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江
- 作品数:37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含量及清除DPPH·能力被引量:24
- 2010年
- 【目的】研究叶菜型甘薯茎尖绿原酸的含量及其清除DPPH·能力,为叶菜型甘薯的品种筛选、栽培及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6个不同生长期分别采收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的茎尖,测定并分析茎尖叶片、叶柄和茎绿原酸含量及其与DPPH·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6次采收期的不同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平均含量大小为:广菜薯2号(0.2920%fb)>莆薯53(0.2750%fb)>福薯7-6(0.1638%fb),其中叶片(0.3539%fb)>茎(0.1444%fb)>叶柄(0.1173%fb),叶片含量是叶柄和茎平均值的2.70倍;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茎尖前3个采收时期绿原酸的平均含量分别是后3个时期的2.22、2.68和2.41倍,其中叶片、叶柄和茎前3次采收期绿原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后3次采收期的2.49,2.53和2.20倍。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2)根据3个品种6次采收期的平均值计算,叶片对茎尖绿原酸含量的贡献率为73.64%,叶柄为11.96%,茎为14.41%。(3)茎尖6次采收期的DPPH·清除能力平均大小为:广菜薯2号(34.99%)>莆薯53(31.05%)>福薯7-6(18.83%),其中叶片(32.52%)>茎(23.64%)>叶柄(17.91%);前3个采收时期的茎尖、叶片、茎和叶柄的DPPH·平均清除能力分别是后3个时期的1.91、2.02、1.69和1.99倍。【结论】叶菜型甘薯茎尖绿原酸含量在品种、部位和采收期间有显著差异;DPPH·清除能力与绿原酸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叶菜型甘薯品种选育、栽培和产业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茎尖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特点。
- 傅玉凡杨春贤赵亚特赵文婷刘小强曾令江廖志华张启堂
- 关键词:叶菜型甘薯绿原酸含量采收期
-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探索与构建被引量:2
- 2018年
- 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提出了以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以虚拟仿真训练、科研培训、毕业实习、自主创新创业为依托等主要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 叶小利张保顺邓洪平曾令江彭作刚李学刚
- 关键词:生物工程实践教学
- 采用微不定芽技术快速繁殖转基因半夏的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生物技术领域的微不定芽技术快速繁殖转基因半夏的方法。本发明将转基因半夏外植体经过消毒后,置于生芽培养基上,光照培养,生成叶片和叶柄;待顶芽长到4-6cm时,切下叶片和叶柄,置于微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光照培...
- 廖志华陈敏孙敏杨春贤阳义健曾令江彭静叶
- 文献传递
- 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渝薯99”的选育及其应用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介绍了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渝薯99”的生产力、主要经济性状鉴定结果及其应用价值分析.在2005-2006年重庆市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99”鲜薯产量为26430.00kg/hm2,比对照“南薯88”减产6.08%;在2008年重庆市甘薯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49658.50kg/hm2,比对照增产2.3%.该品种薯块烘干率24.72%,淀粉含量15.76%,蛋白质1.98%,可溶性糖8.71%,β胡萝卜素含量为每100g鲜薯4.01mg,比对照品种“南薯88”高2.03mg.薯块萌芽性好,单株结薯2~4个,上薯率85%以上.该品种薯形美观、桔红肉色,食用品质优,可作为食用、食品加工用甘薯新品种加以推广与利用.
- 曾令江傅玉凡杨春贤陈其恒张玲廖志华张启堂
- 关键词:甘薯生产力经济性状
- 莨菪碱脱氢酶催化机制及莨菪碱代谢工程研究
- 莨菪碱(Hyoscyamine)是茄科药用植物产生的代表性抗胆碱天然药物,其消旋体为著名药物阿托品(Atropine)。莨菪碱和阿托品均属于托品烷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莨菪碱在临床上广泛用于...
- 曾令江
- 关键词:莨菪碱代谢工程
- 文献传递
- 中草药防治母猪乳房炎与仔猪下痢的研究(续)被引量:1
- 1999年
- 曹国文姜永康唐建安黄萍梁明荣郭萍朱兆荣朱兆荣刘娟
- 关键词:中草药母猪乳房炎仔猪下痢
- 甘薯蔓尖蔬菜专用型品种的营养品质及经济效益评价
- 通过2003~2004年的蔓尖产量试验和营养成分分析,以及与普通甘薯品种南薯88进行比较,筛选出渝菜1号、PS53、渝49三个甘薯蔓尖蔬菜专用型新品种(系)。栽培试验结果,在这些甘薯蔓尖蔬菜专用型新品种中,高密度(700...
- 张启堂付玉凡杨春贤曾令江赵昕张君瑞
- 关键词:蔬菜品种营养品质
- 文献传递
- 混合磷酸盐饲喂淘汰蛋鸡的致嫩效应研究
- 1995年
- 本试验分别在饲料和宰前饮水中添加促嫩剂1.5%和2.0%混合磷酸盐饲喂淘汰蛋鸡,通过对其剪切力、系水力、氨基酸含量指标的测定和感官品尝鉴定,以研究其致嫩效应。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2.0%的混合磷酸盐致嫩效应显著(P<0.05)。
- 秦福生吴应利曾令江潘峰袁琳刘守琼雷全
- 关键词:混合磷酸盐淘汰蛋鸡嫩度
- 甘薯新品种“苏薯192”在重庆的生产力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被引量:5
- 2006年
- 在2000 2002年的重庆市区域试验和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重庆试点中,与对照品种“南薯88”比较,“苏薯192”鲜薯产量增产13.86%~34.51%.薯干产量分别增产7.54%和减产8.81%,生物鲜产量增产16.54%,淀粉产量增产7.45%,藤叶产量减产1.00%;在2002年的生产试验中也表现鲜薯产量增产、薯干产量减产.该品种萌芽性好,结薯较早,上薯率高,贮藏性较好,薯肉桔黄色,宜作薯脯类食品加工的原料品种和兼作饲料用品种种植.
- 曾令江张启堂傅玉凡杨春贤赵昕谢一芝
- 关键词:甘薯经济性状
- 不同甘薯品种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清除DPPH·的行为特征差异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65个甘薯品种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反应过程中相关指标的研究,探索其清除DPPH.的行为特征差异。【方法】测定65个品种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在0.1、0.2、0.4、0.8、1.6、2.0 mg.mL-16个浓度下清除DPPH.反应的0—210 min中19个时间点的DPPH.清除率,计算反应速率及其变化、各品种的EC50和各浓度下清除率达到50%与80%所需时间,并根据这些指标对65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甘薯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的清除DPPH.行为在65个品种间虽然表现为连续性,但聚类分析能将其分为5种行为类型,并以类型Ⅱ、Ⅲ为主。类型Ⅰ包含1个品种,0—1 min和1—3 min的反应速率、210 min的清除率均显著小于其它类型,醇溶提取物浓度达2.0 mg.mL-1时清除率仍不能达到50%。类型Ⅱ包含44个品种,平均抗氧化能力显著优于类型Ⅰ,次于其它3种类型。醇溶提取物浓度达到0.8 mg.mL-1时有24个品种能达到50%清除能力,平均需时83.89 min,但无品种能达到80%;而2.0 mg.mL-1时有37个品种能达到80%清除率,平均需时59.23 min。④类型Ⅲ包含17个品种,其清除率曲线变化趋势、210 min的清除率、EC50、反应速率以及清除率达到50%和80%的品种比例及所需时间均介于类型Ⅱ与类型Ⅳ之间,并偏向类型Ⅳ。⑤类型Ⅳ包括一个品种,类型Ⅴ包括2个品种。两者的EC50低于前3种类型,均在0.4 mg.mL-1时就能达到50%,在0.8 mg.mL-1就能达到80%,且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其它类型。而两者主要区别体现在反应速率的变化方面。【结论】在利用DPPH.清除法评定甘薯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清除率随反应时间、醇溶提取物浓度的变化趋势、阶段反应速率、反应消耗时间、EC50多项抗氧化反应行为特征指标。
- 谢小焕赵樱罗薇许森曾令江杨春贤傅玉凡
- 关键词:甘薯茎尖DPPH清除率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