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辰
- 作品数:11 被引量:9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我国聚丙烯长丝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被引量:6
- 2001年
- 回顾了国内聚丙烯纤维的生产和发展过程,分析了目前国内聚丙烯长丝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聚丙烯长丝的发展,应注重原料、生产工艺和硬件设备的协同发展,应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形成成套的技术。
- 徐晓辰
-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长丝纺丝工艺
- 降温母粒对远红外PP纤维可纺性及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 2001年
- 着重探讨了降温母粒对远红外 PP共混体系熔融指数、熔点、流变性等的影响 ,研究了降温母粒对高速纺远红外细旦丙纶纺程上结晶、取向等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远红外 PP共混体系中添加 3 %的降温母粒 ,可改善流动性能 ,降低纺丝温度 ,大大改善体系的可纺性 ,可满足高速纺丝的要求 ,所得
- 陈宏军徐晓辰严国良陈克权
- 关键词:降温母粒流变性能高速纺丝聚丙烯纤维
- 电磁感应加热热管纺丝技术及产品开发
- 2001年
- 通过对联苯加热热管与电磁感应加热热管的比较,分析了电磁感应加热热管在聚酯长丝生产,特别在异收缩混纤丝等差别化纤维生产工艺开发和应用上的优势。
- 徐晓辰杨波
- 关键词:电磁感应加热热管纺丝异收缩混纤丝
- 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的开发及应用被引量:59
- 2002年
- 介绍了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聚酯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其开发和研究的技术方法 ,展望了该产品的市场应用发展前景。
- 徐晓辰
- 关键词:吸湿排汗性能聚酯纤维化学纤维
- 远红外细旦丙纶高速纺丝及变形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探讨了远红外细旦丙纶高速纺丝工艺对其可纺性、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远红外 PP-POY的变形工艺。结果表明 ,研制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最佳的纺丝工艺条件为 :纺丝温度 2 5 8℃ ,纺丝速度小于或等于 2 5 0 0 m /min,侧吹风温度 18℃ ,速度 0 .4m/s,集束上油位置距喷丝板 92 0 m m ;最佳的变形工艺条件为 :第一热箱温度 14 5~ 14 8℃ ,第二热箱温度 12 5~ 130℃ ,拉伸比 1.5 6~ 1.5 8,D /Y比1.66~ 1.69,变形速度 42 0~ 45 0 m/m in。
- 陈宏军徐晓辰严国良陈克权苏英
- 关键词:丙纶高速纺丝
- 远红外丙纶POY的可纺性及纤维结构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讨论了研制远红外丙纶POY所用原料的共混方式、远红外母粒及降温母粒的选择与可纺性、纤维结构性能及功能性的关系,为成功研制各项性能优良的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奠定了技术基础。
- 陈宏军徐晓辰严国良陈克权
- 关键词:共混方式丙纶降温母粒纤维结构可纺性
- 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的性能研究
- 2001年
- 研究了自行研制的远红外细旦丙纶的远红外发射性能、远红外发射率的耐洗涤性能、抗菌性能、力学性能、结晶性能,讨论了远红外微粉的品种、含量与远红外发射率及纤维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远红外微粉含量的增加,远红外发射率逐渐增加而力学性能有所下降,远红外发射率的耐洗涤性能优良,抗菌性能良好,同时也发现远红外丙纶POY与UTY晶型结构不同。
- 陈宏军徐晓辰严国良陈克权
- 关键词:远红外丙纶发射率抗菌性能力学性能
- 热管纺丝技术的发展——新型热管工艺探析
- 2001年
- 回顾、分析了热管纺丝技术的由来和发展过程,在热管纺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基础上,通过对新型热管纺丝技术的探索试验、产品的性能分析比较得出,该项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 徐晓辰
- 关键词:一步法热管纺丝FDY涤纶长丝
-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流变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1
- 2001年
- 采用自制的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 PTT)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PTT熔体属切力变稀型流体 ,随温度升高或相对分子质量降低 ,其非牛顿指数增大 ,熔体表观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大。在 PTT生产中 ,应严格控制纺丝温度 ,通过温度来调节熔体粘度。
- 董红霞徐晓辰黄斌斌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流变性能特性粘数非牛顿指数活化能PTT纤维
- 提高聚酯POY纺丝速度的前景展望被引量:4
- 2002年
- 根据当今聚酯长丝生产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以高速纺丝成形机理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和探讨了提高聚酯POY纺速的可行性及方法,介绍了提高聚酯POY纺速的最新研究状况,展望了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前景。
- 徐晓辰
- 关键词:纺丝速度聚酯长丝POY高速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