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崖墓出土瓷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属涪江中游的平坝和浅丘地带,南距成都市约90公里,自西汉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绵阳境内的崖墓点主要位于涪江中游地区,尤其以涪江与安昌河、芙蓉溪交汇河段的上、
- 刘雨茂易立唐光孝
- 关键词:出土瓷器窑口
- 四川崇州万家镇明代窖藏被引量:5
- 2011年
- 2005年4月,在四川省崇州市万家镇发现一处明代窖藏,出土器物49件。器物按质地分为瓷器、锡器、铜器三大类。其中瓷器44件,另有锡执壶3件、铜盆1件、海螺杯1件。瓷器以青花瓷为主,另有少量青釉、白釉、白釉褐彩等品种,器形包括碗、高足杯、碟、执壶、壁瓶、炉、人像等,绝大多数是景德镇民间窑场的产品,其年代为明代晚期,即万历中后期至崇祯年间,下限可能到清初。这批窖藏瓷器中,青花"赤壁赋"文碗、青花山水人物纹高足杯、青花桃果枝叶纹碟、青花团花竹石纹壁瓶、青花蕉叶人物开光纹执壶、仿宋官窑青釉三足炉等制作精美,为研究明晚期瓷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卢引科李绪成李开刘雨茂刘雨茂
- 关键词:窖藏明代出土器物文物管理所出土遗物
- 北方地区出土晚唐至宋初陶瓷器的类型与分期 ——以邢、定、耀州窑产品为中心
- 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墓葬、塔基及城址遗迹中出土有大量的晚唐至宋初时代陶瓷器,其按窑口划分主要属于邢、定及耀州窑产品。对这些器物运用考古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能进一步展现上述三窑自身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晚唐至宋...
- 易立
- 关键词:定瓷
- 文献传递
- 四川地区出土龙泉窑青瓷的类型与分期被引量:6
- 2013年
- 四川地区出土的龙泉窑青瓷大致可划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南宋中后期至元初,第二期为元代中后期,第三期为明代。各期在器物类型和组合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变化较完整地反映了龙泉窑青瓷在四川地区的行销状况。
- 易立
- 关键词:青瓷
- 成都光华村街唐墓出土琥珀的红外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意识到琥珀的装饰和药用价值,汉代开始从西域引入琥珀,唐代时琥珀已比较常见。我国古代琥珀多为进口琥珀,琥珀产地分析可以反映中外文化交流情况。国内仅对私人琥珀藏品进行过分析,考古出土琥珀的科技分析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判定成都光华村街低阶官员唐墓出土红色饰品为琥珀;再与若干产地的琥珀开展红外光谱对比,鉴定其产地为波罗的海地区。琥珀经过丝绸之路到达蜀地并为低阶官员所使用,足见唐代琥珀制品的盛行及当时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的盛况。
- 肖琪琪易立饶慧芸杨益民
- 关键词:红外光谱分析
- 略论三台后底山崖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 2014年
- 根据对出土随葬品的类型学分析,后底山崖墓可划分为A、B两组,A组可以视作是一次下葬,年代约在南朝中晚期,晚到隋代的可能性较小;B组可能属于两次或多次下葬,年代应在南朝中晚期至唐代早期之间。三台境内汉唐时期崖墓的地域分布范围呈现出随时代而变化的特点,即由南部的郪江流域向中、北部的涪江流域移动,而导致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在于该地区的历史沿革及县治的迁移变动。
- 易立
- 关键词:随葬品
- 邛窑:成都平原大型窑址群的杰出代表被引量:2
- 2015年
- 邛窑是我国西南地区存在时间最长的古代制瓷窑场之一。文章综合历次考古发掘和调查的成果,阐述了邛窑窑址的分期与文化面貌,生产性质,产品流布与行销状况等方面的内容,指出邛窑始烧于隋代,盛于唐、五代,而衰落于宋末元初,前后延续长达七个多世纪,其各时期生产的瓷器均以日常生活类用具为主,并大量出现于当时的生活居住遗址和墓葬遗迹内,由此判定邛窑应属于民间窑场。文章还指出,考古发现表明,邛窑自唐代早、中期以后,窑场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其产品除供应邛州当地的需求外,还通过水路和陆路渠道销售、贩运至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区域。
- 易立
- 关键词:瓷器文化分期
- 关于四川三台出土“官”款白瓷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 2009年
- 作为10世纪前后北方窑场出产、且属当时社会高档用瓷的"官"款白瓷器,在四川地区的出土极为罕见,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本文根据四川三台出土实物,结合各地的相关材料,对这类瓷器的时代、窑属、使用情况及"官"字的含义作了探讨,并分析了四川地区所出"官"款白瓷的有关问题。
- 易立
- 成都下东大街遗址明代早期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6
- 2011年
- 2008年4~6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成都下东大街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西汉至明清时期的道路、砖墙、水井、灰坑等遗迹以及大量的陶器、瓷器、钱币等遗物,其中包括一批较丰富的明代早期遗存,以景德镇窑瓷器为主,数量多、釉色品种丰富,且不少产品的制作工艺亦属上乘,同时伴出的遗物还包括一些龙泉窑青釉产品,表明当时成都市井百姓的日常用瓷已大量充斥着来自江西、浙江等地的外来产品。初步判断,瓷器的年代约相当于明初洪武、永乐、宣德时期,下限可能至正统、景泰、天顺时期。
- 颜劲松易立陈平党国松李福秀李绪成李升
- 关键词:遗址遗存明代考古发掘工作
- 从文献与考古材料看入晋之益州豪族的动向被引量:2
- 2013年
- 豪族是汉代益州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中详细记载了汉代巴、汉中、蜀、南中一带的大姓共计148支,遍布于益州15郡,是该地区豪族势力的典型代表。然而入晋以后,随着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一集团迅速衰落和消亡,仅小部分偏安南中一隅,得以苟延。本文拟结合文献与考古材料,试就入晋以后益州豪族的动向略作梳理和勾勒。
- 易立
- 关键词:豪族西晋成汉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