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苗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我国正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命运与前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格局已形成。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
- 郑苗
- 关键词: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 文献传递
- 构建和谐社会——伦理与法律的融合途径
- 2012年
- 伦理与法律,作为维持人类社会规范的两大基本维度,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也存在着互动与融合。要建设和谐、健康、文明的社会,就必须将伦理与法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所以,认清伦理与法律的本质内涵,研究二者的融合途径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郑苗
- 关键词:和谐社会伦理
-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被引量:2
- 2024年
-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对乡村进行改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吸引人才、传承中华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转型,还可以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水平,从而达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目的。现阶段,乡村旅游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落实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实现乡村振兴。
- 郑苗
-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 韩非政治伦理思想与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
- 2012年
- 作为先秦时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以君为本位,以法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儒家的正统伦理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儒家将政治与伦理两种社会要素、两种生活规范统一在政治生活之中,实现了"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的双重同化。而在韩非那里,政治伦理开启了一种将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的"因素与"伦理的"因素彻底分流的思路。韩非非道德主义政治伦理观认为,政治的目的不是追求道德上的良善,而是争取国力强盛,维护君主的权势。
- 郑苗
- 关键词:先秦政治伦理思想儒家伦理思想
- 影响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原因分析
- 2019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赖以维系并长久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和践行,不论是对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凝聚全党上下和全国人民的信心与智慧,还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因此,加强有关基层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的调查研究,查找基层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努力提高基层民众对核心价值股的认同度,对于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工程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 郑苗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文化软实力群众历史意义
- 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基于“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的视角解读被引量:1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针对“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这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政策供给、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土空间布局3个方面对西部大开发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提炼概括,认为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西部地区具备了加快形成“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发现,从“西部大开发”到“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再到“新时代推动西部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不同时期不同动能造就了“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的形塑与赋义,这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解决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价值指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行动指南,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动作为。“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的发展使命强化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动力和基础支撑,发展面向拓展了西部地区的责任担当和发展价值,发展愿景赋能了西部地区的位观属性和域观特征。
- 陈文烈郑苗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