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

作品数:1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阴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临床病理
  • 4篇免疫
  • 4篇病理
  • 3篇腺癌
  • 3篇免疫组化
  • 2篇乳腺
  • 2篇凸起
  • 2篇中医
  • 2篇萎缩性
  • 2篇萎缩性胃炎
  • 2篇胃炎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萎缩性
  • 2篇慢性萎缩性胃...
  • 2篇化疗
  • 2篇基因
  • 2篇分子

机构

  • 17篇江阴市中医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7篇李丽
  • 9篇李葵芳
  • 5篇刘晔
  • 3篇顾慧
  • 2篇汤瑜
  • 1篇吴疆
  • 1篇秦妍婷
  • 1篇夏亚芳
  • 1篇蒋红妹
  • 1篇邱全兴
  • 1篇胡学军
  • 1篇劳吉锋
  • 1篇花海兵
  • 1篇张肖
  • 1篇汤伟

传媒

  • 5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0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NBI-ME技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的疗效评价研究
2024年
研究基于内镜窄带成像(NBI-ME)技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辨证论治的疗效评价。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筛选出江阴市中医院2022年1~2023年6月100例经病理明确诊断为CAG的患者,对其进行中医辩证分型。选取最常见的三种类型(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予以随证加减,运用中药辩证加减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BI-ME分级、生活质量,评价证候疗效、病理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值高于治疗前,P<0.05。NBI-ME分级中,患者治疗后的I级构成比高于治疗前,II级、III级构成比低于治疗前,均P<0.05。患者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9.00%,病理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5.00%。结论 中药辩证加减干预治疗CAG的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症状,降低NBI-ME分级,改善生活质量;NBI-ME技术可准确评估CAG的疗效,值得应用。
李丽汤瑜胡学军邱全兴张肖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论治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
艾迪注射液联合传统化疗方案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集中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传统化疗方案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于笔者医院进行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证实为中度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并进行就诊的患者80例,采用CHOP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给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以28天为1个治疗周期,1个疗程持续2个治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积分和Karnofsky(KSP)评分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7.5%和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积分KPS评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传统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因此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李丽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疗效分析
基因测序技术在实体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
基因测序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分析,以确定其DNA序列的方法,具有靶向识别特异性基因的功能,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主要介绍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对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在实体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李丽蒋冬冬朱奇
关键词:基因测序技术实体肿瘤基因组分析
伴导管分化的食管癌1例
2024年
目的探讨1例伴导管分化的食管癌(ECDDEG)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例的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结果65岁女性患者因进食哽噎3个月入江阴市中医院。大体观察食管黏膜糜烂伴管腔缩窄。镜下见双层上皮的导管样结构浸润性生长,内层为腺上皮,外层为基底样细胞,可见明显的神经侵犯,IHC标记内层上皮AE1/AE3、CK7、CK19、CAM5.2阳性表达,外层上皮CK5/6、p40阳性表达,p53突变型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50%。靶向治疗基因MLH1、PMS2、MSH2、MSH6免疫组化无缺失表达,ALK阴性、HER2(0)。BRAF基因突变检测未见异常。结论伴导管分化的食管癌罕见报道,了解其具有双层结构伴侵袭性生长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免疫表型,有助于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刘晔顾慧任雷李丽李葵芳
关键词:食管肿瘤病例报道免疫组化基因突变
一种切片组织冷冻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片组织冷冻台,包括冷动台本体,所述冷动台本体上设置水浴盆,所述冷动台本体侧面设置轨道条,所述轨道条上设置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一侧设置竖板,所述竖板的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挂钩,所述伸缩杆内部设置拉簧,所述...
李丽李葵芳
一种角度可调的离心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离心机,包括离心机外壳,所述离心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操作面板,所述离心机外壳上设置上盖,所述离心机外壳内设置离心室,所述离心室内设置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若干缺口,所述缺口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试管固...
李丽 蒋冬冬李葵芳
免疫组化法与RNAscope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1和PD⁃L1表达一致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法与RNAscope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表达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被江阴市中医院病理科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80例患者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与RNAscope原位杂交法测定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1和PD⁃L1表达情况,分析此2种方法检测癌组织中PD⁃1和PD⁃L1表达一致性。分析RNAscope原位杂交法检测癌组织中PD⁃1mRNA、PD⁃L1mRNA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1年,记录所有患者总生存时间。结果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8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PD⁃1蛋白阳性52例,阳性率为65.00%;PD⁃L1蛋白阳性60例,阳性率为75.00%。RNAscope原位杂交法结果显示,8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PD⁃1蛋白阳性49例,阳性率为61.25%;PD⁃L1蛋白阳性57例,阳性率为71.25%。免疫组化法与RNAscope原位杂交法检测PD⁃1表达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47,P>0.05);免疫组化法与RNA⁃scope原位杂交法检测PD⁃L1表达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61,P>0.05)。PD⁃1mRNA、PD⁃L1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肿瘤分期(TNM)、肿瘤直径无关(P>0.05)。随访1年,PD⁃1mRNA阳性表达与PD⁃1mRNA阴性表达的总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1mRNA阳性表达与PD⁃L1mRNA阴性表达的总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法与RNAscope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1和PD⁃L1表达一致性较好,且PD⁃1mRNA、PD⁃L1mRNA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时间无关。
鲍书友李丽劳吉锋倪建
关键词:免疫组化法
RNAscope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2024年
探究RNAscope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比较,评估其在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和细节分析方面的潜力。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江阴中医院收集的50例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应用RNAscope技术)和对照组(25例应用传统组织病理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肿瘤亚型识别、生物标志物检测、肿瘤微环境分析、药物靶点验证、肿瘤异质性及侵袭性评估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肿瘤亚型识别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t=3.21, p=0.002)。生物标志物检测方面,实验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t=3.56, p=0.001)。肿瘤微环境分析显示,实验组的细节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74, p=0.017)。药物靶点验证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3.80, p<0.001)。在肿瘤异质性分析中,实验组表现优于对照组(χ2=6.21, p=0.013)。肿瘤侵袭性和进展评估方面,实验组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t=3.42, p=0.001)。结论 RNAscope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相较于传统方法显示出更高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尤其在肿瘤亚型的识别、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肿瘤微环境的分析方面。这些结果强调了RNAscope技术在临床肿瘤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李丽
关键词:肿瘤诊断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培土抗癌方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用培土抗癌方。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培土抗癌方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每4周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客观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虽在近期疾病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P>0. 05),但在改善患者乏力及纳差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防治作用虽无明确数据及证据支持,但在改善患者乏力纳差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是不容置疑的,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结直肠癌术后的治疗中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邢丽菊吴疆汤伟花海兵李丽
关键词:化疗
基于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评价疏肝理气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运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NBI-ME)技术评价疏肝理气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门诊收治的82例肝胃不和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疏肝理气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NBI-ME内镜分级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BI-ME内镜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理气法治疗肝胃不和型CAG效果显著,对肠上皮化生结节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安全可靠。
李丽汤瑜
关键词:疏肝理气法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