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颖

作品数:33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老年
  • 7篇血液
  • 7篇血液透析
  • 6篇肾脏
  • 5篇血管
  • 5篇肾损
  • 5篇肾脏病
  • 5篇透析患者
  • 5篇慢性
  • 5篇急性肾损
  • 5篇病患
  • 4篇血液透析患者
  • 4篇肾病
  • 4篇肾功能
  • 4篇肾损伤
  • 4篇肾脏病患者
  • 4篇慢性肾脏
  • 4篇慢性肾脏病
  • 4篇急性肾损伤
  • 3篇血压

机构

  • 30篇北京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1篇孙颖
  • 15篇毛永辉
  • 12篇陈爱群
  • 9篇杨继红
  • 8篇王海涛
  • 7篇王松岚
  • 7篇吴华
  • 6篇徐冷楠
  • 6篇刘昕
  • 5篇陈献广
  • 4篇李湛
  • 4篇赵班
  • 4篇张燕京
  • 3篇方芳
  • 3篇富小红
  • 2篇姚稚明
  • 2篇李文婵
  • 2篇王川予
  • 2篇李天慧
  • 2篇贾静

传媒

  • 8篇中华老年医学...
  • 5篇中华肾脏病杂...
  • 5篇中国血液净化
  • 3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老年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保健医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事件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北京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病例特点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的检出维持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的死亡患者共83例,计算本中心从2005年起每年维持透析患者的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将死亡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组,60岁以下中年组,60~79岁老年组和80岁以上高龄组,分析3组的人口学资料、有无糖尿病、透析龄和死亡原因等。结果从2005年起,北京医院每年维持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依次为11.00%,10.90%,8.30%。8.10%,10.10%,8.70%和6.34%;83例死亡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71.812.0岁(42岁~94)岁,中年组(小于60岁)14例,老年组(60~79)岁46例,高龄组(大于80)岁23例;3组患者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透析龄在中年组最长,平均77.2±73.0月,高龄组为44.0±35.5月,老年组透析龄最短,平均为33.2±28.1月;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糖尿病肾病居多;死亡原因在各组有明显的差别,中年组50%死于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居多;高龄组56.50%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老年组死亡原因较复杂,死亡率超过10%的依次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肿瘤、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alnutrition-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syndrome,MIAsyndrome)和猝死。结论北京医院单中心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年龄不是决定透析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组患者死亡原因不同,中年患者脑血管疾病多见,高龄患者感染中毒性休克常见,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多样化,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感染、肿瘤和MIA综合征。
杨继红吴华张燕京王松岚孙颖李湛李天慧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与非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对老年与非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尤其是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方法纳入并收集2020年2月9日至2020年2月29日武汉同济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根据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回顾性收集患者发病情况、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住院转归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5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老年患者21例(占41.2%),平均年龄为(71.9±6.4)岁,非老年患者30例(占58.8%).伴有发热症状的老年患者为13例(占61.9%),低于非老年患者27例(占90%)(X^(2)=5.764,P=0.016).老年患者胸部CT均为双侧肺炎表现,而非老年患者25例(占83.3%)具有该表现(x^(2)=3.880,P=0.049).老年患者合并冠心病(61.9%)、高血压(26.8%)均高于非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抗病毒药物、全身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率更高,死亡病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有特殊性,其症状不典型,合并疾病多可能是老年患者临床预后较差的原因,且采取更加严密的监测和更精细的救治.
刘昕奚桓徐钢孙颖徐冷楠陈献广毛永辉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老年人
高龄老年患者急性肾损伤致病诱因及治疗转归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分析致病诱因及治疗转归情况,以期提高高龄老年人AKI的诊治水平。方法观察2013年1—6月在我院老年医学部诊治的39例高龄老年(≥80岁)患者发生AKI的临床情况,随访3个月,对致病诱因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9例高龄老年患者,男性3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93.5±4.6)岁;患有慢性肾脏疾病者占84.6%。发生AKI的致病诱因主要为感染(71.8%)、容量不足(48.7%)、心功能不全(23.1%)及低血压(15.4%);64.1%的患者存在2~4种致病诱因。经积极治疗处理,69.2%患者肾功能好转或恢复,病死率25.6%(10/39),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中毒性休克(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等。结论高龄老年患者多数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发生AKI,AKI往往存在多种致病诱因,主要因素为感染,其次为容量不足和心功能不全。及时发现、纠正诱发因素,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多数高龄老年AKI患者能够恢复。感染中毒性休克为死亡的首要原因。
富小红杨继红贾静雷龙孙颖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肾功能不全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指导意义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贫血的管理及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iculocyte hemoglobin content,CHr)在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于北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CHr等;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铁剂应用情况。结果共入选148例。Hb达标(110~120 g/L)占35.14%。SF、TSAT和CHr均在目标范围内。SF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显著相关(r=0.175,P=0.037),而CHr无此表现(P=0.054)。在除外了CRP升高的患者后,SF与CHr由不相关变为明显相关(r=0.272,P=0.004)。单纯根据Hb调整EPO用量,Hb达标率不理想。CHr持续降低者,铁剂未调整,即使EPO加量,HB也无法达标;CHr涨至正常范围者,铁剂增加,在未增加EPO的情况下,Hb亦达标。结论CHr是更稳定的可以反映近期铁储备的指标,结合CHr进行铁剂的补充,能更好的改善贫血情况。
徐冷楠陈献广李传保孙颖刘昕毛永辉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铁储备
老年肾病患者肾活检病理特点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单中心15年60岁及以上老年肾活检患者常见病理类型和疾病谱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经皮肾活检穿刺的418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肾脏病理资料,与同期年龄<60岁的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比较。根据肾活检时间分为2005~2009年、2010~2014年、2015~2019年三个时间段。结果(1)1572例资料完整的肾活检患者中,老年组患者为418例(26.6%),年龄67.8±5.7(60~85)岁;非老年组1154例(73.4%),年龄39.6±12.5(9~59)岁。三个时间段肾活检患者中老年组比例呈升高趋势(19.0%,23.2%,34.4%,χ^2=35.8,P<0.01);(2)老年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75例,占65.8%,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57.1%),其次是IgA肾病(17.8%)和微小病变肾病(11.6%);非老年组最常见病理类型是IgA肾病(47.7%),其次是膜性肾病(28.2%)和微小病变肾病(10.7%);(3)老年组中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比例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26.7%),其次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21.7%)和缺血性肾病(15.8%);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ANCA相关性血管炎(21.7%比4.5%,χ^2=25.781,P<0.001)、肾淀粉样变性(6.7%比2.1%,χ^2=4.942,P=0.026)比例增高;(4)老年组肾小管间质疾病中急性肾小管坏死占9.1%,急性/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占27.3%,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疾病占54.5%,IgG4相关间质肾炎占9.1%,其疾病构成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随着时间变迁,三个时间段老年组肾活检例数增长明显的原发性肾小疾病病理类型有膜性肾病(32例、50例和75例)、微小病变肾病(5例、9例和18例)、IgA肾病(9例、10例和30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糖尿病肾病(4例、8例和20例)、缺血性肾病(1例、2例和13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4例、6例和16例),而非老年组中增长明显的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膜性肾病(60例、78例和104例)和糖尿病肾病(7例、9例和30例)、缺血性肾病(2例、
刘莉莉王海涛方芳孙颖毛永辉
关键词:肾活检病理
尿RNA氧化产物水平预测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价值
2024年
氧化应激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8⁃氧化⁃7,8⁃二氢鸟苷(8⁃oxo⁃7,8⁃dihydroguanosine,8⁃oxo⁃Gsn)可反映机体整体的氧化应激水平。该研究检测了62例接受胸腔镜手术(胸腔镜组)或开胸手术(开胸组)患者围手术期尿8⁃oxo⁃Gsn水平和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术后24 h尿8⁃oxo⁃Gsn升高,术后48 h随病情改善而下降。10例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尿8⁃oxo⁃Gsn持续升高。胸腔镜组患者尿8⁃oxo⁃Gsn水平较开胸组恢复较快。尿8⁃oxo⁃Gsn水平与胸外科术后肾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RNA氧化应激可能在手术相关AKI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徐冷楠赵班翁卿华陈爱群孙颖蔡剑平毛永辉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急性肾损伤手术后并发症
等渗造影剂对老年人肾功能影响的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老年人使用等渗造影剂(IOCM)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血管外科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使用IOCM行动、静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年龄>65岁、数据资料完整且使用造影剂剂量>100ml的共7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造影前、造影后48h内、造影后3~7d血肌酐、尿素、尿酸等结果,分析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及造影前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77例患者中,男58例,女19例,年龄(73.8±7.2)岁。造影前和造影后3~7d比较,血肌酐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55±39.92)μmol/L比(83.87±38.45)μmol/L,t=0.140,P=0.889];尿素值较造影前下降[(5.64±2.36)mmol/L比(6.44±3.15)mmol/L,t=3.041,P=0.003];尿酸值较造影前明显下降[(281.39±85.30)μmol/L比(333.29±89.89)μmol/L,t=7.297,P<0.001]。7例患者符合CIN诊断标准,占9.1%(7/77),7例患者造影前、造影后48h和造影后3~7d比较,血肌酐值分别为(135.71±102.41)、(180.00±100.45)和(142.86±92.9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76,P=0.011);尿酸值呈进行性下降,分别为(353.43±86.73)、(339.14±85.69)和(299.57±95.7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3,P=0.029)。结论提示老年人行动、静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时,IOCM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孙颖陈爱群王吉阳李拥军杨继红
关键词:造影剂老年人急性肾损伤
高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护理对策被引量:2
2014年
急性肾损伤(AKI)作为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表现为肾功能急剧下降,短时间内出现血清肌酐进行性升高及尿量减少[1]。老年人对各种肾损伤因素的敏感性增高,极易发生 AKI,而且年龄越大,发生 AKI 的概率越高[2]。本研究通过对39例高龄老年 AKI 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护理和随访,以期积累护理经验,改善患者预后。
贾静富小红贾雪飞杨继红孙颖
关键词:护理对策伤患者危急重症尿量减少高龄老年
血液透析中血压变异性及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异性(BPV)特点,分析BPV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规律血液透析且临床判断干体质量达标的患者81例,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行围透析期血压监测。BPV用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和标准差(SBP.SD)表示。根据SBP.CV均值将患者分成高收缩压变异性(SBPV)组和低SBPV组,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年龄、透析龄、脱水量、失重比、降压治疗、电解质、营养水平、矿物质骨代谢指标、炎性标志物、血脂等进行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并分别对上述观察指标与SBP—CV、SBP—SD行多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81例患者围透析期SBP.CV均值为(8.12±3.16)%,SBP—SD均值为(11.22±4.55)mmHg。高SBPV(SBP—CV≥8.12%)组发生透析中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比例(20.0%和25.7%)均高于低SBPV(SBP—CV〈8.12%)组(8.7%和6.5%)(P=0.009)。高SBPV组透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碱性磷酸酶(ALP)高于低SB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9±5.95)mg/L比(3.35±2.78)mg/L,P=0.001;(180.31±96.32)U/L比(98.00±41.19)U/L,P=0.049]。低SBPV组透前血肌酐、血钾高于高SBPV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015.83±276.20)μmol/L比(893.63±216.61)μmol/L,P=0.034;(5.27±0.78)mmol/L比(4.80±0.23)mmol/L,P=0.005】。多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液透析过程中SBP—SD与Hs—CRP呈正相关(β=0.499,P〈0.01),SBP—CV与Hs—CRP、透析龄呈正相关(β=0.464和0.211,P〈0.01和P〈0.05)。结论ESRD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SBPV为8.12%,SBPV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透析中高瓶压和低血压,SBPV与血清hs-CRP水平密切相关。
陈爱群孙颖王海涛毛永辉刘德平吴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压终末期肾病血压变异性
Kimura病伴发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男,18岁,因双下肢浮肿伴蛋白尿3d于2009年12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尿量略少,无咽痛、肉眼血尿,无皮疹、关节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入院前1d于当地中医院查尿常规:PRO(++),RBC0~1/HP,
孙颖王松岚王海涛吴华
关键词:KIMURA病肾病综合征双下肢浮肿伴发轻度浮肿肉眼血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