感染护理干预系统化护理
脂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与脂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的相关性。方法:对263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颅MRA检查,根据MRA所提示脑动脉狭窄的检查结果分为狭窄组(n=141)和对照组(n=122)。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结果:狭窄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TG/HDL-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C/HDL-C及LDL-C/HDL-C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C水平狭窄组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和HDL-C降低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评估中,TC/HDL-C和LDL-C/HDL-C比值是敏感性指标。
张受涛金景王云李志梅
关键词:脑梗死脑动脉狭窄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30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颅MRA检查,根据MRA所提示脑动脉狭窄的检查结果分为狭窄组(n=125)和对照组(n=105)。调查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等危险因素,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测量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结果狭窄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胆红素、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狭窄组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狭窄组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狭窄组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脑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中,血清糖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受涛金景李志梅
关键词:脑梗死脑动脉狭窄
预见性护理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20例经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相关指标(包括股静脉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静脉管径、下肢静脉通畅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Barthel指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股静脉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静脉管径、下肢静脉通畅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PT、APTT、INR、D-D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NIHSS、Barthel指数、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预防VTE效果满意,特别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提升溶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李圣凤李志梅范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预见性护理溶栓治疗
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障碍及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0
2018年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障碍及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障碍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误吸、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吞咽功能康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误吸、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吞咽障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SS-QOL总分及其各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障碍及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误吸、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李志梅
关键词:吞咽功能早期护理干预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