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磊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翼腭窝
  • 2篇肿瘤
  • 2篇内镜
  • 2篇变应原
  • 1篇点刺试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特异性I...
  • 1篇印迹
  • 1篇增殖
  • 1篇治疗慢性荨麻...
  • 1篇手术
  • 1篇手术进展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点刺
  • 1篇皮肤点刺试验
  • 1篇皮肤过敏反应
  • 1篇谱分析
  • 1篇切除

机构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解放军第21...

作者

  • 6篇刘晓磊
  • 4篇李慧军
  • 4篇刘江涛
  • 1篇沙漠
  • 1篇安立新
  • 1篇袁慧钧
  • 1篇海英
  • 1篇秦晓威
  • 1篇高艳
  • 1篇关媛媛
  • 1篇张莉华
  • 1篇庄坤

传媒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镜下翼腭窝肿瘤手术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PPF)是位于颅底交界处眶尖后下方的狭长骨性间隙,由蝶骨体、蝶骨翼突、腭骨垂直板与上颌骨体围成,是头颈交界区颅底的重要结构,位置深在、空间狭小、解剖关系复杂,
刘晓磊刘江涛解亚玲李慧军
关键词:鼻内镜检查翼腭窝肿瘤
内镜下翼腭窝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刘晓磊刘江涛李慧军
鼻息肉中促增殖因子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息肉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35对鼻息肉和下鼻甲黏膜组织,分别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测其IGF、TGF-β1、b FGF及VEGF的表达。结果鼻息肉中IGF、TGF-β1、b FGF和VEGF的表达均比下鼻甲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IGF的表达与TGF-β1、b FGF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IGF、TGF-β1、b FGF和VEGF的表达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生有关,多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导致了鼻息肉的发生与发展。
庄坤袁慧钧秦晓威刘晓磊
关键词:鼻息肉免疫组化免疫印迹
哈尔滨地区51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变应原谱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通过调查门诊高反应性鼻病患者518例,获得哈尔滨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采集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门诊518例高反应鼻病患者的病史并做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和皮内试验。结果高反应鼻病患者中79.34%(411/518)为AR。48.18%(198/411)AR为中-重度持续性,30.90%(127/411)为中-重度间歇性。主要发病季节为7~9月份。12岁以下儿童占7.30%,12~18岁占27.01%,18岁以上占65.69%。AR主要伴发的疾病包括哮喘25.55%,变异性皮炎2.68%。411例患者变应原阳性率户尘螨、粉尘螨373例(90.75%)、矮豚草蒿186例(45.26%)、霉菌138例(33.58%)、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126例(30.66%)。结论哈尔滨地区AR有明确临床特点,主要变应原为尘螨、矮豚草蒿,其次是霉菌、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
解亚玲海英刘江涛刘晓磊李慧军
关键词:变应原
孟鲁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124例疗效观察
安立新张莉华关媛媛高艳沙漠刘晓磊
蒿属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蒿属是我国东北地区夏秋季的主要变应原^[1],其引起疾病者症状严重,季节性明显。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蒿属皮肤点刺实验(skin prick test,SPT)不同皮肤风团直径以及不同皮肤反应指数(skinindex,SI)对应的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l gE,slgE)阳性率以及SPT级别与血清slgE级别的关系,评估蒿属变应原SPT结果与血清slgE之间的相关性。
解亚玲海英刘江涛刘晓磊李慧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