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3篇腰椎
  • 3篇椎体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 2篇椎骨
  • 2篇近端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股骨
  • 2篇股骨转子
  • 2篇股骨转子间
  • 2篇股骨转子间骨...
  • 2篇成形术
  • 1篇单侧
  • 1篇单侧椎弓根
  • 1篇单节段

机构

  • 8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8篇周学文
  • 4篇张居适
  • 3篇刘国太
  • 3篇佟杰
  • 3篇邓勇军
  • 3篇孟延丰
  • 2篇王强
  • 2篇康维杰
  • 2篇董康然
  • 2篇沈国华

传媒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LCP和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锁定异型接骨板(LC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异型接骨钢板(LCP组,n=58)及PFNA(PFNA组,n=64)进行内固定。对两组围术期指标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两组切口大小、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临床效果相当,但与股骨近端LCP比较,PFNA创伤小、出血量少、卧床时间短,更适合内侧不稳定型、逆转子间型骨折及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老年人。
邓勇军周学文王强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S_3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初步探讨
2015年
目的分析采用切开复位S3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23例患者,其中男性10名,女性13名,平均年龄53.4岁(37~72岁)。根据Neer分型系统,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6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3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3.8个月)随访。骨折复位满意。按Neer疗效评分方法,优15例,良6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1.3%。结论独特设计的S3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为肱骨近端骨折复位后提供可靠的软骨下三维支撑及稳定性,且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肩部功能恢复,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邓勇军周学文沈国华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手术注意事项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15例,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伤椎楔形变角变化。结果术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伤椎楔形变角等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7.2个月,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为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张居适孟延丰佟杰康维杰周学文
关键词: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股骨转子间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7例分析
2014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主要致伤机理为突发的外展或扭转内收过度。目前,治疗老年患者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有所争议,总体疗效尚未令人十分满意,这主要与老年患者往往同时罹患多种慢性疾病,且其本身骨质严重疏松相关。同时,骨折后的长期卧床本身对老年患者而言,就可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本次研究对采用股骨转子间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7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孟延丰周学文邓勇军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致伤机理
旁正中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伴不稳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旁正中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TLIF)治疗腰椎退变伴不稳的效果。方法采用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45剜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术后随访8—30个月,平均18个月,骨融合率为100%,优良率92%。结论TLIF治疗腰椎退变伴不稳融合率高,可早期康复。
刘国太董康然周学文
关键词:双侧减压
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注入骨水泥的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71例患者资料。通过对比观察术中推注骨水泥时间来研究骨水泥渗漏情况及骨水泥渗漏类型等。结果直接持续推注骨水泥患者有8例10椎体外漏,但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经过改进推注骨水泥方法后未发生1例骨水泥外渗。结论对新鲜骨折及椎体后缘破裂上下终板破裂并不是绝对手术禁忌征。严格把握注入骨水泥时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发生的。
刘国太周学文王强沈国华张居适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27例(46椎)。结果17例(28椎)术中有典型的疼痛复制,8椎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引起临床症状。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椎体前缘、中缘、后缘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疗效满意。
张居适佟杰康维杰周学文孟延丰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后路一期椎体全切除治疗胸椎椎体肿瘤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手术治疗胸椎肿瘤的疗效及方法。按脊柱肿瘤来源可分为原发肿瘤,转移肿瘤。方法 8例胸椎骨肿瘤患者实施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经胸椎后入路行单椎节切除6例,双椎节切除2例,均采用Harm钛网植骨/钛网骨水泥联合TSRH/MOSS/CDH M12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重建。结果随访3个月3.5年,平均23个月。7例术后近期疗效较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缓解;4例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术后1.5年局部复发;术后18个月死亡1例。结论胸椎后路全脊椎切除能显著降低胸椎骨肿瘤局部复发率,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手术疗效。钛网植骨/钛网骨水泥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重建脊柱的前后柱稳定,同时可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刘国太周学文佟杰董康然张居适
关键词:椎体肿瘤切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