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鲁芹 作品数:38 被引量:24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理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花椒害虫种类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995年 1992~1994年,在枣在市山亭区、肥城市调查到16种花椒害虫,列出名录,并叙述了马氏粉虱、台湾狭天牛、二斑黑绒天牛、杜鹃棉粉纷4种花椒主要害虫虫株率、虫口密度及有关生物学特性,明确杜鹃绵粉蚜是山东省新记录种。最后提出花椒不同品种对害虫的抗性问题。 张小娣 乔鲁芹 周成刚 张宗文 尹旭飞 自孝全 杨雪梅关键词:花椒 虫害 松褐天牛的蛀道结构系统研究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通过系统解析松褐天牛在黑松和赤松内的蛀道结构,了解其蛀食特征,为完善松褐天牛隐蔽生活过程中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和科学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和注射药物防治松褐天牛提供依据。[方法]于松褐天牛越冬期,人工解剖了松褐天牛危害的黑松和赤松木段,获得其完整蛀道。分别测量了蛀道长度、蛀屑堵塞长度、侵入孔内径、蛹室内径、蛀屑含水率、侵入孔与羽化孔的相对方位等蛀食特征,并分析了松褐天牛幼虫大小与寄主树种和蛀食特征的关系。[结果]松褐天牛在黑松和赤松中的蛀道均为“U”形,类型单一,蛀道间互不串通,在侵入孔端部存在蛀屑堵塞,多数羽化孔在侵入孔上方;松褐天牛的蛀食特征与个体大小和寄主树种的相关性均较小。[结论]松褐天牛在木质部隐蔽蛀食的特性比较规律,受寄主树种种类影响较小,蛀道结构均呈“U”形,蛀道的部分被蛀屑-粪便混合物堵塞。 高尚坤 马深成 杨化伟 杨庆贺 周成刚 乔鲁芹关键词:松褐天牛 生物防治 针叶小爪螨密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997年 针叶小爪螨密度效应研究DENSITY┐DEPENDENTEFFECTOFOligonychusununguis(JACOBI)周成刚孙绪艮刘振宇乔鲁芹ZhouChenggangSunXugenLiuZhenyuQiaoLuqin(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周成刚 孙绪艮 刘振宇 刘振宇 梁康连关键词:森林害虫 针叶小爪螨 种群密度 密度效应 花绒寄甲1龄幼虫触角及口器感器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明确花绒寄甲1龄幼虫触角及口器上的感器类型、分布与数量。[方法]挑选孵化12 h以内的花绒寄甲1龄幼虫,经前处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花绒寄甲1龄幼虫头部着生触角、上颚、下颚、下唇各1对。触角为丝状,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柄节上分布着Bohm’s鬃毛1个、梗节上有凹窝感器1个,锥形感器Ⅰ1个,锥形感器Ⅱ3个,鞭节上无感器分布;口器为前口式,嚼吸式,上颚具毛形感器1个、Bohm’s鬃毛1个,下唇具指形感器9个,下颚具指形感器6个。[结论]花绒寄甲1龄幼虫触角及口器上既有物理感器,又有化学感器,共计5种感器23个,其中指形感器成簇分布,其他感器皆零散分布。 韩潇 段彦丽 李秀芬 王志勇 张翌楠 乔鲁芹关键词:触角 口器 感器 超微结构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2011年 初步研究了分离自石榴果实中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几种常见林果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发现该挥发性物质对不同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抑制率达60%。将不同病原菌株与该挥发性物质互作后的菌丝形态与正常菌丝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杨树溃疡病菌、石榴疮痂病菌B.dothidea、苹果轮纹病菌B.dothidea及葡萄白腐病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的菌丝分支增多,扭曲,菌丝顶端和中部细胞膨大;杨树腐烂病菌Valsa sordida及桑紫纹羽病菌Helicobasidium purpureum的菌丝变粗;合欢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菌丝变细;苹果霉心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m菌丝形态无明显变化。同时发现,不同病原菌菌丝色素产生的速度均受到了抑制。表明该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不同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和作用方式不同。 周翠 乔鲁芹 金静 马跃 赵相涛 刘会香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 挥发性物质 抑菌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板栗中戊唑醇和咪鲜胺残留量 被引量:12 2010年 建立了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板栗中戊唑醇、咪鲜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经分散离心后,上清液过0.22μm滤膜,HPLC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1~10.0 mg/L线性范围,戊唑醇和咪鲜胺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79、0.9987,板栗中戊唑醇的添加回收率在79.8%~93.9%之间,变异系数(RSD)在2.3%~8.9%之间,最小检出量为5.28×10-10g,检出限为0.079 mg/kg;咪鲜胺的添加回收率在80.4%~95.6%之间,变异系数(RSD)在1.7%~11.3%之间,最小检出量为6.35×10-10g,检出限为0.083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且成本低,满足板栗进出口检测要求。 乔鲁芹 马洪兵 姜淑霞 卢希萍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板栗 戊唑醇 咪鲜胺 残留量 宁夏枸杞红瘿蚊的发生特点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研究枸杞红瘿蚊Jaapiella sp.的发生规律,为田间适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田间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对枸杞红瘿蚊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策略等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在宁夏中宁地区,枸杞红瘿蚊一年可发生6代,其中以第1代、第2代、第3代和第6代危害最为严重。田间防治建议以秋季入蛰前和春季出蛰后防治越冬代为主,结合多种防治措施实现综合防治。 李建领 徐常青 乔鲁芹 刘赛 陈君 乔海莉 徐荣 林晨 冯永飞关键词:枸杞红瘿蚊 茶黄蓟马在银杏上的发生与危害 被引量:10 1994年 茶黄蓟马在银杏上的发生与危害周成刚,李健,乔鲁芹,孙丕访(山东农业大学)银杏向以病虫害少而闻名,但是近年来,随着银杏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也有所增加。茶黄蓟马ScirtothripsdorsalisHood即是其中之一。1分布寄主及危害据资料记载,... 周成刚 李健 乔鲁芹 孙丕访关键词:银杏 茶黄蓟马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22 2006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吸附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物质,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 S)分析了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在45℃水浴温度下,采用Po lyacry la te(85μm)固相微萃取头,在广口瓶中植物叶片的上方顶空吸附60m in,然后进行GC/M S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物质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受山楂叶螨(Tet-raychu s vienn eis)危害严重的植物的完好叶片中的挥发性物质均含有顺-3-己烯-1-醇乙酸酯、顺-3-己烯-1-醇丁酸酯和α-法呢烯,且含量较大。初步确定这些物质是对山楂叶螨具有引诱作用的主要物质,从而为利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防治山楂叶螨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明林 乔鲁芹 张莉 吴烈钧 田洪孝关键词: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 挥发性物质 植物叶片 东方真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及发生规律 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东方真叶螨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2.5~27.5℃范围内,雌成螨寿命8~10 d,雄成螨寿命4~6 d.雌成螨有明显的"护卵"习性.分别用最小二乘方法、直线回归法、最小变异系数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了该螨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并预测了年发生代数.4种方法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螨1年有2次发生高峰:第1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9月中旬至下旬,以第1次高峰螨口数量最大,危害最重. 周成刚 张卫光 乔鲁芹 孙绪艮 王志勇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有效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