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淑君

作品数:44 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糖尿
  • 16篇糖尿病
  • 14篇2型糖尿
  • 14篇2型糖尿病
  • 13篇糖尿病患者
  • 13篇病患
  • 11篇2型糖尿病患...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9篇血糖
  • 7篇血压
  • 6篇血糖控制
  • 6篇增殖物激活受...
  • 6篇高血压
  • 6篇过氧化
  • 6篇过氧化物酶体
  • 6篇过氧化物酶体...
  • 6篇过氧化物酶体...
  • 5篇队列研究
  • 4篇单核

机构

  • 39篇常熟市疾病预...
  • 17篇江苏省疾病预...
  • 12篇苏州大学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苏州市疾病预...
  • 3篇苏州工业园区...
  • 1篇深圳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南京市疾病预...
  • 1篇淮安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41篇顾淑君
  • 22篇周正元
  • 12篇武鸣
  • 10篇张宁
  • 8篇俞浩
  • 8篇盛红艳
  • 6篇郭志荣
  • 6篇周犇
  • 5篇覃玉
  • 5篇沈冲
  • 5篇周金意
  • 5篇苏健
  • 4篇龚利强
  • 4篇徐里强
  • 4篇陆艳
  • 4篇蒋天宏
  • 4篇骆文书
  • 4篇张丽君
  • 4篇张燕
  • 4篇徐晓燕

传媒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中国慢性病预...
  • 5篇华南预防医学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PARγ基因Pro12Ala、C1431T和C681G多态性与脂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目的  探索PPARγ功能区上的三个外显子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脂质指标之间的关联,并构建单体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来自于“江苏省...
顾淑君
关键词:多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PPARΓ基因
文献传递
常熟市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为糖尿病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7-8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常熟市的大义镇、藕渠镇、虞山镇和冶塘镇4个乡镇,以每个乡镇的电子健康档案中的所有糖尿病患者为抽样对象进行方便抽样。每个社区调查样本量约为300人,共对1 320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检查。依据加文氏(Gavins)评分将患者的糖尿病足风险分为低危组和中高危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中高危组患者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PG)、病程均大于低危组,中高危组患者舒张压、文化程度、总体力活动低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2)、2 hPG(OR=1.039)、病程(OR=1.072)、文化程度(OR=3.200)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影响因素。中高危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分别为1.8%、4.7%、2.5%)明显高于低危组(分别为0.5%、1.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点关注高龄、病程长、低文化程度及2 h PG水平高的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健康,防治糖尿病足及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张秋伊顾淑君薛雨星盛红艳
关键词:糖尿病足
江苏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分布及关联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江苏省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压分布情况及影响血压的关联因素。方法选取江苏省淮安市和苏州常熟市社区≥60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将研究对象分为服用降压药和未服用降压药2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人口学特征和关联因素,并通过体格检查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描述男女各年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百分位数;绘制核密度估计图呈现血压分布情况;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拟合血压随年龄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压的关联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2949例,服用降压药7775例,未服用降压药5174例。研究对象收缩压集中分布于140~160 mmHg,舒张压集中分布于75~85 mmHg。在服用降压药和未服用降压药两组中,老年T2DM患者血压分布在BMI和城乡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0岁老年T2DM患者,收缩压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舒张压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年龄升高、BMI≥24 kg/m^(2)、空腹血糖≥7.0 mmol/L、居住农村及不吸烟是收缩压升高的关联因素;BMI≥24 kg/m^(2)、男性、居住农村、不吸烟、饮酒及未接受药物降糖治疗是舒张压升高的关联因素。结论江苏省老年T2DM患者的收缩压处于较高水平,在服用降压药组中,其血压的分布有明显的男女性别差异,且在60~80岁年龄段收缩压呈上升趋势,舒张压呈下降趋势。该人群的血压水平受年龄、BMI、城乡、吸烟状态等关联因素的影响。
刘佳慧谢涵坤苏健朱政潘恩春陆艳万福萍颜庆洋张宁顾淑君武鸣周金意沈冲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人血压
高血压病影响因素及发病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常熟市居民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建立高血压病发病风险预测列线图。方法在常熟市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共纳入11809名调查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病相关影响因素,分别构建高血压病发病风险预测列线图,计算一致系数及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评估其稳定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饮酒、家族史、体质指数、腰围和血尿酸是男性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99、1.544、2.413、1.154、1.021和1.541),饮茶是保护因素(OR=0.709)。年龄、家族史、体质指数、甘油三酯和血尿酸是女性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15、2.479、1.127、1.151和1.003)。列线图的一致系数分别为0.78(0.76~0.79)和0.80(0.79~0.81),模型预测平均错误率为0.015和0.013,提示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所得列线图直观显示了多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可用于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筛查。针对其自身危险因素,分别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个体化防治的开展。
张秋伊顾淑君周正元顾子佳
关键词:高血压病列线图
抗缪勒氏管激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浆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抽取江苏省常熟市2018—2019年开展的代谢综合征防治研究中的9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4配对原则选择372例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浆AMH水平。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AMH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共纳入465例研究对象,年龄(68.7±7.4)岁,其中男性215例(46.2%),女性250例(53.8%)。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因素调整后,总人群Log-AMH水平每升高1个单位,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降低44%(OR=0.56,95%CI:0.37~0.85)。与AMH最低分位组相比,最高分位组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降低(OR=0.37,95%CI:0.19~0.69)。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以AMH水平最低分位组为参照,最高分位组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分别降低66%(OR=0.34,95%CI:0.13~0.88)和64%(OR=0.36,95%CI:0.15~0.87)。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总人群还是在男性和女性中,血浆AMH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线性趋势检验P值分别为0.0002、0.008和0.007)。结论较高浓度的血浆AMH水平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并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陈新宇周正元顾淑君段程成钱琪钰李茹张欢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果蔬摄入对血压进展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我国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果蔬摄入与血压进展的关系。方法中国代谢综合征社区干预研究暨中国家庭健康研究于2007―2008年开展基线调查,收集膳食、体力活动和血压等信息,并于2012―2015年进行随访调查。膳食资料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获取,按照研究对象总果蔬、水果和蔬菜摄入量是否达到推荐摄入水平和摄入量的四分位数分别进行分组。根据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随访期间高血压分级升高1级及以上则定义为血压进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果蔬摄入与血压进展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25080例基线高血压患者,平均随访5.8年,共有4112例高血压患者发生血压进展,进展率为16.4%。总果蔬摄入达标者较未达标者血压进展风险降低17%(OR=0.83,95%CI:0.77~0.90),蔬菜分析结果类似。以总果蔬摄入最低组(Q1)为参照,摄入量位于Q2~Q4组的ORs(95%CIs)值分别为0.86(0.78~0.95)、0.77(0.69~0.86)和0.69(0.61~0.77)(X^(2)_(趋势)=43.02,P<0.001),水果和蔬菜分析结果相似。总果蔬和蔬菜摄入量每增加100 g/d血压进展风险分别下降4%(OR=0.96,95%CI:0.94~0.98)和5%(OR=0.95,95%CI:0.93~0.97),而水果与血压进展风险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0.93~1.01)。结论增加果蔬摄入能够有效降低血压进展的风险,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贺枝刘芳超李建新曹杰陈纪春胡东生沈冲顾淑君赵颖馨黄建凤陈恕凤鲁向锋顾东风
关键词:水果高血压队列研究
AGTR1基因rs2638360位点多态性对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评估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receptoRtype 1,AGTR1)基因rs26383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发生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利用“135”前瞻性队列研究(2013至2019)的数据,对1569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成年人进行rs2638360位点的分型。使用R语言3.6.2的SNPassoc包评估rs2638360位点突变与I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使用SAS 9.4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层分析及叉生分析。结果6年的随访期间,68人(4.33%)发生IS。未发现AGTR1基因rs26383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IS的发生风险,但在年龄≥51岁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8 mmol/L的研究对象中,与携带rs2638360位点TT基因型的个体比较,携带该位点TC/CC基因型的个体发生IS的风险增加(P<0.05),且rs26383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产生联合作用显著影响IS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携带rs2638360位点TC/CC基因型且年龄≥51岁或LDL-C水平较低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发生IS,且rs26383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或HDL-C可产生联合作用,显著影响中国人群发生IS的风险。
张敬琪顾淑君周正元陈小芳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缺血性脑卒中
PPARα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关联及与PPARγ的交互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及多个SNP间交互作用与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的关联。方法对820名研究对象进行PPAR10个SNP多态性检测,以随访时测得的HDL-C值判定低HDL-C血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0个SNP与低HDL-C血症的关联,GMDR模型分析10个SNP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调整性别、年龄、吸烟、体力活动、高脂饮食和低纤饮食后,与野生型基因携带人群相比,rsl35539突变等位基因携带人群(AC+CC)发生低HDL-C血症的OR=1.46(95%CI:1.07~1.99),rsl800206突变等位基因携带人群(Lv+vv)发生低HDL—C血症的OR=O.62(95%C/:0.42~0.90)。GMDR模型结果显示,PPARa的rsl35539、rs4253778及PPAR7的rsl0865710、rs3856806、rs709158和rs4684847在SNP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07)。结论PPARa的rsl35539多态性与低HDL.C血症有关联,与PPARa的rs4253778和PPAR7的~10865710、rs3856806、rs709158和rs4684847间存在交互作用。
刘萌萌顾淑君郭志荣武鸣陈秋周正元俞浩丁一骆文书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多态性
常熟市成人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常熟市成人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常熟市6个乡镇/街道≥18岁的成人居民进行一对一面对面问卷调查并体检,分析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共对11 809名居民进行了调查,男性4776人,女性7 033人,平均年龄(59.46±11.93)岁;调查居民中有6 366人血脂异常,血脂异常率为53.91%,其中总胆固醇(TC)异常率为28.91%,总甘油三酯(TG)异常率为37.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率为7.53%;成人居民中糖尿病患者1 416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TG异常和HDL-C异常者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的1.351、1.320、1.629倍,TG每增加1个标准差,糖尿病风险增加21.9%,HDL-C每增加1个标准差,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22.0%。结论常熟市成人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密切相关,应加强血脂的常规检测,预防及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叶映丹盛红艳陈俐枫陈冰霞顾亦斌顾淑君张秋伊
关键词:成人血脂异常糖尿病
江苏省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方法与血糖控制关系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2型糖尿病(T2DM)患者药物治疗方法与血糖控制的关系,为T2DM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12月—2014年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常熟市和淮安市淮安区、清河区抽取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且采取药物治疗措施的15 037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江苏省15 037例T2DM患者中,单用口服药治疗者12 318例(81.9%),单用胰岛素治疗者1 728例(11.5%),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者991例(6.6%);不同特征T2DM患者药物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地区、居住地、吸烟、饮酒、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及有无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家族史的T2DM患者药物治疗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江苏省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为32.5%,单用口服药治疗者、单用胰岛素治疗者和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分别为34.7%、25.3%和17.7%;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地区、居住地、吸烟、饮酒、糖尿病病程、BM I及有无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用胰岛素治疗者和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分别为单用口服药治疗者的0.679倍(OR=0.679,95%CI=0.599~0.770)和0.465倍(OR=0.465,95%CI=0.388~0.558)。结论江苏省T2DM患者的药物治疗率较高,但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单用口服药治疗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较高。
盛红艳张宁顾淑君薛雨星武鸣沈冲
关键词:药物治疗方法血糖控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