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梅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植入
- 2006年
-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反映,而文化离不开语言。在外语教学中,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文化习得意识和文化洞察力的植入应成为重要内容。
- 张建梅
-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植入
- 女性自由追求的一曲悲歌
- 2006年
-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责妇画像》的女主人会伊莎贝尔追求自由独立却被禁锢在婚姻的牢笼。本文分析了她对自由和独立的理解,从她内在的局限性和外部社会对女性束缚两方面探讨了她悲剧命运的必然。
- 张建梅
- 关键词:习俗
- 《觉醒》中的女性主体意识论被引量:4
- 2007年
- 《觉醒》描写了主人公艾德娜从一个丧失主体意识的传统家庭妇女成长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体意识的新女性的过程。这里具体分析了艾德娜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原因和其后为追求独立与自由所做出的努力和抗争;指出艾德娜最后的自杀并不是向命运屈服,而是叛逆的另一种形式,是对男权社会的无言的反抗,是对刚刚苏醒的主体意识的捍卫。
- 李晓霞张建梅
- 关键词:凯特·肖邦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 自由·选择·责任——《贵妇画像》的存在主义解读被引量:1
- 2008年
- 《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与吉尔伯特·奥斯蒙德走向婚姻是一种必然。本文以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为指导,从自由、选择和责任的角度来解读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
- 张建梅
- 关键词:存在主义
- 从造人神话看东西方文化差异被引量:2
- 2009年
- 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中的造人故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本文通过对其中造人神祗的性别、形象、故事情节、造人材料和等级观念5个方面逐一比较分析,力图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根源。
- 张建梅
-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差异
- 压制·救赎·成长——解析《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女性意识的建构被引量:5
- 2010年
-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进行文本层面的解析,梳理女主人公露西女性意识建构的3种存在形式:男权社会对露西女性意识的压制,爱默森父子平等自由思想对露西处于混沌状态女性意识的救赎,以及露西女性意识的成长、发展和最终确立。
- 张建梅
- 关键词:《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救赎女性主义
-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被引量:2
- 2009年
- 目前,中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常常是以讲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在听的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有悖于听力认知规律。本文基于图式理论的观点,重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步骤,探讨一种包括听前、听中和听后三阶段为一体的新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 张建梅
- 关键词:大学英语图式理论听力教学模式
- 课后采访与课堂报告——一次合作语言模式下的口语教学实践活动被引量:3
- 2007年
- 介绍了一次基于合作语言学习模式的口语教学实践活动——课后采访与课堂报告。在这次真实交际活动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学生是主角,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获得交际能力,培养了积极的情感,内化了合作精神。
- 张建梅
- 关键词:真实交际情感
- 女性自由意识的悲剧的建构与解构被引量:2
- 2006年
-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一部体现女权主义思想的作品,它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在一小时内经历的情感起伏。这里剖析了女主人公女性自由意识顿悟的建构过程,并从解构主义的角度阐释她自由意识的不自觉性和被动性,反映了女性自由意识觉醒后注定在男权社会无路可走的悲剧。
- 张建梅李晓霞
- 关键词:《一小时的故事》解构凯特·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