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江华
作品数:
6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王毓三
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许斌
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蒋胜高
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程梅
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马莹
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6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血清
3篇
血清诊断
3篇
酶偶联法
3篇
活性
2篇
醛缩酶
2篇
酶法
2篇
酶法测定
1篇
血清无机磷
1篇
蔗糖
1篇
生化
1篇
生化分析仪
1篇
氢酶
1篇
醛脱氢酶
1篇
无机磷
1篇
烯醇化酶
1篇
酶活性
1篇
酶活性测定
1篇
活性测定
1篇
分析仪
1篇
3-磷酸甘油...
机构
6篇
江苏省临床检...
1篇
常州市中医医...
作者
6篇
陈江华
5篇
王毓三
1篇
潘秋荣
1篇
马莹
1篇
程梅
1篇
蒋胜高
1篇
许斌
1篇
赵建华
传媒
5篇
临床检验杂志
1篇
江西医学检验
年份
2篇
2000
2篇
1999
1篇
1996
1篇
1990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偶联法测定血清醛缩酶活性
被引量:2
1999年
建立血清醛缩酶活性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偶联测定法。用底物1, 6二磷酸果糖启动酶促反应, 连续监测NADH生成速率。反应条件: 温度37°C, pH 83, 各反应物的终末浓度: 三乙醇胺50 m m ol/L, 1, 6二磷酸果糖45 m m ol/L, 砷酸钠10 m m ol/L,氧化型辅酶Ⅰ6 m m ol/L,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2500U/L,磷酸丙糖异构酶500 U/L,乳酸脱氢酶1500U/L,血清与试剂容积比0043。参考值x= 676 U/L, s= 103 U/L, 本法 (Y) 与3磷酸甘油脱氢酶偶联法 (X) 相关性: Y=08X+ 36, r= 09931。
陈江华
王毓三
关键词:
醛缩酶
酶偶联法
血清诊断
血清无机磷的酶法测定
1999年
建立了一种酶偶联测定血清无机磷的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3mmol/L,变异系数批内x=1.03mmol/L,n=20,CV=1.21%;批间:x=1.28mmol/L,n=20,CV=3.7%。与钼酸铵紫外光度法相关性为:r=0.9942,Y=0.9509X+0.0541。参考值范围为0.98~1.55mmol/L。
潘秋荣
赵建华
陈江华
王毓三
关键词:
无机磷
酶偶联法
血清诊断
3-磷酸甘油脱氢酶偶联法测定血清醛缩酶活性
被引量:7
1996年
探讨用3-磷酸甘油脱氢酶偶联法测定血清中醛缩酶(ALD)活性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体系的终末浓度:TEA100mmol/L,FDP4mmol/L,碘乙酸0.22mmol/L,NADH0.26mmol/L,GDH≥1000U/L,TPI≥1500U/L,LD≥1000U/L。最适pH在7.8~8.0,Km为7.2×10-3mmol/L。批内CV:酶活性在7.34U/L和65.06U/L时,CV分别为5.7%和1.4%;批间CV:酶活性在11.89U/L和100.08U/L时,CV分别为6.0%和3.3%,酶活性线性范围至少可达180U/L。健康人60名,ALD活性为4.53±1.17(x±s)U/L,男女两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本文对TEA-HCl(pH8.0)、Tris-HCl(pH8.0)和Colidine-HCl(pH7.5)三种缓冲液用于ALD活性测定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TEA缓冲液中所测ALD活性最高;TEA和Colidine两种缓冲液的浓度在25~150mmol/L范围内对ALD活性无影响,Tris缓冲液在50mmol/L时测得酶活性较高,缓冲液浓度过高或过低。
陈江华
王毓三
关键词:
血清
醛缩酶
酶偶联法
烯醇化酶活性测定的三种方法及其评价
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介绍烯醇化酶总活性测定的三种方法,并作简要评价.直接分光光度法.最适pH7.4,Km4~7×10^(-5)mol/L,适用于层析液中酶活性的检测.PK-LDH 偶联法和PK-HK-G6PD 偶联法均适用于血清烯醇化酶活性的测定.前者工具酶较少,空白反应低,精密度较好,更适用于常规工作.30名健康人血清烯醇化酶总活性为17.7±7.75U/L。
王毓三
马莹
陈江华
关键词:
烯醇化酶
活性测定
实测摩尔吸光度在酶活性测定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为了提高酶活性测定的质量水平。方法 通过以实测摩尔吸光度 (ε)校正酶活性测定的计算因子 (K值 ) ,来观察各实验室经过校正K值后测定的结果是否比校正前测定的结果更具可比性。结果 通过对全省三级医院的调查测试 ,经实测ε校正K值后的测定结果 ,其离散度远小于校正前的测定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K值的设置不当 。
蒋胜高
许斌
程梅
陈江华
关键词:
生化分析仪
血清蔗糖酶法测定的研究
2000年
许国荣
肖越胜
王毓三
陈江华
关键词:
血清诊断
蔗糖
酶法测定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