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莹

作品数:40 被引量:174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小儿
  • 9篇肺炎
  • 7篇儿童
  • 5篇支气管
  • 5篇气管
  • 5篇肺炎支原体
  • 4篇血清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4篇支原体肺炎
  • 4篇教学
  • 4篇儿科
  • 4篇儿科临床
  • 3篇新生儿
  • 3篇支原体感染
  • 3篇体感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肺炎支原体感...
  • 3篇TORCH感...

机构

  • 39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医学放射...

作者

  • 39篇于莹
  • 10篇张莉
  • 8篇吴红梅
  • 6篇陆志芳
  • 4篇施玉梅
  • 4篇郦银芳
  • 4篇苏宏萍
  • 4篇钱胜华
  • 4篇王书奎
  • 4篇孔霞
  • 4篇陈天丽
  • 3篇安乐农
  • 3篇王自正
  • 3篇朱怀刚
  • 3篇郭玉兰
  • 2篇姚文江
  • 2篇徐友娣
  • 2篇季菊花
  • 2篇戚建伟
  • 2篇吴善树

传媒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2006(第...
  • 1篇中国航天工业...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铁道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芎嗪对高氧致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高氧致新生大鼠慢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方法】80只出生12 h内的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A组为空气对照组;B组为空气+川芎嗪组;C组为高氧组;D组为高氧+川芎嗪组。B、D组新生鼠每日腹腔注射溶于生理盐水中的川芎嗪30 mg/kg,A、C组新生鼠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14 d。第14 d每组随机选取10只新生鼠,处死取肺组织切片,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cal alveolar counts,RAC),应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应用ELISA方法测定肺组织中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含量。【结果】①C组显示明显的肺泡发育受阻,RAC值较A、B组均减少(P<0.05),但D组RAC较C组显著增加(P<0.05);②C组MDA水平、8-iso-PGF2α含量显著高于A、B组(P<0.05),D组MDA水平、8-iso-PGF2α含量较C组明显下降(P<0.05);③A、B、C组SOD比较无明显差异,D组使用丹参后其水平上升,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对高氧所致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自由基、减轻肺部炎性反应而发挥作用。
郦银芳于莹
关键词:川芎嗪高氧氧自由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大鼠
小儿慢性咳嗽83例病因分析和临床特点
2006年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发病年龄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7月 ̄2005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83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小儿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其中低龄儿以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大龄儿以肺炎支原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另外鼻炎、慢性咽炎、胃食道返流、先天性心脏病、气管异物、肺结核也均可导致慢性咳嗽。结论诊治慢性咳嗽患儿首先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和不同病史特点行相应检查,查明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
吴红梅于莹
关键词:慢性咳嗽病因小儿
红霉素治疗婴幼儿喘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观察红霉素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非抗感染作用.方法: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疗法,治疗组加用红霉素,20mg/(kg·d),对照组加用青霉素20万u/(kg·d)或头孢唑啉100mg/(kg·d).疗程5~7天.结果:治疗组患儿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霉素除抗感染作用外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有特殊疗效.
于莹
关键词:红霉素婴幼儿喘病疗效观察
IL-13和TNF-α在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0
2010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变化。方法酶联免疫方法检测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患儿、其他病原菌感染肺炎40例(普通肺炎组)及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IL-13和TNF-α的浓度。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3、TNF-α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普通肺炎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者的IL-13、TNF-α的水平分别为214.6±67.2ng/L,0.55±0.13ng/L,高于不伴喘息者(189.6±52.1ng/L,0.42±0.16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IL-13、TNF-α浓度增高可能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导致喘息样发作中起重要作用。
郦银芳于莹陆志芳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息白细胞介素13肿瘤坏死因子Α儿童
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MP-IgM抗体,Mp-IgM≥1:80,确诊为MP感染的147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①147例患儿均有呼吸道感染表现,占100.00%(147/147),97例患儿有肺外脏器受累,占65.99%(97/147);②全部病例经阿奇霉素治疗3个疗程后好转。结论提示MP感染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有肺外脏器受累,对于治疗不理想及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警惕MP感染的可能,及早进行MP-IgM检测以确诊,针对病因治疗。
钱胜华苏宏萍于莹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
循证医学与七年制儿科临床医学教学被引量:3
2010年
对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我院学习的03级37名学生,在大四见习期间及大五实习期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87.6%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对自己有帮助,对儿科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很高。学生的儿科学理论、儿科实习出科理论及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取得较好成绩,学生掌握自我更新知识和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
张莉吴红梅王书奎朱怀刚于莹陆志芳施玉梅
关键词:循证医学儿科学临床教学
儿童心脏神经症的相关诱因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儿童心脏神经症的发病诱因。方法 对近 5年收治入院的 2 8名患儿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①年龄 ;②性别 ;③性格 ;④平素体质 ;⑤学习成绩 ;⑥被家人关注的程度。同时选择性别及年龄相近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30例作对照组。结果 发现心脏神经症多见于 7~ 12岁儿童 ,女性多于男性 ,性格偏于内向、平时身体较好、学习成绩中等或中上等、家长对其身体状况表现得过于关注。结论 学龄期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尚不成熟 ,对疾病缺乏正确的体验和认识 ,平时学习紧张 ,易导致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 ,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性格内向者尤甚 ,而家长对患儿的过于关注加重了患儿对自身疾病的关注 ,加重了思想负担 。
于莹
关键词:儿童心脏神经症
胃镜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在诊治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用途的对比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GI)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以及胃镜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优点。方法:分析我院在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间对疑似上消化道疾病281例分别作GI和胃镜检查,(其中GI212例,胃镜69例)。结果:GI组中查出十二指肠球炎23例,GU5例,DU19例,胃窦炎26例,阴性结果139例;纤维胃镜组中查出CSG29例,十二指肠球炎5例,CSG伴十二指肠球炎3例,GU3例,DU12例,急性胃炎4例,胃窦炎5例,胃窦及球部息肉2例,食管及胃内异物3例,阴性结果1例。并且做了即刻尿素酶实验查HP。结论:和GI相比,纤维胃镜有较高的疾病检出率,并且对疾病的诊治更加高效、准确、及时。
陶虹苏宏萍钱胜华于莹
关键词:纤维胃镜GI儿童HP
去乳糖奶粉配合常规疗法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4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去乳糖奶粉配合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2004年8 ̄12月我科门急诊及住院患儿共136例病毒性腹泻,随机分为3组:去乳糖奶粉组45例采取去乳糖奶粉喂养,母乳组48例采取母乳喂养,普通婴儿配方奶粉组43例继续使用原普通奶粉喂养。其余抗病毒、对症、补液支持治疗3组一致。结果:去乳糖奶粉组治疗后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痊愈率分别为(1.89±0.91)天、(5.56±1.49)天、88.9%,母乳组分别为(1.73±0.79)天、(6.38±1.54)天、70.8%,普通婴儿配方奶粉组分别为(1.70±0.80)天、(6.53±1.53)天、74.4%。母乳组、普通婴儿配方奶粉组分别和去乳糖奶粉组比较治疗后退热时间无差异、治疗后腹泻停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1周后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去乳糖奶粉配合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可以减轻症状,减少腹泻持续时间,预防腹泻迁延。
吴红梅于莹
关键词:去乳糖奶粉病毒腹泻婴幼儿
TORCH感染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诊断中意义
目的研究TORCH感染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病因诊断中意义。方法对我院新生儿高胆108例,正常新生儿20例,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TORCH-IgM抗体测定。结果高胆患儿TORCH感染发病率33.3%,以巨细胞...
张莉于莹陈天丽王自正王书奎安乐农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诊断TORCH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