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鹏森

作品数:75 被引量:45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政治法律
  • 30篇经济管理
  • 25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社会
  • 13篇犯罪
  • 10篇民工
  • 8篇农民
  • 7篇农民工
  • 7篇阶层
  • 6篇中国社会
  • 5篇新生代农民
  • 5篇新生代农民工
  • 5篇执政
  • 5篇社会保障
  • 5篇社会学
  • 5篇进城
  • 4篇就业
  • 4篇劳动力
  • 4篇公平
  • 4篇概念辨析
  • 4篇辨析
  • 3篇新生代农民工...
  • 3篇刑释人员

机构

  • 48篇上海政法学院
  • 14篇安徽师范大学
  • 1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共上海市委...
  • 1篇上海市委党校

作者

  • 74篇吴鹏森
  • 3篇杨玲丽
  • 2篇吴海红
  • 2篇王慧博
  • 2篇邓俊
  • 1篇王卫明
  • 1篇石发勇
  • 1篇齐卫平

传媒

  • 10篇南京师大学报...
  • 10篇探索与争鸣
  • 9篇安徽师范大学...
  • 6篇青少年犯罪问...
  • 4篇江苏行政学院...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人文杂志
  • 2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探索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上海工会管理...
  • 1篇中国社会保障
  • 1篇犯罪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被引量:26
2002年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演变,从建国初期的"四大阶级"演变为只有工人与农民的"两大阶级结构",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古老的"身份分层"悄然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因素在中国的社会分层过程中的作用急剧增大,但传统的政治资源仍然左右着中国的社会分层格局。社会分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的和必然的现象,适度的社会分层、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要形成适度的社会分层和合理的分层结构,必须使之建立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必须遵循社会分层的客观规律。
吴鹏森
关键词:社会分层分层结构
构建上海和谐的社会结构
2005年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结构的和谐。在现代社会,和谐的社会结构,也就是现代化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要求将贫富分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中间阶层成为社会的主体,从而呈现出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这也是当今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的存在是这种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
吴鹏森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中间阶层弱势群体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其现代保障体系的建构被引量:11
2008年
中国改革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在城市中分化出一个规模庞大、数量可观的贫困人口群体。这种城市新型贫困群体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副产品"和"牺牲品",他们与传统的乡村贫困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贫民有根本性区别,他们的生存能力更加脆弱,更需要社会安全网的保护。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建构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现代保障体系,是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要根据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现状及其特点,针对当前城市贫困保障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从四个层面构筑城市保障贫困群体的法律体系、制度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支持体系。
吴鹏森
关键词:城市贫民
上海市社会救助制度调研报告
2017年
现代社会救助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维护公民基本权益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根本的变化。本文通过梳理改革以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的历史演变,以及上海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现状、主要贡献与突出问题,从而探索进一步完善上海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议。
吴鹏森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
大城市实有人口管理的难点及其破解——以上海为例被引量:7
2012年
"实有人口"管理是近年来人口管理部门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口管理理念和管理举措,它通常和实有房屋管理联系在一起。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当前实有人口管理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破解实有人口管理难题的基本思路。
吴鹏森
关键词:实有人口实有人口管理
“十二五”期间影响上海社会稳定的若干重大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出现大量新矛盾、新问题,上海在如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维稳任务更为复杂和艰巨。当前影响上海社会稳定的因素突出表现在社会利益结构失衡、社会维稳环境变迁、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缺陷和社会治理模式落后等几个方面。为此,对"十二五"期间上海的社会稳定提出如下宏观预警:高度重视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特别要关注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日益紧张的劳资关系,特别要注意利润侵蚀工资、机器排挤劳动、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新动向,特别要注意新生代农民工所带来的挑战;高度重视"中产阶级"的社会稳定,把解决"白领民生"纳入政府议程;高度重视失意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据此,提出上海"十二五"期间维稳工作的若干建议:进一步平衡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结构和谐;进一步优化社会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利益表达机制,规范利益诉求行为;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维稳工作的根本转型。
吴鹏森
关键词:社会稳定
基层政治体系残缺:群体性事件频发背后的社会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社会的群体性事件是随着改革与发展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增多的。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每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大约几千起,1994年首次突破1万起。到世纪之交,群体性事件开始持续快速增长,1998年突破2万起,1999年突破3万起,2001年突破4万起,2002年突破5万起,2003年接近6万起。
吴鹏森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机制政治体系频发残缺中国社会
进城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进城经历是农村劳动力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在押人员的进城经历与第一代相比有很大区别,突出表现为进城年龄轻,主要和父母家人一起进城,进城的挣钱动机降低,在城市流动性更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吴鹏森杨玲丽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
“民工潮”形成原因的社会结构分析被引量:13
1997年
“民工潮”形成原因的社会结构分析吴鹏森大规模“民工潮”的突然出现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学术界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推力”与“拉力”理论上。所谓“推力”是指由于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大批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存在在客观上需要寻找出路,形成巨大的...
吴鹏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流动民工潮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被引量:28
2002年
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化的历史过程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是一次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将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变化,使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针对社会阶层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应该形成相应的战略对策。新世纪里,能不能驾驭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是检验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齐卫平吴鹏森
关键词:阶层分化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社会阶层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