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碧月

作品数:13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血性
  • 8篇缺血
  • 8篇卒中
  • 8篇急性
  • 8篇急性缺血
  • 8篇急性缺血性
  • 7篇缺血性脑卒中
  • 7篇脑卒中
  • 7篇急性缺血性脑...
  • 7篇急性缺血性脑...
  • 6篇溶酶
  • 6篇溶酶原激活剂
  • 6篇溶栓
  • 6篇重组组织型
  • 6篇重组组织型纤...
  • 6篇组织型
  • 6篇组织型纤溶酶...
  • 6篇组织型纤溶酶...
  • 6篇纤溶
  • 6篇纤溶酶

机构

  • 12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晋江市医院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福建省安溪铭...

作者

  • 12篇张碧月
  • 9篇黄银辉
  • 8篇蔡若蔚
  • 5篇杨美丽
  • 5篇陈雅芳
  • 5篇李隽静
  • 5篇许盈盈
  • 2篇叶励超
  • 2篇张金英
  • 1篇杨滢霞
  • 1篇欧阳宛炯
  • 1篇林化松
  • 1篇林若庭
  • 1篇陈振杰
  • 1篇李明媚
  • 1篇卓仕途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庭氛围和父母文化程度对未成年者抑郁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究家庭氛围和父母文化程度对未成年者抑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泉州市选取10~17岁的未成年者2587人,通过电话随访以及面对面交谈的方式,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未成年者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氛围等,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未成年者的抑郁评分。结果2252名未成年学生有效调查中,性别(t=5.85,P<0.01)和学习阶段(F=268.47,P<0.01)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文化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57、123.54,P<0.01);家庭氛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81,P<0.01)。结论性别、学习阶段、家庭氛围和父母文化程度均会影响未成年者的抑郁水平,男性、学习阶段水平高、家庭氛围不温馨、父母文化程度低会增加未成年居民抑郁的发病风险,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
赖富治张碧月
关键词: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抑郁
影响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0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后第90日改良Rankin量...
张碧月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文献传递
第484例——哮喘,肢体麻木,复视,头痛
2021年
患者女,47岁,因肢体麻木、疼痛10 d,加剧8 h入院。患者既往有“哮喘、鼻窦炎”史,入院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CT平扫示副鼻窦炎及一过性细支气管炎,肌电图提示多发性单神经病,骨髓穿刺活检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骨髓象,确诊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经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好转。随后出现腹痛及部分性动眼神经麻痹,继续抑制免疫并抗凝治疗后好转。患者因头痛第3次住院,经腰椎穿刺术和头颅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等检查后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EGPA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罕见,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林若庭林化松张碧月叶励超
关键词:嗜酸细胞肉芽肿动眼神经疾病
阿米替林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疗效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MOH)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议停用各种止痛剂,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每晚口服阿米替林25mg+丙戊酸钠缓释片500mg),对照组仅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每晚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500mg),疗程3个月。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米替林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头痛严重程度显效改善率高于对照组(68.42%vs 25.00%,P<0.05),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47%vs 55.00%,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10.52%vs 7.50%,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安全有效。
张碧月陈雅芳黄银辉
关键词:阿米替林丙戊酸钠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 方法 从2009年2月到2013年2月连续收集发病4.5h内给予rt-PA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根据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88例)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74例). 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相比,有糖尿病者较少(9.09%比28.38%,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不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OR=0.925,95% CI:0.075~11.362,P=0.951),而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OR=7.132,95% CI:I.257~40.466,P=0.027).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预后较差.
蔡若蔚黄银辉陈雅芳林友榆卓识途李明媚许盈盈杨美丽李隽静张碧月陈振杰
关键词:糖尿病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的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血压及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7例的资料,按治疗后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及预后不良组(2~6分),比较这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24h血压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在溶栓前基线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治疗后2和24h,预后不良组收缩压分别为(147.4±18.5)和(147.7±17.7)mm Hg,预后良好组分别为(140.9±17.5)和(135.9±21.1)mm Hg;溶栓后24h预后不良组收缩压降低幅度小于预后良好组[(-0.54±18.02)比(9.60±17.33)mm Hg,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既往有糖尿病、溶栓前血糖、溶栓后2h及24h收缩压、溶栓后24h收缩压变化与溶栓预后独立相关。结论 溶栓后2h及24h收缩压较低者的溶栓预后好。
黄银辉林友榆陈振杰杨美丽许盈盈陈雅芳卓识途杨滢霞李明媚李隽静张碧月蔡若蔚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压变化预后
高血压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3年6月间发病4.5 h内给予rt-PA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n=92)与预后不良组(n=83)在高血压病比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30%vs 67.47%,P=0.87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既不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OR=0.453,95%CI:0.087-2.352,P=0.346),也不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OR=1.014;95%CI:0.933-1.101,P=0.746)。结论高血压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无明显影响。
蔡若蔚陈雅芳黄银辉林友榆张金英卓识途杨美丽许盈盈张碧月
关键词:高血压病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前血糖与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溶栓前血糖与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2009年2月到2013年2月连续收集发病4.5h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根据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并根据溶栓前血糖水平分为3组:血糖〈7.8mmol/L组(血糖正常组),7.8~11.1mmol/L组(血糖偏高组),血糖〉11.1mmol/L组(高血糖组)。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糖尿病、血糖,溶栓后2h及24h收缩压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血糖偏高组和高血糖组颅内出血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预后不良发生率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前血糖是影响溶栓预后的独立因素,溶栓前血糖i〉7.8mmol/L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预后较差。
黄银辉林友榆姚力李明媚卓识途张碧月李隽静陈振杰蔡若蔚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糖预后
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从2006年4月到2012年11月连续收集发病6 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18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前有无使用他汀类药物将患者分为使用他汀类药物组和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组。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181例患者中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溶栓治疗组30例,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溶栓治疗组151例。两组在90 d内溶栓预后良好率(50.00%vs 56.95%,P=0.166)、颅内出血的发生率(26.67%vs 18.54%,P=0.309)、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16.67%vs 11.26%,P=0.408)及病死率(10.00%vs 4.64%,P=0.240)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无影响且安全。
欧阳宛炯黄银辉李明媚卓仕途陈振杰李隽静张碧月叶励超蔡若蔚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疗效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连续收治的脑白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脑白质疏松,分为脑白质疏松组和无脑白质疏松组,其中脑白质疏松组164例,无脑白质疏松组104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D二聚体、尿酸、白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脑白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脑白质疏松组与无脑白质疏松组相比,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为(15.57±6.22)μmol/L,无脑白质疏松组为(12.74±4.93)μmol/L,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P=0.041;OR:1.118;95%CI:1.004~1.245)与脑白质疏松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 高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白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雅芳黄银辉蔡若蔚林友榆陈海默卓识途张碧月张金英
关键词:血同型半胱氨酸脑白质疏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