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先达
- 作品数:44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朱顶红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 2020年
-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根部发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分离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该病原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落呈圆形,菌丝最初为白色绒毛状,随时间菌落逐渐变为浅黄色;病原菌菌株的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大型分生孢子较直或稍弯曲为镰刀形,有较多横隔,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圆或椭圆形,有1~2个横隔;从病原菌菌株的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 孟庆忠李孝鉴易先达李国荣张涛吕博
- 棉花远缘核质杂种的培育与育种应用被引量:23
- 2003年
- 综述了作者所在课题组近 30年的远缘杂交工作。通过染色体加倍、胚珠离体培养等技术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杂种后代不孕性 ,成功获得了多个种间杂种和异源细胞质的质核杂种。通过进一步回交选育 ,获得了异源细胞质的抗虫种质T458、Q1 0 38及纤维品质优良的陆地棉种质J80 80、H80 8、H82 8等。育成了棉属 9个种 (种系 )细胞质同核系 ,为棉属细胞质的遗传分类及演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研究了同一细胞核背景下异源细胞质的遗传效应。中棉和异常棉胞质能显著提高陆地棉抗性。实现了陆地棉胞质的陆地棉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在实现了哈克尼西棉胞质陆地棉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的基础上 ,进一步与海岛棉 71 - 74杂交 ,改良了恢复系。从陆地棉与异常棉的远缘杂交后代中 ,选育出哈克尼西棉基因组以外的、来自异常棉基因组的新恢复源。展望了棉花远缘质核杂种的应用前景 。
- 华金平张成易先达张胜昔王少华陈春生李国荣韦贞国杨红梅李四林欧阳龙
- 关键词:棉花育种
-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展及现状分析被引量:19
- 2011年
- 分析了全球1996~2010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进展及现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面积逐年扩大,高速增长;2010年全球种植了1.48亿hm2,相当于全球作物面积15亿hm2的10%,是1996年170万hm2的87倍,平均每年约增加1 000万hm2。15年内全球累计种植10.97亿hm2转基因作物,近4年累计种植5.21亿hm2,接近前11年的总和。2010年有29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有30个国家允许进口转基因作物用于食品、饲料和进行环境释放,这些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5%。转基因作物主要集中在美国(45.1%)、巴西(17.2%)、阿根廷(15.5%)、印度(6.4%)和加拿大(5.9%)。2010年全球种植了24种转基因植物,主要是大豆(49.5%)、玉米(31.6%)、棉花(14.2%)、油菜(4.7%)。转基因普及率最高的作物也是大豆(81%)、棉花(64%)、玉米(29%)、油菜(23%)。转基因性状主要是抗除草剂(61%)、既抗除草剂又抗虫(22%)和抗虫(17%)。
- 张成刘定富易先达
-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
- 机采棉在长江流域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从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模式的集成配套技术研究等方面,对机采棉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阐明了机采棉在长江流域的发展前景。
- 易先达吕博张涛王玉美孟庆忠张成
- 关键词:机采棉长江流域
- 一种促进新疆棉花生长与产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新疆棉花生长与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棉花播种前,以浓度为150kg·hm<Sup>‑2</Sup>‑600kg·hm<Sup>‑2</Sup>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采用滴灌方式进行...
- 吕博张成易先达孟庆忠韩光明陈全求蓝家样黄传群
- 文献传递
- 一种机采棉的全程质量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采棉的全程质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完全成熟的棉株的棉花采摘过程,棉花的采摘过程使用采棉机进行,采棉机中设置有图像处理系统、锯齿式清花结构和运输带结构,图像处理系统用于实时采集运输带结构中的图像数据,锯齿式清...
- 吕博向发云过聪陈锋孟庆忠韩光明陈全求蓝家样易先达
- 文献传递
- 复合微生物肥对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新型复合微生物肥对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能够为棉田复合微生物肥的精准施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施用不同浓度复合微生物肥后,测定棉花生长和产量指标,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施用复合微生物肥能够使植株高度增加4.0%~9.2%,果枝数增加2.3%-9.6%,结铃数增加3.5%~6.9%,单铃重和皮棉产量最高增幅分别达5.0%和16.6%。棉花株高、果枝数和单株铃数分别与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对各项分析指标促进效果的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T 3>T 2>T 4>T 1>CK。【结论】施用复合微生物肥能够显著增加棉花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和皮棉产量。当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浓度为450 kg/hm^(2)时,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综合促进效果最佳。
- 吕博孟庆忠张成曹阳韩光明张胜昔房健易先达
- 关键词:复合微生物肥皮棉产量主成分分析
- 棉花远缘核质杂种的培育与应用
- 棉花遗传改良的潜力取决于种质资源。是否拥有丰富的种质基因库,是决定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棉属野生种和近缘种蕴藏着许多优良基因,优异纤维品质基因,雄性不育基因、种子无腺体植株有腺体基因,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角斑病、...
- 华金平张成易先达张胜昔陈道甫
- 关键词:亚洲棉哈克尼西棉核质杂种野生棉抗虫鉴定单铃重
- 文献传递
- 《棉花学报》2000—2015年载文及其被引用分析
- 2018年
- 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检索分析功能和CiteSpace软件,分析了《棉花学报》2000—2015年的载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和地区、基金资助机构、引文、研究方向和热点、载文被引用情况。结果显示,该学报主体反映了中国棉花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逐步加强的势头;刊载的论文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有强烈的时代性,体现了中国棉花产业的动态发展;基金论文比例高;引文篇数高;拥有一个代表国内棉花研究最高水平的核心作者群;发文机构以国内农业高校、中国农业科学院、省级农业科学院为主体,带动了团队间的合作、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不足之处在于年度载文量、境外机构发文数量有下降趋势,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有待提高。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几点建议,包括提高期刊科研实力、稿源质量和载文量,扩展网络阅读。
- 张涛易先达孟庆忠吕博王玉美张成
- 关键词:载文
- 46个棉花三系组合杂种优势研究简报被引量:2
- 1999年
- 1992 ~1994 年研究了46 个组合的产量、产量组成及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 结果有半数左右组合的产量及单株铃数、单铃子棉重表现超高亲优势, 有20 % 组合的衣分表现超高亲, 但幅度不大, 绒长及比强度多表现超高亲和偏高亲, 麦克隆值多表现偏低亲。研究的8 个性状, 双亲间差异越大, 超高亲优势越小。
- 韦贞国易先达张成
- 关键词:棉花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