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4篇干预
  • 3篇病房
  • 2篇应激激素
  • 2篇应激激素水平
  • 2篇噪声污染
  • 1篇新生儿病房
  • 1篇新生儿黄疸
  • 1篇噪声
  • 1篇噪声污染现状
  • 1篇生理指标
  • 1篇疼痛
  • 1篇综合干预
  • 1篇留置
  • 1篇静脉
  • 1篇静脉留置
  • 1篇静脉留置针
  • 1篇蓝光
  • 1篇蓝光治疗
  • 1篇护理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丽
  • 3篇汤超美
  • 3篇胡静
  • 3篇周晓光
  • 1篇王海英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生儿病房噪声污染现状分析与干预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病房噪声污染情况的测量,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方法]运用精密脉冲声级计对新生儿病房的各种噪声进行测量,每3小时为一个测量时间段,进行24 h的噪声监测,分别记录干预前后各种噪声的差别以及干预前后各时间段内的最大声级、最小声级、平均中值、平均本底值和等效声级的差别。[结果]通过综合干预,除了02:01-05:00各声级指标下降不明显以外,其余时间段的最大声级、最小声级、平均中值、平均本底值、等效声级均有明显的降低,各组最高降幅分别为28.5%、27.3%、16.9%、22.2%。[结论]应根据噪声的来源,采用不同的降噪技术和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对新生儿的伤害。
胡静周晓光汤超美李丽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噪声干预
病房降噪综合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指标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病房降噪综合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指标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新生儿78例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未行干预)。干预组施行新生儿病房降噪综合干预措施,精密脉冲声级计24-h测量病房噪声(每3小时测量1次)。记录两组新生儿在09:00、15:00、23:00及次日05:00四个时段的体温、心率、呼吸和入院时、出院前的体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干预后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在夜间23:00-05:00达到国家标准。干预组新生儿23:00、次日05:00体温、心率、呼吸均低于09:00、15:00(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出院前体重增加(P<0.05),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P<0.05或P<0.01),而对照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反而升高(P<0.05)。结论病房降噪后,新生儿病房环境更利于新生儿的身心发育。
胡静周晓光王海英汤超美李丽
关键词:新生儿
腹部抚触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观察
2012年
目的:就腹部抚触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5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男100例,女56例,年龄8h~29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两组都采用母乳喂养,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和常规护理治疗,连续照2~6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12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腹部抚触,抚触时间一般选择在婴儿2次进餐之间,且患儿清醒、不烦躁,房间湿度控制在55%~65%,室温控制在24~26℃。结果:观察组患儿粪便转黄时间为(36.43±10.82)h,初次排便时间为(2.57±1.89)h,对照组患儿粪便转黄时间为(50.27±9.67)h,初次排便时间为(4.17±3.06)h,观察组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的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惠儿生后1d黄疸指数为4.17±1.06,生后3d为6.62±1.91.生后5d为8.58±1.75,生后7d为11.63±2.37,对照组患儿生后1d黄疸指数为3.75±1.09,生后3d为5.23±1.21,生后5d为7.13±1.54,生后7d为9.89±1.84,自第3天以后两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抚触联合蓝光治疗可以有效地缩短新生儿粪便滞留时间,促进食物消化吸收,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李丽
关键词:腹部抚触蓝光黄疸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科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干预措施
2010年
目的:提高儿科输液室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方法:完善儿科输液室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实行弹性排班,有效分配现有的人力资源,对护士的健康教育技能进行培训,采取内容及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体现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结果:患儿及家长受到了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有效避免了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避免护理风险。
李丽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干预措施
病房噪声污染对新生儿疼痛指标与应激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降低噪声干预措施与新生儿的应激激素水平和疼痛之间的相关性,为改善新生儿病房环境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精密脉冲声级计对引起新生儿病房噪声的各类因素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并记录干预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入院时与出院前1d应激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运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对两组患儿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应激激素水平、疼痛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经过降低噪声综合干预,病房环境更加利于患儿的身心发育。
李丽胡静周晓光汤超美
关键词:新生儿干预疼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