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向军

作品数:22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免疫
  • 5篇蛋白
  • 3篇电泳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血清
  • 3篇重组蛋白
  • 3篇免疫固定
  • 3篇免疫固定电泳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骨髓
  • 3篇骨髓瘤
  • 2篇电泳技术
  • 2篇心病
  • 2篇血液
  • 2篇药物
  • 2篇原菌分布
  • 2篇脂蛋白

机构

  • 20篇南华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2篇颜向军
  • 5篇张秋桂
  • 5篇陈玉玉
  • 4篇杨祚升
  • 4篇谢海涛
  • 3篇杨期东
  • 3篇李强翔
  • 3篇游咏
  • 2篇许宏伟
  • 2篇刘双全
  • 1篇段世芳
  • 1篇谭邦莲
  • 1篇匡艳华
  • 1篇吴玉书
  • 1篇胡耀明
  • 1篇邹礼衡
  • 1篇黄再平
  • 1篇张岳峰
  • 1篇陈方平
  • 1篇余海仁

传媒

  • 4篇南华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湖南医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衡阳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美国中华临床...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基胍和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观察氨基胍、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免疫功能影响。 方法 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维生素C治疗组、氨基胍治疗组、维生素C和氨基胍联合治疗组。治疗 4周 ,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 ,检测血中IgG、IgM含量及外周血粒细胞数量的变化。 结果 ①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与正常组比较大鼠感染率增加 ;②氨基胍、维生素C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糖尿病大鼠的感染率 ;③两种药物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糖尿病大鼠IgG、IgM含量及外周血白细胞数量 ,两药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结论 氨基胍和维生素C能降低糖尿病大鼠感染率 ,提高免疫功能。
李强翔文格波颜向军吴玉书阳红娟
关键词:氨基胍维生素C糖尿病模型IGGIGM
梅毒螺旋体Tp0751黏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表达梅毒螺旋体黏附蛋白Tp0751,纯化表达产物并进行免疫活性分析,为探索Tp0751重组蛋白在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去除Tp0751信号肽序列,构建原核表达体进行诱导表达;Ni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其免疫反应性,用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家兔,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0751原核表达载体,经表达、纯化后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10^3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其能与梅毒患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利用纯化的Tp0751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家兔,能诱导家兔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ELISA法测定免疫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在1:10 240以上。结论重组表达的Tp0751黏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和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刘双全赵飞骏张秋桂颜向军刘兰芳吴移谋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黏附蛋白重组蛋白免疫原性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1月老年患者的9848份痰和咽拭子标本经常规细菌培养分离到的病原菌种类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共检出病原菌3867株,检出率为39.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7.9%,其次为真菌,占29.9%,革兰阳性球菌占2.2%;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呋辛、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环丙沙星等有较高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米诺环素、呋喃妥因较为敏感。结论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情况,真菌感染也不容忽视,临床应及早进行痰标本的细菌培养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陈玉玉张秋桂颜向军
关键词: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42例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清免疫电泳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应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M蛋白并进行分型。方法对42例MM患者血清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定量分析。结果42例MM患者中:40例MM检出M带,免疫固定电泳分型:IgGκ型16例(38.1%),IgGλ型10例(23.8%);IgAκ型5例(11.9%),IgAλ型3例(7.1%);κ轻链型4例(9.5%),λ轻链型2例(4.8%);不分泌型2例(4.8%)。免疫球蛋白检测表明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并常伴有非对应组分的偏低。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M患者的M蛋白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MM的诊断分型和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谢海涛颜向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
BACTEC 9050培养仪的临床应用——附217份血培养结果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用BACTEC9050培养仪对照常规手工法,对217份血液标本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细菌培养仪的阳性培养结果最快可在8h内报告,82.4%可在24h内报告,报告的正确率为99.1%。阳性检出率略高于常规手工法,但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检测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χ2=0.5,P>0.25)。说明BACTEC9050培养仪能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血液细菌培养结果。
杨祚升颜向军黄再平黄再平梁进军
关键词:血液培养细菌感染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探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早期诊断的实验指标。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片段 1+2 (F1+ 2 )、D 二聚体 (D D) ,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抗凝血酶Ⅲ (AT Ⅲ )。结果 :各期DIC组患者血浆F1+ 2 、D D含量均显著升高 ,AT Ⅲ含量显著降低 ,且与可疑DIC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在早期DIC组中 ,F1+ 2 阳性率为 10 0 % ,D D及AT Ⅲ阳性率为 93.8% ,敏感性远远高于DIC常规实验室检查。结论 :F1+ 2 、AT Ⅲ、D D是能早期反映体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激活的敏感性指标之一 。
李君君陈方平颜家运余海仁颜向军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二聚体
脂蛋白(a)与有脑卒中家族史家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Lp(a)与脑卒中的关系及其遗传特性。 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3个有脑卒中家族史家系成员的血清Lp(a) ,并比较已患者、Ⅰ、Ⅱ、Ⅲ级亲属与对照组的Lp(a)水平。 结果  13个家系成员中已患者Lp(a)水平高于对照组 ,Ⅰ级亲属中Lp(a)水平高于 30 0mg/L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以脑梗死为主要发病形式的家系中已患者及Ⅰ级亲属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有脑卒中家族史家系中Ⅰ级亲属Lp(a) >30 0mg/L者明显多于对照组 ,以脑梗死为主要发病形式的家系中Ⅰ级亲属Lp(a)明显高于对照组 。
游咏杨期东夏健许宏伟封卫兵颜向军成志夏鹏飞
关键词:脑卒中
梅毒苍白密螺旋体多表位抗原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免疫反应性的鉴定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为梅毒检测试剂提供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新型多表位重组抗原。方法PCR扩增Tp17和Tp0453基因的优势抗原表位,连接后插入pQE32质粒中构建多表位嵌合重组体pQE32/Tp0453-17,IPTG诱导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多表位嵌合重组质粒pQE32/Tp0453-17,经酶切、测序分析表明,插入的基因片段为Tp0453和Tp17基因,片段长约1180 bp,其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登录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发现,融合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Mr约为52×103,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19.3%,并且在细胞内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该重组蛋白能与梅毒患者的阳性血清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表达了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的多表位嵌合重组抗原,为新型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张秋桂刘双全颜向军
关键词:苍白密螺旋体多表位重组蛋白
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常用指标观察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方法 对 30例已确诊为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作血液流变学检测 ,就几项常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病例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HCT明显增加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尤以低切全血黏度增加更具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防治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玉玉张风华颜向军
关键词:冠心病血液流变学高凝状态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血浆脂蛋白(a)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 (ASA)对血浆脂蛋白 (a)Lp(a)浓度的影响。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了 10 1例服用ASA(10 0mg/d)前后的脑梗死患者的血浆Lp(a)浓度和 5 0例对照者服用安慰剂前后血浆Lp(a)水平。 结果 血浆Lp(a)浓度升高患者及不高者服用阿司匹林前所测Lp(a)浓度分别为 (5 34± 5 6 )mg/L和 (136± 6 8)mg/L ,Lp(a)浓度升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Lp(a)浓度平均大约下降了14 % (P <0 .0 1) ,而且持续 3个月后所测Lp(a)浓度仍继续下降 ,为 (4 33± 5 8)mg/L ,而Lp(a)浓度不高者服用阿司匹林后Lp(a)浓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中血浆Lp(a)浓度升高者及不高者服用安慰剂后血浆Lp(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Lp(a)浓度较高患者的Lp(a)水平。但对Lp(a)浓度正常患者的Lp(a)水平无明显影响。
游咏杨期东刘尊敬颜向军张岳峰
关键词:阿司匹林脑梗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