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杰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在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34例(34只眼)患者,经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比较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变化,记录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术前术后裸眼视力之间、最佳矫正视力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有19只眼眼压高于21 mmHg,术后7天内所有眼压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其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4只眼,黄斑水肿2只眼.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玻璃体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术方式。
- 张岩孔令普马军艳吕杰
- 关键词:后囊破裂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
- 3种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方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评价3种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并发黄斑水肿(ME)方法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60眼)BRVO并发ME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20例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B组20例接受1次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及视网膜光凝治疗,C组20例每月1次单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从治疗开始到复诊结束共6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MT),观察3组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6个月时,A、B、C 3组的平均BCVA分别是:0.24±0.12,0.31±0.12,0.42±0.11;平均CMT分别是:(366.13±157.55),(280.02±100.02),(199.35±50.86)μm,3组与各自治疗前及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3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3种治疗BRVO合并ME的方法均是安全、有效的,其中康柏西普注射液连续3次玻璃体腔注射较其他2种方法疗效好。
- 邢战中吕杰李冬梅王翠马军艳
-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注药
- 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比较分析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曾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其中82例行羊膜移植术治疗,90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60例在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比较三种术式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低于羊膜移植术(P<0.05);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之间复发率无差异(P>0.05)。角膜上皮缺损,流泪和畏光在0.2g/L丝裂霉素组发生比例较其他两组高(P<0.05),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和羊膜移植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充血及结膜下出血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术式相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有着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优点。
- 张岩孔令普王翠马军艳吕杰
- 关键词:翼状胬肉羊膜移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
- 氪离子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2005年
- 目的探讨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氪离子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缺血型中央静脉阻塞102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73眼有效,占71.56%;27眼好转,占26.47%;2 眼因玻璃体出血,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并发白内障失明而无效,占1.97%。结论对于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应尽早实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确保有效光斑的总数与密度是全视网膜光凝术成功的关键。
- 吕杰曹燕
-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静脉血管阻塞激光治疗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厚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黄斑厚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48例(48只眼)D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26只眼)和观察组22例(22只眼)。对照组患者常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患者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结束时行玻璃体腔注入曲安奈德。手术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及眼压情况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术前及术后1 d和1、3及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9±0.09)、(0.65±0.26)、(0.68±0.23)、(0.73±0.21)及(0.72±0.22),观察组分别为(0.31±0.11)、(0.75±0.25)、(0.78±0.20)、(0.79±0.17)及(0.76±0.19)。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5,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7,8.05,9.82,9.22;P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6,9.66,11.12,9.61;P2<0.05)。术前及术后1、3及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96.46±17.92)μm、(239.04±17.36)μm、(215.57±21.10)μm及(212.89±28.77)μm,观察组分别为(193.46±20.38)μm、(194.75±16.19)μm、(190.24±17.60)μm及(192.62±21.41)μm。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0,3.52,2.47;P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3,0.56,0.13;P2>0.05)。术前及术后1 d�
- 张岩马军艳王翠吕杰
- 关键词:曲安奈德黄斑厚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评估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39例(43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该组患者包括先天性上睑下垂34例(38眼),外伤性上睑下垂5例(5眼),评估手术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术后2年随访结果,本组矫正良好者37例(41眼),占95.3%,基本矫正2例(2眼),占4.7%,无过矫和矫正不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 邢战中吕杰王翠
- 关键词:上睑下垂外伤性额肌瓣悬吊改良术式
- 背驮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在小眼球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单眼背驮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在真性小眼球白内障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例眼轴在16.37~18.50mm之间的真性小眼球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前房深度及眼压变化。结果4例术后获得较好的裸眼视力,远视度数明显减轻(+4.00D^-0.50D),前房加深,眼压正常。结论真性小眼球植入背驮式人工晶状体可改善裸眼视力,矫正远视状态并加深前房。
- 张志明杨菊珊吕杰
- 关键词:真性小眼球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评价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应用国产CO2 ECS-20型冷凝器对32例(31眼)晚期青光眼进行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结果术后随访1月~1年,眼压控制正常者25例,3例眼球萎缩,4例仍偏高。结论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 吕杰曹燕张冬梅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氩激光在翼状胬肉术后的应用分析
- 2016年
-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术后行氩激光治疗与非氩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87眼翼状胬肉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43眼,对照组40例44眼。治疗组采用翼状胬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术后氩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翼状胬肉术治疗,观察术后6~36个月两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43眼复发1眼,复发率2.3%,对照组44眼复发5眼,复发率11.4%,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术后联合氩激光治疗能明显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因翼状胬肉生长缓慢,该方法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 邢战中吕杰
- 关键词:翼状胬肉术后氩激光治疗
- 泪囊鼻腔吻合术断与不断内眦韧带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不断内眦韧带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8例(56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28眼),泪囊鼻腔吻合术中不断内眦韧带;B组,22例(28眼)术中断内眦韧带。术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0月,A组27眼有效,1眼无效,有效率为96.43%;B组21眼有效,7眼无效,有效率为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3)。结论不断内眦韧带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方法简便,治愈率高。
- 刘鸿飞吕杰蒋乐文
-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内眦韧带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