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东
- 作品数:30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预测因素的初步研究
- 2004年
- 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发生率约60%~80%,其中约半数患者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建议对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药物预防出血[2].内镜检查是诊断食管静脉曲张的重要手段,但其为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或无条件完成,同时对于肝硬化患者的常规随访亦有一定难度.本研究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因素.
- 庞春梅舒建昌杨绮红张文茹黎铭恩张晓燕宋慧东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门脉侵入性操作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内镜
- 根除溃疡病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4日疗法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根除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新方案的临床疗效。 方法 5 4例确诊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4例 ,予以雷贝拉唑 10mg/次 ,克拉霉素 0 5 g/次 ,阿莫西林 1 0g/次 ,均一日 2次 ,饭前一小时服用 ,连用 4天。对照组 2 0例 ,予以兰索拉唑 30mg/次 ,克拉霉素 0 5 g/次 ,阿莫西林 1 0g/次 ,均一日 2次 ,饭前一小时服用 ,连用 7天。疗程结束后 5~ 6周复查14 C尿素呼气试验 (14 C UBT)。计算两组患者用药成本及费用—效果比 (C/E)。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按治疗意向分析 (intentiontotreat,IT)的根除率分别为 82 35 % (2 8/34)、75 % (15 /2 0 ) ,按完成随访病例分析 (per protocol,PP)的根除率为 90 32 % (2 8/31)、88 2 4 % (15 /17)(P >0 0 5 ) ,副作用发生率为 12 9%、2 3 5 % ,C/E为 3 35、4 92。结论 含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三联 4日疗法 ,是一种短程、高效、更符合药物经济学要求的根除Hp方案。
- 舒建昌杨冬华张晓燕宋慧东庞春梅黎铭恩杨绮红罗国彪张文茹丁常玮聂丽芬汤绍辉
- 关键词:溃疡病幽门螺杆菌短程疗法雷贝拉唑药物经济学副作用
- 地西泮和咪哒唑仑在结肠镜检查中的联合应用及护理支持
- 目的:观察结肠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及所需的护理支持.
方法:889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镇静组(482例)和对照组(407例),镇静组患者检查前10分钟依次静...
- 梁少娟杨绮红宋慧东张晓燕张文茹
- 关键词:地西泮咪哒唑仑结肠镜检查护理支持
- 文献传递
- 地西泮和咪哒唑仑在结肠镜检查中的联合应用
- 目的:观察结肠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方法:889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镇静组(482例)和对照组(407例),镇静组患者检查前10分钟依次静脉注射盐酸曲他维...
- 宋慧东舒建昌杨绮红潘杰张文茹黎铭恩庞春梅张晓燕
- 关键词:地西泮咪哒唑仑结肠镜镇静药物联合用药
- 文献传递
- 自体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自体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效果。方法 26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于腹水回输前后观察腹围、尿量、血生化及腹水蛋白改变。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腹围减少,尿量增加,腹水明显减少或消失,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腹水蛋白均升高(P<0.01),血钾、钠、氯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水浓缩腹腔回输对治疗顽固性腹水有良好效果。
- 张晓燕舒建昌黎铭恩宋慧东
- 关键词:腹水回输腹腔顽固性腹水
- 雷贝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根治Hp感染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予达克普隆+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程7d;治疗组予雷贝拉唑(波利特)+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疗程5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0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7%(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9.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1%(P<0.05)。结论采用雷贝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果胶铋联合有更好的Hp根除率,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的特点。
- 黎铭恩宋慧东张晓燕庞春梅
- 关键词:胃炎
-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均2次/d,胶体果胶铋100mg,4次/d,疗程7d;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均2次/d,疗程7d。两组溃疡病患者均继用雷贝拉唑10mg,1次/d,共3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消化性溃疡患者复查胃镜。观察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0%(123/143)、11.9%(17/143),对照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110/143)、20.3%(29/143),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9%(130/143)、93.6%(58/62),对照组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7.4%(125/143)、89.3%(50/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一周疗法根除Hp的方案较现今常用的三联方案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宋慧东舒建昌杨绮红张文茹吕霞罗国彪聂丽芬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
- 经腹壁造瘘口行胃造瘘管换管术1例
- 2015年
- 本文介绍1例咽部完全梗阻经腹部胃造瘘口完成胃造瘘换管术的病例,分析疾病发展不同阶段手术方式的改变,为疑难胃造瘘操作病例提供参考。
- 韩馥缦舒建昌杨绮红黎铭恩宋慧东张晓燕吕霞
- 关键词:胃造瘘造瘘口
-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暴露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进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3年
- 医用及工业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效应评价及其潜在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纳米生物学及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拟探讨氨基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amino-modified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1周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小鼠肝脏功能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合成生物相容性好的NH_(2)-Fe_(3)O_(4) NP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等技术表征其表面形貌结构、粒径分布、zeta电位、水合粒径等物理化学性质。接着,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给药组(对照组)、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1周正常小鼠组(暴露组)、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ethionine-and choline-deficient,MCD)诱导组(NASH模型组)、NH_(2)-Fe_(3)O_(4) 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NASH模型小鼠1周暴露组(NASH模型暴露组)。研究结果表明,NH_(2)-Fe_(3)O_(4) NPs暴露正常健康小鼠,引起小鼠轻微的肝损伤;NH_(2)-Fe_(3)O_(4) NPs暴露NASH模型小鼠,引起肝脏铁沉积并加重MCD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如提高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激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介导的肝脏脂肪从头合成代谢,引起肝脏脂滴沉积和氧化应激,加剧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促进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综上,本研究发现,相比正常健康小鼠,NH_(2)-Fe_(3)O_(4) NPs暴露加重MCD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反应、肝纤维化和肝脏损伤,加速NASH小鼠疾病进展。本研究结果将为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
- 林晓君赵甲亭郭晨宋慧东陈汉清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脏毒性肝脏脂肪变性肝纤维化
- 姜黄素抑制肝星状细胞MyD88及信号通路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在肝星状细胞MyD88依赖性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将HSCT6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MyD88 siRNA干扰组、姜黄素组、姜黄素+Control siRNA组、姜黄素+MyD88 siRNA干扰组,siRNA处理组给予siRNA干扰48 h后,姜黄素组加入姜黄素作用24 h,各组均在收集细胞前12 h给予LPS诱导,收集各组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yD88蛋白表达;RT-PCR术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MyD88 siRNA干扰、姜黄素均可降低MyD88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给予MyD88 siRNA干扰和姜黄素作用时,MyD88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MyD88 siRNA干扰后TLR2、TLR4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作用后TLR2、TLR4的mRNA表达降低,二者同时作用其下降更显著(P<0.05);MyD88 siRNA干扰、姜黄素处理后NF-κB、TNF-α、IL-1βmRNA表达均降低,二者同时作用后其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MyD88蛋白表达和MyD88依赖途径上的多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而阻断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的转导,促进活化的HSCs凋亡,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杨绮红舒建昌邓延梅吕霞傅妹伢宋慧东张晓燕
- 关键词:髓样分化因子88姜黄素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