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鱼
- 作品数:33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黑热病可以治愈的一类噬血细胞综合征
- 目的 分析儿童患黑热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的特点,以提高对儿童黑热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5年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住院的儿童黑热病患者10例,对这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史红鱼郝国平王晓欢常虹程艳丽陆海燕王静王丽侯朝辉
- 关键词:黑热病噬血细胞综合征儿童
- 儿童白血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六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引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6例均经临床诊断,予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结果4例治愈,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儿童白血病侵袭性肺真菌感染应早期给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安全性好,疗效可靠,可作为一线用药。
- 王晓欢郝国平常虹史红鱼程艳丽
- 关键词:白血病真菌感染
- nm-23H1基因在儿童白血病细胞表达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Leakemia,AL)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7例次AL儿童患者,ALL31例,AML14例,AL(CR)18例,复发4例及10例ITP患儿骨髓细胞nm23H1表达,将nm23H1/GAPDH≥0.5定为(+)。结果儿童ALL、AML中nm23H1基因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AML中M4+M5组的nm23H1表达程度较M2+M3组高(P<0.05)。经化疗在CR后儿童AL患者表达显著低于初诊患儿,复发病人再度升高且阳性表达程度高的易复发。nm23H1基因表达程度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乳酸脱氢酶值呈正相关(r=0.472P<0.01;r=0.403P<0.05)。CD7+患者nm23H1表达高CD7患者(P<0.05)而与HLADR,CD34阳性或阴性表达无显著性。结论nm23H1可能在儿童AL中发挥一定作用,尤其在粒单或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中更具重要作用,还与儿童AL的病情活动有关,与白血病细胞处的分化阶段无明显关系。nm23H1基因的表达是儿童AL重要的预后因素。
- 邱运树常虹郝国平王晓欢周勇安史红鱼程艳丽
- 关键词:RT-PCR
- 脾切除治疗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3年12月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例,均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病程〉1年,年龄〉6岁,且有活动性出血需反复住院,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行脾切除治疗后分析其疗效。结果除1例术后随访8年,血小板持续低于20×10-9/L,但出血症状减轻外,远期总有效率达83.3%;另1例血小板恢复正常,但在术后半年发生化脓性脑膜炎,2年后因发热、白细胞高确诊结缔组织病(未分化型)外,余4例患者均治愈,且无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脾切除治疗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安全、有效,对经一线及二线药物治疗仍无明显效果的患者可以选择脾切除治疗。
- 程艳丽郝国平王晓欢常虹史红鱼陆海燕王丽王静侯朝辉
- 关键词:脾切除术儿童
- 急性白血病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NK细胞免疫作用探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在白血病患儿及非白血病患儿的不同,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态,探讨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在小儿急性白血病肿瘤免疫中的意义。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及非白血病患儿各30例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NK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外周血CD4+CD25+CD12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白血病组为(11.45±1.4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98±1.09)%(P<0.05)。而NK细胞数量白血病组为(5.13±2.97)%,显著低于对照组为(15.06±3.91)%(P<0.05)。结论 (1)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升高,NK细胞数量降低,表明急性白血病患儿NK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CD4+CD25+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2)通过检测CD4+CD25+CD127-T细胞可较好的反映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 史红鱼郝国平王晓欢常虹赵志华朱雷
- 关键词:NK细胞急性白血病
- 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八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 王晓欢郝国平常虹史红鱼程艳丽
- 关键词:儿童
- 小儿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61例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院内感染的菌种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1年5月至2004年9月白血病病房白血病患儿院内感染的咽分泌物、痰及大便标本,培养出病原菌79株,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份标本,阳性标本为59份。复数菌标本为20份。共检出病原菌79株。其中白色念珠菌占首位共22株(27.8%),肺炎链球菌21株(26.6%),草绿色链球菌14株(17.7%),奈瑟氏菌11株(13.9%),大肠埃希氏菌4株(5.1%),铜绿假单胞菌2株(2.5%),屎肠球菌2株(2.5%),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阴沟肠杆菌各1株,各占1.3%;结论白血病患儿院内感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白血病病房必须建立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防止交叉感染。而且要积极改善患儿机体免疫状态,加强患儿支持对症治疗,以帮助患儿度过感染关,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 史红鱼
-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
- 糖皮质激素诱导试验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早期预后的评价
- 目的:通过对我科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85例进行相应检测分析,评价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早期预后.旨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加强儿童ALL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提高儿童ALL的无病生存率(DFS)和治...
- 史红鱼郝国平陆海燕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文献传递
- 11例儿童内脏利什曼病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11例内脏利什曼病(VL)患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的特点,以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5年7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V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发热(12.27±8.28)d,脾脏增大(5.86±3.04)cm;白细胞计数为(2.80±1.39)×10~9/L;血红蛋白(63.91±11.75)g/L;血小板(55.36±30.37)×10~9/L;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0.41±0.37)×10~9/L;甘油三酯(3.08±1.66)mmol/L,纤维蛋白原(1.96±1.06)g/L;乳酸脱氢酶(520.64±245.40)U/L;血清铁蛋白的中位数为1 326μg/L;11例患儿骨髓涂片均可见噬血细胞。11例VL患儿均符合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诊断,但确诊VL后,静脉滴注特效药葡萄糖酸锑钠1~2个疗程,临床病情痊愈;2例患儿合并皮肤利什曼病(CL),1例严重者进行局部植皮手术。结论:VL患儿临床表现均与HLH相似,并可继发死亡率高的VL-HLH,由于全球人员流动范围较广,临床诊断HLH时,要详细了解患儿流行病学资料,进行rk39试纸条等免疫学检测,必要时复查骨髓涂片,有助于VL患儿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并减少并发症。
- 史红鱼郝国平王晓欢常虹程艳丽陆海燕王静王丽侯朝辉
- 关键词:利什曼病内脏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儿童
-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所需移植量少、供体可接受程度高等特点,文章对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临床应用、基本方案和临床优势进行了综述,为儿童免疫系统疾病和遗传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手段。
- 王晓欢赵思俊史红鱼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