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休克
  • 1篇低血容量
  • 1篇低血容量性
  • 1篇低血容量性休...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多发骨折
  • 1篇血容量
  • 1篇血性
  • 1篇盐水
  • 1篇盐水治疗
  • 1篇移植术
  • 1篇预后
  • 1篇伤患者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 1篇术后

机构

  • 5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陈明
  • 3篇孙彤
  • 1篇李雪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72例患者,随机采用常规液体复苏(常规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限制组)两种不同复苏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血清乳酸、血气剩余碱值(BE)、输入液体量和失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两种不同复苏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血清乳酸、BE等变化幅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在进行手术前输液量为(2748±649)mL,限制组在进行手术前输液量为(1863±67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常规组病死率为18.9%,限制组病死率为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结论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限制性液体复苏可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陈明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创伤预后
一种移动式可冲洗尿液计量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可冲洗尿液计量收集器,包括底座、用以盛装尿液的容器、连接管、冲洗瓶,所述容器安装于底座上,底座为半球形回旋体结构,其重心落在底部中心点位置构成“不倒翁”效果;连接管底端与容器安装连通,连接管顶端...
杨赟任闽敏陈明王冬雪刘旭龙李雪
3.0%高渗盐水治疗四肢多发骨折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3.0%高渗盐水治疗四肢多发骨折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四肢多发骨折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立即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和乳酸林格液,观察组则实施3%高渗盐水补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电解质水平、治疗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及脑氧分压水平及术后12 h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钠离子、氯离子水平高于对照组,钾离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min、2 h及12 h,观察组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脑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四肢多发骨折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应用3.0%高渗盐水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持血浆电解质平衡、提高血浆渗透压、确保脑氧供、提高神经功能有重要价值。
陈明孙彤
关键词:四肢长骨多发骨折低血容量性休克
呼气末正压容量试验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容量评估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容量试验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前容量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OPCABG 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PEEP容量试验结合半卧位被动直腿抬高试验;对照组行单纯半卧位被动直腿抬高试验。比较两组的有创动脉压指标;比较两组的脉搏轮廓分析法连续心排量指标情况;分析两组补液试验不同时间点心排血量。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循环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最大压力梯度小于对照组(P<0.05),补液100 ml时及250 ml时,心排血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PCABG者,实施PEEP容量试验结合半卧位被动直腿抬高试验,能提高动脉血压及心功能,对患者容量能反应性评估。
陈明孙彤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停跳术前
基于主成分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ICU于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治疗。于术中收集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介素(IL)-18水平,检测大池内脑脊液压力(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CSFP)、颅内压波幅及其颅内压相关系数(regression of amplitude and pressure,RAP)。根据术后脑积水情况分为脑积水组(28例)、正常组(68例),建立PCA-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对术后脑积水的预测价值。结果脑积水组脑脊液TGF-β1、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而CSFP、RAP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PCA-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血肿、TGF-β1、IL-18、CSFP、RAP是患者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系数最高的临床指标是RAP、IL-18、CSFP。ROC曲线分析显示:PCA-Logistic模型预测脑积水的敏感度、特异度为86.45%、93.75%,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结论PCA-Logistic回归模型可有效预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
陈明孙彤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白介素-18脑积水颅脑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