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丰世科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疗效
  • 2篇寻常型
  • 2篇寻常型银屑病
  • 2篇准分子
  • 2篇紫外线
  • 2篇痤疮
  • 2篇疗法
  • 2篇激光
  • 2篇分子
  • 1篇点阵激光
  • 1篇点阵激光治疗
  • 1篇凋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透明质酸
  • 1篇燥证
  • 1篇窄谱
  • 1篇窄谱中波紫外...
  • 1篇窄谱中波紫外...

机构

  • 8篇自贡市第一人...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医学部

作者

  • 10篇丰世科
  • 7篇刘旺
  • 4篇王海霞
  • 3篇陈金
  • 2篇罗杨
  • 1篇陈学军
  • 1篇李锦
  • 1篇王娟
  • 1篇周敏
  • 1篇陈琦
  • 1篇段西凌
  • 1篇刘旺
  • 1篇邱倩妤
  • 1篇余珊
  • 1篇王海霞

传媒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TGF-β、EGF及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研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凹陷性痤疮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04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1,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n=53,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情况、血管内皮因子(TGF-β、EGF、bFGF)水平、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4.91%)高于对照组(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紫质、纹理、色素斑、毛孔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bFGF水平比对照组高,EGF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9.61%)比对照组低(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瘢痕组织中的TGF-β、EGF、bFGF表达水平,安全性良好。
王海霞丰世科刘旺何鸿义
关键词:TGF-ΒEGFBFG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2025年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门诊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予以针对性治疗的白癜风患者89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与试验组(n=45)。对照组接受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试验组接受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免疫指标和体征积分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治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χ^(2)=8.636,P<0.05)。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8^(+)水平均有所升高[试验组治疗前分别为(62.93±12.10)%、(30.40±6.85)%、(20.01±6.31)%,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61.17±11.39)%、(30.38±6.88)%、(20.36±6.96)%];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CD4^(+)/CD8^(+)水平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治疗前为(1.56±0.98),对照组治疗前为(1.60±0.2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D3^(+)、CD4^(+)、CD8^(+)水平[分别为(71.36±13.32)%、(39.69±5.21)%、(26.39±6.35)%]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32±10.13)%、(36.33±9.81)%、(23.89±5.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4、2.024、3.091,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CD4^(+)/CD8^(+)水平[为(1.40±0.15)]与对照组[为(1.50±0.31)]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18,P<0.05)。皮损面积积分、皮损色素积分方面,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是(0.52±0.26)分、(0.36±0.14)分、(1.71±0.36)分、(1.88±0.46)分],低于治疗前[(2.34±0.21)分、(2.11±0.46)分、(2.33±0.23)分、(2.15±0.45)分],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皮损面积积分、皮损色素积分均低于对照组(t=17.907、21.188,均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44),试验组患者为4.44%(2/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6,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显著,通�
丰世科刘旺何鸿义李莉钟燕王海霞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片白癜风免疫功能
中西医治疗黄褐斑优势浅析被引量:11
2021年
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常见获得性色素障碍性疾病,通常对称分布于颜面部日光暴露区。由于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本病属于难治性色素性疾病,被称为“斑中之王”。目前关于黄褐斑的治疗方法众多,包括西医药物治疗、化学剥脱疗法、光电疗法及中医中药、针灸等,但单一的西医或中医疗法疗效欠佳。目前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效果,现本文就黄褐斑的中西医治疗及优势浅述如下。
刘旺罗凤英丰世科
关键词:黄褐斑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同浓度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35例。两组分别采用浓度为5%和10%的ALA予光动力治疗,(7~10)天照射1次,共治疗3次;于治疗完成后1周、4周进行疗效判定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经3次治疗后第1周观察,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的总有效率为77.14%和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0,P﹥0.05)。治疗结束后4周,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和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05)。结论高、低浓度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浓度组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且治疗成本更低。
丰世科刘旺邱倩妤王海霞罗杨余珊
关键词:中重度痤疮光动力5-氨基酮戊酸疗效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红蓝光治疗玫瑰痤疮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红蓝光治疗玫瑰痤疮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47例)与实验组(4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红蓝光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其中实验组患者的WHOQOL-BREF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2.13%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19.15%患者发生并发症(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0.21%(P<0.01)。结论以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红蓝光治疗玫瑰痤疮患者,较常规仅使用红蓝光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王海霞王娟丰世科李锦刘旺
关键词:玫瑰痤疮他克莫司软膏
308nm准分子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
2009年
308 nm准分子激光为一种新型光疗方法,对某些皮肤病如白癜风、银屑病、斑秃、特应性皮炎、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及其他难治性皮肤病具有独特的疗效,文中就此进行综述。
丰世科陈金
关键词:紫外线疗法308NM准分子激光皮肤病
miR-205通过调控PKC蛋白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miR-205通过调控PKC蛋白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行为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实验分为miR-NC组(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miR-205-mimic组(转染miR-205过表达慢病毒)、miR-205-mimic+PKC-siRNA组(同时转染miR-205过表达慢病毒和敲减PKCsiRNA)。qPCR试验检miR-205在不同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KC蛋白在不同黑色素瘤细胞(C8161,A375,WM115和B16)中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205和PKC蛋白的相互关系;MT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205和PKC对黑色素瘤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miR-205和PKC对黑色素瘤细胞株凋亡行为的影响。结果 miR-205在B16细胞株中表达水平相对细胞株C8161,A375,WM115较低,PKC蛋白在B16细胞中表达水平较低(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205可以直接靶向调控PKC蛋白的表达活性。miR-205-mimic组的B16细胞增殖速率明显低于miR-NC组,凋亡率明显高于miR-NC组(P<0.05);同时抑制PKC蛋白的表达后,miR-205-mimic+PKC-siRNA组B16细胞的增殖速率明显高于miR-205-mimic组,凋亡率明显低于miR-205-mimic组(P<0.05)。结论 miR-205可以通过调控PKC的表达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同时PKC蛋白对miR-205有一定的反馈调节作用。
丰世科刘旺王海霞钟燕
关键词:黑色素瘤PKC细胞凋亡
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应用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2018年
对于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患者应用沙利度胺明确其临床疗效并明确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影响?方法:40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口服沙利度胺100mg/次,2次/d,疗程共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标准(PASI)进行疗效评定,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结果:30例中重度寻常银屑病患者有效率为60.00%;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均P<0.01)? 结论:沙利度胺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血清VEGF表达有关?
丰世科刘旺陈金罗杨
关键词:银屑病沙利度胺VEGF
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及血清透明质酸的测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的变化。方法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给予阿维A口服及NB-UVB照射治疗,NB-UVB照射每周3次,共20次,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治疗前透明质酸水平较正常人对照者增高,治疗后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与NB-UVB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疗效,可降低血清透明质酸水平。
周敏丰世科陈金段西凌陈琦陈学军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窄谱中波紫外线阿维A透明质酸
消银颗粒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血热风燥证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观察消银颗粒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血热风燥证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皮肤科65例银屑病血热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治疗组以消银颗粒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瘙痒、红斑、易怒、口渴口干中医症候积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瘙痒、红斑等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瘙痒、红斑等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C、TG、VEGF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TC、TG、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308准分子激光基础上应用消银颗粒能改善银屑病血热风燥证病情和预后,降低血脂和VEGF水平,疗效显著。
刘旺丰世科何鸿义
关键词:银屑病消银颗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