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 作品数:15 被引量:69 H指数:5 供职机构: 遵义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 遵义市红花岗区科技项目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HPLC法测定遵义产两种柑橘果皮中橙皮甙含量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测定遵义产金桔与脐橙果皮中橙皮甙含量。方法用回流法提取两种柑橘果皮中橙皮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286nm,流速1ml/min。结果金桔果皮中橙皮甙含量为4.60%,脐橙果皮中橙皮甙含量5.25%。结论遵义产金桔与脐橙果皮中均含有橙皮甙,脐橙果皮中的含量较金桔果皮中高。 余晓 钱民章关键词:金桔 脐橙 橙皮甙 高效液相色谱 木瓜蛋白酶溶栓效果观察 2007年 张勇 石荣书 李琴山 余晓 钱民章关键词:木瓜蛋白酶 脑梗塞 血栓溶解 金雀异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smooth muscle cell,hUVSMC)为对象,用50 mg/L的ox-LDL作用细胞2 h,并加入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10,30,90μmol/L)对其进行干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细胞内总ROS水平。结果:hUVSMC经ox-LDL刺激2 h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金雀异黄素(10μmol/L)降低ox-LDL诱导的细胞内ROS的增加;金雀异黄素(30,90μmol/L)则进一步提高细胞内ROS水平。结论:金雀异黄素(10μmol/L)可清除细胞内ROS,而金雀异黄素(30,90μmol/L)则增加细胞内ROS的生成。 冯赞杰 李琴山 刘洋 陆红玲 余晓关键词:金雀异黄素 活性氧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胆固醇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胆固醇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以50.00 mg/L的胆固醇作用于ECV304 48 h,提取细胞基因组DNA,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与无胆固醇的对照组比较,50.00 mg/L胆固醇使ECV304细胞中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胆固醇能降低血管内皮细胞中DNA甲基化水平。 卢志顺 余晓 唐俊利 钱民章关键词:胆固醇 血管内皮细胞 基因组DNA 甲基化 遵义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遵义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CTR)基因1377位点(Alu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收集109例遵义地区汉族人群静脉血标本,其中AS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59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测定两组标本的CTR基因C1377T位点多态性,分析A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规律,并分析CTR基因C1377T位点多态性与AS的关系。结果 AS患者中C1377T的等位基因频率为C 94%、T 6%;正常对照者中分布为C 93%、T 7%,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R基因C1377T位点多态性与遵义汉族人群的AS发病无关。 余晓 肖代敏 李学英 张志敏 张娅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建立皮下注射d-半乳糖大鼠白内障动物模型 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建立皮下注射d 半乳糖大鼠白内障模型的方法。方法 3w龄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n =10 )、皮下注射半乳糖组 (n =2 0 )及腹腔注射半乳糖组 (n =2 0 ) ,实验组均注射 5 0 %d -半乳糖(15g·kg-1·d-1) ,连续 30d。用裂隙灯检查并进行晶体摄影。结果 30d后 ,实验组动物均形成核性或核性以上的白内障 ,但皮下注射组动物的存活率为 90 % ,而腹腔注射组存活率仅为 6 0 %。结论 皮下注射d 半乳糖是一种简单、经济而死亡率低的白内障模型复制方法。 陆红玲 余晓 李琴山 李小琼 曾小平 谢兵关键词:皮下注射 动物模型 D-半乳糖 白内障 贵州土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型 2012年 目的研究贵州土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致病突变型,检测G6PD缺乏症发生率及基因频率。方法通过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对2 789例土家族男性进行G6PD缺乏症定性筛查,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DNA测序对78例个体进行基因突变型鉴定。结果在2 789例纯系土家族男性中,发现2例酶活性异常。在印江县采集的78例(2例酶活性异常和76例正常)纯系土家族男性血样中,共检出G6PD c.1388G>A突变2例、c.1376G>T突变1例和c.1311C>T/IVS 11+93T>C突变2例,基因突变型分别占2.6%、1.3%和2.6%。结论在贵州土家族人群中发现c.1388G>A、c.1376G>T和c.1311C>T/IVS11+93T>C 3种突变型,是共同存在于中国人群的G6PD基因突变型,中华民族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贵州省印江县土家族男性G6PD缺乏症的基因频率为6.5%,可为上述地区G6PD缺乏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张志敏 蒋玮莹 许世艳 刘玲 田秋红 肖潇 李学英 余晓关键词:DNA突变分析 土家族 杜仲总黄酮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杜仲总黄酮在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效果。方法用乙醇分段法提取杜仲皮中总黄酮。以转染HBV的人肝癌细胞Hep G2.2.15为靶细胞,以药物拉米夫定(50μg/m L)作为阳性对照,以杜仲总黄酮浓度0μg/m L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杜仲总黄酮对Hep G2.2.15细胞的毒性。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剂量(25、50、100、200μg/m L)杜仲总黄酮体外抗HBV的作用。结果杜仲总黄酮各剂量组的OD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其中50、100、200μg/m L剂量组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杜仲总黄酮各剂量组对HBV-DNA的复制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仲总黄酮在体外有抗HBV作用。 余晓 罗果关键词:黄酮 体外研究 遵义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遵义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第二外显子(FokⅠ位点)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收集遵义地区汉族人群静脉血标本110例,其中AS患者49例(AS组),体检健康者61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测定两组标本的VDR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观察AS组和对照组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规律,分析其与AS的关系。结果 AS组中FokⅠ的等位基因频率F为74.00%、f为26.00%,对照组中分布F为73.80%、f为26.20%;两组中基因型分布比较,P均>0.05。结论 VDR基因Fok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遵义汉族人群的AS发病无关。 张志敏 肖代敏 余晓 李学英 邹彩艳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维生素D受体基因 FOK 木瓜蛋白酶体外溶栓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初步观察木瓜蛋白酶体外的纤溶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活性。方法:根据Overgaard等的方法制备体外血栓,设置空白、阴性、阳性对照组,仅加不同剂量精制木瓜蛋白酶实验组和加不同剂量木瓜蛋白酶与纤溶酶原混合液组。保温37℃,30、60、90、120 m in,电镜观察血栓溶解情况。结果:木瓜蛋白酶纤溶活性不明显;但木瓜蛋白酶与纤溶酶原混合应用溶栓效果好。结论:木瓜蛋白酶中存在能激活纤溶酶原的活性成分。 张勇 余晓 钱民章关键词:木瓜蛋白酶 血栓 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