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庆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病变诊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宫颈脱落细胞高危型HPV感染在诊治早期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HC-Ⅱ方法检测门诊2008-06~2010-06共1 169例患者HR-HPV感染情况,按年龄段和病变程度进行分组,对部分结果异常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HR-HPV-DNA感染阳性率为24.89%(291/1169),其中≤34岁组为30.32%(181/597),≥35岁组为19.23%(110/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07;P=0.000);宫颈活检率29.60%,病理结果CIN Ⅱ/Ⅲ组HR-HPV感染阳性率为64.29%(18/28),明显高于CIN Ⅰ组37.33%(28/75)和炎症组18.93%(46/243),三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122;P=0.000);高级别宫颈病变组HPV-DNA载毒量比宫颈炎症组明显高。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在年轻女性患者多见;HC-Ⅱ法检测HR-HPV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宫颈病变情况,连续HR-HPV检测对早期诊治宫颈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
- 林志新闫芳归庆华宋良
- 关键词:高危型HPV宫颈病变
- 33945例宫颈病变的筛查结果分析及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分析33 945例宫颈病变的筛查结果,并探讨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2年至2015年该院行宫颈病变筛查的妇女33 945例,年龄18~74岁,取宫颈细胞标本,同时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诊断及DNA倍体定量分析,筛查结果阳性者再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2012~2015年宫颈病变筛查阳性率呈降低趋势(P〈0.05)。DNA倍体分析系统筛查宫颈病变的阳性率为9.28%,高于常规细胞学的6.82%(P〈0.05)。DNA倍体分析的活检阳性率为30.52%,高于常规细胞学的18.22%(P〈0.05);DNA定量分析的宫颈癌阳性检出率为0.144%,也高于常规细胞学的0.076%(P〈0.05)。结论 该院就诊妇女宫颈病变检出率有逐年下降趋势。DNA定量分析法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率及活检阳性率。
- 林志新余彬彬马刚莫梅珍何春归庆华林晓琰尹洁斯梁夏黄泽青
- 关键词:宫颈病变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