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文平

作品数:54 被引量:68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切除
  • 19篇细胞
  • 18篇肝细胞
  • 15篇肿瘤
  • 15篇细胞癌
  • 14篇肝切除
  • 14篇肝细胞癌
  • 11篇切除术
  • 9篇胆管
  • 9篇预后
  • 9篇手术
  • 8篇腹腔
  • 7篇外科
  • 6篇肝切除术
  • 5篇胆囊
  • 5篇胆囊切除
  • 5篇腹腔镜
  • 5篇腹腔镜胆囊
  • 5篇腹腔镜胆囊切...
  • 5篇肝脏

机构

  • 5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海南省人民医...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遵化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军事科学院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4篇吕文平
  • 31篇董家鸿
  • 10篇黄志强
  • 7篇张文智
  • 7篇陈永亮
  • 7篇蔡守旺
  • 6篇卢实春
  • 5篇苏明
  • 4篇别平
  • 4篇周开伦
  • 4篇向昕
  • 3篇杨世忠
  • 3篇李智华
  • 3篇黄晓强
  • 3篇郭德玉
  • 3篇孟翔飞
  • 3篇石爽
  • 3篇王曙光
  • 3篇李杰
  • 3篇姜凯

传媒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4篇中华普外科手...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肝癌分期系统预测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患者手术预后的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原发性肝癌分期系统对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c HCC-CC)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预测能力。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13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有术后病理确诊结果、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备的54例c HCC-CC纳入研究。利用8种肝癌分期系统对该组病例分期,采用病例构成比、生存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比较各分期系统的病例分层能力、预后区分能力及预后结果预测能力。结果肝内胆管癌肿瘤-淋巴结-转移[TNM(ICC)]分期及日本集成分期评分病例构成相对均衡。本组病例术后12和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5.5%、56.3%。各期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分期有TNM(ICC)分期(Ⅰ期比Ⅱ期,P=0.012;Ⅱ期比Ⅲ&Ⅳ期,P=0.002)、奥田邦雄分期(Ⅰ期比Ⅱ期,P=0.025)、法国分期(A期比B期,P=0.045)。术后12和24个月各分期系统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由大到小分别为TNM(ICC)分期(0.836、0.847)、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0.744、0.780)、日本集成分期评分(0.723、0.764)、意大利肝癌评分(0.710、0.786),其余分期系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M(ICC)分期对c HCC-CC病例分层能力、预后区分能力及预后结果预测能力均优于其他7种分期系统。
李昊王曦滔张爱群孟翔飞余强吕文平段伟东董家鸿
关键词:预后
17例Vaterian系统腺肌瘤样增生分析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Vaterian系统(胆总管和Vater壶腹)腺肌瘤样增生(AH)的特征,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05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诊断为Vaterian系统AH 1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58.4±11.3)岁。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治疗和术后病理情况等。显微镜下AH周围非癌变区域管壁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患者纳入AH伴异型增生组(n=8),无异型增生纳入对照组(n=9)。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8例,其次是黄疸7例、发热2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占位性病变10例,6例未见明显病变亦无结石或胆道损伤狭窄等而存在异常增粗的肝内外胆管。16例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因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梗阻行肝外胆道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有3例合并恶性肿瘤,其中1例为Vater壶腹AH自身发生癌变,另外2例肿瘤位于AH周围的管壁黏膜上皮,分别为胆管癌、壶腹癌。AH伴异型增生组和对照组AH患者年龄、性别、胆管结石、胆管炎、合并癌变以及肝功能指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aterian系统AH临床表现或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征,难以与恶性肿瘤鉴别,该类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
刘唯正李杰陈明易姜佳楠刘洋张大旭吕文平
关键词:胆总管胆管肿瘤VATER壶腹
术中超声辅助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根治性治疗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索术中超声辅助下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根治性治疗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5例被2名以上专家判断失去手术时机的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成功实施根治性治疗。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57岁(44~65岁)。回顾性分析其手术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术中超声发现肝脏转移病灶平均20.4个(15~28个),围手术期死亡0例,肝功能衰竭0例。围手术并发症:腹腔感染1例,大量腹水2例,胸腔积液4例。术后1个月影像学检查和血清CEA等证实达到根治性治疗。结论术中超声辅助下一期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是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提高转移性肝癌的切除率。
吕文平崔晓峰蔡守旺张文智姜凯董家鸿
关键词:射频消融
腹腔非肝脏肿瘤^(18)F-FDG PET/CT误诊为肝细胞癌的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明确腹腔非肝脏肿瘤18F-FDG PET/CT误诊为肝细胞癌的原因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在临床中遇到1例十二指肠肝样腺癌,18F-FDG PET/CT显像误诊为左肝外叶肝细胞癌的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与归纳,了解明确腹腔非肝脏肿瘤18F-FDG PET/CT误诊为肝细胞癌的常见临床特征与原因。结果共检索到相关的文献3篇,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0篇。本组与检索到文献综合分析发现: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66岁,肝内存在病灶误诊2例,肝内无病灶误诊2例。肝样腺癌2例,肝脏炎性假瘤1例,Castleman病1例。其主要原因:(1)定位误差;(2)甲胎蛋白水平升高;(3)存在肝内占位性病变且代谢升高;(4)解剖位置比邻肝脏。结论以选择呼吸门控PET/CT消除定位误差的同时,并结合CT或MRI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腹部病变误诊事件的发生。
吕文平贾伟陈永亮石怀银刘长斌李亚卓杨莉许声江杨磊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螺旋计算机误诊
基于快速手术病房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教学培训模式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快速手术病房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教学培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由解放军总医院胆囊快速手术病房受训医师完成的4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87例,女性251例,年龄范围17~91岁,中位年龄54岁。所有患者依据医师培训模式不同分为传统组(n=260)和规培组(n=178)。规培组医师接受阶梯式规范化培训,包括开放组轮转、模拟器训练和进阶式带教。传统组医师延续传统师徒带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放置腹腔引流管、上级医师术中会诊率、上级医师接替手术率等。结果传统组19.6%(51/260)放置腹腔引流管,上级医师术中会诊率16.9%(44/260),上级医师接替手术率11.2%(29/260),手术时间(61±33)min;规培组患者10.7%(19/178)放置腹腔引流管,上级医师术中会诊率7.9%(14/178),上级医师接替手术率3.4%(6/178),手术时间(55±30)min。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培组同类技术数据均优于传统组。结论基于胆囊快速手术病房的高强度标准化手术作业,阶梯式规范化培训的医师手术时间显著缩短,上级医师术中会诊和接替手术率显著下降,阶梯式规范化教学培训有助于提升受训医师腹腔镜技术熟练度和手术胜任力。
许寅喆潘颖威张平陈志达李美淑吕文平童俊翔孟翔飞刘博卢实春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
一种气囊式防堵腹腔引流管及使用方法
一种气囊式防堵腹腔引流管及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管体的一端为进入腹腔端口,管体的另一端为引出体外端口连接引流袋,气囊包裹管体,气囊有第一吹气管道伸进管体的内腔顶部的腹腔端口处,气囊有第二吹气管道伸进管体的内腔顶...
吕文平
一种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胆管损伤治疗的胆管支架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胆管损伤治疗的胆管支架,所述支架主体外形为胶囊状气囊,所述气囊为环形,所述气囊外壁设置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与所述气囊内部连通,所述外接管另一端连接充气装置、压力表。采用气囊扩张胆管损...
吕文平卢实春
医学随访体系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6
2012年
传统的临床教学往往忽视了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与总结,使得学员大多复制教员处理疾病的方法和技术,无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医学随访系指医务人员对于出院或就诊过的病人定期了解病情和康复情况,因其对于总结临床经验和严密观察病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医院建立了自己的医学随访体系。将医学随访体系应用于临床教学可以克服传统临床教学的不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立足于肝胆外科专业,对医学随访体系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让学员参与到医学随访工作体系中,使学员直接获取临床治疗疗效、预后等实际证据,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证据有机地结合,同时学习到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和健康宣教知识。通过这种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员的临床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该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完善将对我国临床医学生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吕文平张文智蔡守旺姜凯董家鸿
关键词:医学随访临床教学
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方式选择被引量:44
2013年
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手段,但是我国许多医疗机构对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方式选择很是不规范,导致肝胆管结石病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本文认为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对肝胆管结石病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根据临床经验,分别对肝切除术、胆肠吻合术、胆管切口取石术以及肝移植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适应症予以阐述。同时,将解放军总医院应用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技巧以及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创新技术予以简述。
吕文平
关键词:胆结石外科手术肝切除术
根治性肝切除肝细胞癌术后患者肝功能与其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评价肝脏功能指标对根治性肝切除肝细胞癌(HCC)术后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选取1991年1月-2002年6月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实施根治性肝切除,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临床资料的234例HCC,分析血清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GGT(谷氨酰转肽酶)、ALP(碱性磷酸酶)、TB IL(总胆红素)、ALB(白蛋白)和Ch ild-Pugh分级及肝硬化等肝功能指标对于HCC肝切除后长期存活的影响。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 lan-M e ier乘积极限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时间差异。结果血清ALP、GGT、TB IL和Ch ild-Pugh分级及肝硬化显著影响HCC术后生存时间(P<0.05),而血清ALT、AST、ALB不影响HCC预后(P>0.05)。结论肝脏功能损伤对HCC预后具有明显的影响,而ALP、GGT、TB IL、Ch ild-Pugh分级和肝硬化是影响HCC预后的重要指标。
吕文平于学军董家鸿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肝脏功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