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 作品数:40 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小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外科治疗进展
- 2024年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肽能神经元,具有特征性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一类异质性肿瘤。从组织病理学角度,可将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和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从是否伴有激素分泌引起的临床症状可将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根据是否具有致病性基因的胚系突变或缺失,将其分为散发性和遗传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发病率和检出率正在增加,这可能与偶然发现的微小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诊断数量增加相关,因此该类肿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微小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最佳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争议,笔者根据本中心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从外科的角度系统地综述了此种肿瘤的诊疗进展。
- 王妍王妍卓奇峰李征吉顺荣徐晓武陈洁吉顺荣
- 关键词:无功能性外科手术
-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2年版)被引量:68
- 2022年
-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肺及胃肠胰NEN(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最常见。国内外研究数据均提示,NEN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美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其他类型肿瘤相比,NEN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更为显著。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在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结合已有国内外指南和共识,制订了首版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陈洁聂勇战吴文铭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
- 卵巢恶性肿瘤二次剖腹探查术中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的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的最佳时机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0例二次剖腹探查术 (SLL)中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中位数年龄 49岁 ,其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和 62 %。SLL阳性率为 40 % ( 2 0 / 5 0 ) ,其中临床分期 [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标准 ]Ⅰ期SLL阳性率为 0 % ( 0 / 15 ) ,Ⅱ期和Ⅲ期分别为 40 %( 4/ 10 )、62 % ( 15 / 2 4) ,Ⅳ期为 1例中 1例。SLL阳性率与临床分期的期别呈正相关 ,其中Ⅰ~Ⅱ期( 16% ,4/ 2 5 )和Ⅲ~Ⅳ期 ( 64 % ,16/ 2 5 )患者SLL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为 3 2 % ( 16/ 5 0 ) ,其中Ⅰ、Ⅱ、Ⅲ期分别为 0 % ( 0 / 15 )、2 0 % ( 2 / 10 )、5 4% ( 13 / 2 4) ,Ⅳ期为 1例中1例。SLL阳性患者中 ,4例 ( 8% )仅盆腹腔内有转移灶 ,淋巴结无转移 ;6例 ( 12 % )仅显微镜下淋巴结转移 ,而无盆腹腔转移灶。SLL中 ,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共 2 0例 ,其中术后 13例残留灶直径≤ 0 5cm ,7例残留灶直径 >0 5cm。中位数随访时间 44个月 ( 2 4~ 10 4个月 ) ,至随访截止日SLL阴性者 ( 3 0例 )均无肿瘤复发。结论 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在SLL术中进行比较合理 。
- 张志毅臧荣余唐美琴陈洁
- 关键词:卵巢肿瘤剖腹术淋巴结切除术再手术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类高度恶性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但常见于肺和消化道。化疗是神经内分泌癌的一线系统治疗方案,但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神经内分泌癌药物治疗的新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实践借鉴。
- 梁贇吉顺荣吉顺荣陈洁
- 关键词:胃肠道胰腺神经内分泌癌靶向治疗
-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
- 2025年
-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性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肺和胃肠胰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均显示,NENs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NENs的异质性较高,可起源于多个组织和器官,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皮肤、支气管肺及胸腺、胃肠胰、肾上腺、生殖泌尿器官等,且同一组织或器官起源的NENs分类、分级不同时,亦有显著不同的生物学行为。NENs的高度异质性决定其诊断的困难和复杂性,除了临床症状,还需包括特殊的生物标志物、内镜、超声、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常规影像学检查以及各种功能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整合诊断。此外,NENs的治疗方式也涵盖了内镜治疗、外科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放疗及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PRRT)等多种手段。治疗策略的制定既要遵循指南规范,又要在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作整合诊治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选择。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再次组织本领域相关专家,在《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2年版)》、其他相关国内外指南和共识、以及最新临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编号为PREPARE-2024CN1158。2025年版指南对2022年版指南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及修订,并进一步扩充了除胸部和胃肠胰以外的NENs,包括垂体神经内分泌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
-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陈洁聂勇战吴文铭樊代明李洁李景南邵成浩谭煌英徐巍殷晓煜虞先濬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
-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 2022年
-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是一类较为罕见、高度异质性的肿瘤,近60%的患者在确诊时伴有肝转移。pNETs肝转移病情复杂,预后较差,因此本文概述了pNETs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策略,并回顾了领域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希望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早期识别肝转移风险并制定最佳治疗策略。在pNETs肝转移的基础研究领域,进展主要集中于上皮-间质转化和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及二代测序揭示的一系列分子事件。在pNETs肝转移的临床研究领域,主要焦点在于预测肝转移的风险和预后。未来,随着二代测序、单细胞测序及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可以加速我们对pNETs肝转移的认识和研究,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 张芜湖秦毅徐晓武虞先濬陈洁吉顺荣
- 关键词:肝转移
- 健择化疗治疗卵巢癌和宫颈癌35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目的]研究健择化疗治疗妇科肿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健择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7例宫颈癌和28例上皮性卵巢癌.[结果]35例患者健择化疗总有效率为57.1%,其中宫颈癌85.7%、初治卵巢癌72.7%、复发性卵巢癌35.2%.单药治疗有效率40.0%,联合治疗63.3%.中位缓解期10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性,以白细胞下降为主,其中Ⅲ~Ⅳ级11.4%,恢复较快.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伤、发热等均较轻.[结论]健择是治疗妇科肿瘤较安全且有一定疗效的抗癌药物,其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是复发和耐药性卵巢癌治疗较好选择之一.
- 陈洁孙敏张志毅
- 关键词:健择卵巢肿瘤宫颈肿瘤
- 胃大部切除手术中误缝营养管的胃镜处理被引量:1
- 2008年
- 因胃部肿瘤或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时,进行毕Ⅰ式或毕Ⅱ式吻合前,先将鼻空肠营养管置于空肠Trize韧带以下,再行胃空肠吻合或Brown吻合,有时因吻合口出血需要缝扎止血,进针过深导致营养管被误缝在吻合口上。由于营养管的前端是自制的橡皮糖丸,其直径较营养管大许多,因此当患者胃肠蠕动恢复后,外科医生拔除营养管感觉有很大的阻力,行胃镜检查,发现营养管被缝住。我院从2001年1月至今发现此类病例共13例,尝试如下几种方法将缝线切断,
- 张召珍陈洁沈俊
- 关键词:鼻空肠营养管误缝手术中吻合口出血胃空肠吻合
- 微探头超声内镜和CT扫描在胸段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06年
- 目的对比微探头超声内镜(MCUS)及CT在胸段食管癌术前进行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探讨MCUS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方法对35例初治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进行MCUS扫描和CT扫描,并同时分别进行T、N分期;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在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中,本研究试行的3种标准的准确率(即真实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等参数,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就MCUS扫描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标准进行探讨。结果本组35例中,MCUS的T分期准确率(85.7%)高于CT(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CUS的N分期中,两种标准的准确率(分别为85.7%及80.0%)均略高于CT(7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淋巴结短径及短长轴比例(S/L)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检测的灵敏度有所提高。结论MCUS在胸段食管癌术前分期中有重要作用,其T分期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CT扫描。以淋巴结短径与S/L结合进行分析,有望提高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 胡鸿相加庆张亚伟陈洁顾雅佳缪珑昇马龙飞
- 关键词:微探头超声内镜食管癌淋巴结转移
- 食管扩张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50例食管癌应用
- 2004年
- 总结食管扩张术和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治疗50例食管癌狭窄中的临床经验.食管癌良性狭窄的病例,无论选择食管扩张术,还是选择支架置入术,其吞咽困难的症状基本改善.食管癌恶性狭窄的病例,基本上都选择食管支架置入术,术后其吞咽困难评分从4级降至1~2级,平均生存6~7个月.
- 张召珍沈俊陈洁
- 关键词:食管肿瘤扩张术支架置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