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礼明
- 作品数:52 被引量:174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用于长骨骨折的鱼鳞牵引夹板固定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骨骨折的鱼鳞牵引夹板固定装置,其包括有A支板(1)、B支板(2)、牵引脚板组件(3)、固定架组件(4)、多个结构相同的夹板、多条结构相同的绑带、多块结构相同的粘板;粘板安装在夹板、或支板的背面,绑带...
- 蒋均远王业旺方礼明胡磊黄楠刘文勇于兵王君臣徐源
- 文献传递
- 基于负压的肌肉松紧程度测试装置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负压的肌肉松紧程度测试装置,包括负压容器、移动标尺、负压发生装置、负压大小测试装置。负压容器的一个接口与负压发生装置连接,一个接口与负压大小测试装置连接,一个接口与被测肌肉的皮肤接触,移动标尺安装在负压容...
- 胡宁方礼明葛锐胡磊
- 用于长骨骨折的鱼鳞牵引夹板固定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骨骨折的鱼鳞牵引夹板固定装置,其包括有A支板(1)、B支板(2)、牵引脚板组件(3)、固定架组件(4)、多个结构相同的夹板、多条结构相同的绑带、多块结构相同的粘板;粘板安装在夹板、或支板的背面,绑带...
- 蒋均远王业旺方礼明胡磊黄楠刘文勇于兵王君臣徐源
- 文献传递
- 一种适用于创面康复的负压封闭引流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创面康复的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是将医用海绵覆盖于创面上方,用聚胺甲酸乙酯贴膜密闭后,从A硅胶管中流出的分物在负压源的作用下被引流至引流瓶中;B硅胶管连接起引流瓶与引流控制器之间,在引流控制器的不同引流...
- 蒋均远胡磊方礼明黄楠卞庆武康梁于兵姚腾州吕振天
- 建立公立医院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被引量:3
- 2013年
- 尝试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医院的绩效评价,探讨公立医院建立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从财务、内部流程、患者、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医院-科室-个人逐层递进的多级绩效考评体系。按照内外部比较原理,提出了三个不同量化等级的权重评定方法,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动态加权。最后,探讨公立医院依据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信息化考评系统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把握的相关问题。
- 马静郭月利蒋均远方礼明吕婕
- 关键词:组织绩效个人绩效
- 手术治疗不稳定型轻微Lisfranc损伤27例初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轻微Lisfranc损伤定义为无明显骨折或分离征象的跖跗关节损伤,其诊断困难,通常被当作中足扭伤处理。如果不稳定型轻微Lisfranc损伤不能被确诊,初期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会导致明显的并发症。我院自2007-06至2010-06共收治不稳定型轻微Lisffanc损伤27例,对其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疗效满意。
- 方礼明张亚军陈晶张军左振华黄楠吴小娥
- 一种适用于创面康复的负压封闭引流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创面康复的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是将医用海绵覆盖于创面上方,用聚胺甲酸乙酯贴膜密闭后,从A硅胶管中流出的分物在负压源的作用下被引流至引流瓶中;B硅胶管连接起引流瓶与引流控制器之间,在引流控制器的不同引流...
- 蒋均远胡磊方礼明黄楠卞庆武康梁于兵姚腾州吕振天
- 文献传递
- 经双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腰椎不稳症的诊疗要点和经双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双侧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m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伴有双侧神经症状的腰椎不稳症患者共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9~63岁,平均48岁,病程2~18年,平均4.5年。结果5例患者术后2周内症状有所反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稳定。术后3个月时VAS和ODI评分分别为(2.1±0.6)分和(13.2±4.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改善率为(83.9±6.4)%,ODI评分改善率为(70.3±3.2)%。术后12个月内椎体间均骨性融合,融合率100%。疗效评价:优27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经双侧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是治疗伴双下肢症状的腰椎不稳症的一种有效方法,需要术前检查与临床症状密切结合制定具体手术方案。
- 张亚军方礼明符波李兵张树喜郑继元李勤
- 关键词:腰椎手术腰椎不稳症
- 中医按摩机器人治疗军事训练伤50例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近年来,我们在国家863重点课题项目支持下自行研制了中医按摩机器人,并在该平台上对慢性腰肌劳损等常见军事训练伤50例进行了治疗观察。现分析报告如下。
- 方礼明蒋均远胡磊张军葛瑞杨艳黄楠韩磊
- 关键词:中医按摩机器人军事训练伤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2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9例,女5例;年龄56-67岁,平均59.5岁。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7例,均为闭合骨折。其中15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组),9例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分别于骨折术后3、6、12个月摄X线片、查体记录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结果24例患者术后获14-36个月(平均23.2个月)随访。手术组出血量平均为(550±80)mL,手术时间平均为(115±20)min,术后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全部患者术后12个月时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肱骨头坏死。全部患者术后3、6个月时SPA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评价优于非手术组。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二或三部分骨折,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手法复位满意的患者术后配合积极的康复锻炼也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方礼明张亚军王博李兵黄楠张军郑继元
- 关键词:肱骨骨折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