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汉青
- 作品数:33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侵犯气管的甲状腺癌切除后锁骨头带蒂软骨修补术12例报告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外科处理及预后。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2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2~4个软骨环,周径〈50%的患者,行气管窗式切除后采用自体胸锁关节的锁骨头带骨膜肌瓣软骨修补气管缺损区的疗效。结果本组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癌1例,髓样癌1例,B细胞淋巴瘤1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加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分化性甲状腺癌术后辅助^131I治疗;B细胞淋巴瘤术后辅助化疗。术后半年纤维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修补处已骨化,气管内黏膜拉网脱落细胞检查未找到癌细胞。全组随访6个月至4年,1例滤泡状癌于术后3年气管内局部肿瘤复发行气管镜下微波治疗和再次^131I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仍然存活,其他病例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生活质量较好。结论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采用前侧壁窗式切除结合自体带蒂软骨修补气管壁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杭剑萍孟东李励琦邹汉青高其忠谢智惠
- 关键词:气管肿瘤浸润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广泛导管内癌成分对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广泛导管内癌成分(extensive intraductal components,EI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保乳手术的182例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EIC阳性(n=23)和EIC阴性(n=159)两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在EIC阳性组,同侧乳腺内局部复发率为21.7% (5/23),远处转移率为4.3%(1/23);在EIC阴性组,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为1.9% (3/159),远处转移率为3.8% (6/159).EIC阳性组的5年无局部复发率低于EIC阴性组(78.0%比97.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5年无远处转移率相似(95.7%比96.2%,P=0.8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IC是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广泛导管内癌成分会增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乳腺内局部复发率.
- 梅玉新周雅邹汉青殷瑞黄蕾吴恩昊汤光圆朱旬
-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保乳手术
- 甲状腺患者手术中实时喉上神经外侧支监测90例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中实时喉上神经外侧支监测避免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11月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使用气管套管式表面电极插管实施神经监测、定位和保护神经。手术前后通过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10评价声音质量变化,喉镜检查观察声带活动情况。结果手术定位喉上神经外侧支124条,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无发音嘶哑、音调降低表现,喉镜提示声带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前、术后VHI-10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状腺患者手术中喉上神经监测技术有利于定位神经,减少医源性损伤。
- 朱培培邹汉青邢春根金涛杨汶士洪荫朱旬
- 关键词:甲状腺
- 微波固化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微波固化作为微创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探讨其是否可造成乳腺癌组织完全坏死,成为有效的局部治疗方式,我们对65例乳腺癌病人进行微波固化,处理后即行手术切除标本,行病理学观察,现报道如下。
- 邹汉青王水刘晓安
- 关键词:乳腺肿瘤微波病理学
- 微波固化在乳腺肿瘤疾病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1.活体兔肌肉组织微波固化后病理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察冷循环微波固化活体兔棘突旁肌肉组织病理改变过程,以探讨该技术用于治疗体表肿瘤及其他实体瘤的可行性。。 方法:28只新西兰白兔经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固化棘突旁肌肉后...
- 邹汉青
- 关键词:微波固化乳腺肿瘤超声引导
- 文献传递
- 侵犯气管的甲状腺癌术中切断咽下缩肌显露喉返神经被引量:1
- 2011年
- 我们在12例侵犯气管的甲状腺癌术中采用切断咽下缩肌,显露并外侧牵拉喉返神经上段的方法对包括受累气管在内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根治性切除,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007--2010年收治的12例甲状腺癌患者,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52.2岁。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滤泡状癌1例,肿瘤大小3.2~5.5cm,平均3.9cm,临床TNM分期:T4N1M0期11例,T4N1M1期1例。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5例,甲状腺全切术7例,
- 邹汉青朱旬杭剑萍邢春根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显露喉返神经气管侵犯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全切术
- 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喉神经监测探讨损伤机制和损伤诊断的研究
- 目的:应用电生理监测技术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神经(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外支)损伤机制(机械系损伤、热损伤和解剖变异)导致的损伤机制和损伤诊断价值。 方法: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动物实验部分:采用小型巴马猪,分为牵拉损伤...
- 邹汉青
- 关键词:电生理监测病理机制甲状腺手术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再手术中应用维生素B_1、B_(12)显露保护喉返神经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120例甲状腺再手术患者,术中于气管食管沟处的甲状腺外科被膜下浸润注射维生素B1、B12,以显露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3例,永久性损伤2例。认为在甲状腺再手术中,局部注射维生素B1、B12有利于喉返神经的显露和保护,可避免该神经的损伤。
- 邹汉青杭剑萍孟东李励奇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维生素B1维生素B12
-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在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突变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利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仅(PIK3CA)基因A3140G突变频率,以便建立快速检测基因突变的技术方法。方法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对62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DNA进行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62例乳腺癌患者中检测出10例PIK3CA基因A3140G突变(突变率为16.1%),1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未发现该突变。PIK3CA基因A3140G突变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等无相关。结论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乳腺癌PIK3CA基因A3140G突变。
- 陈营朱旬肖莉李凯邢春根邹汉青
- 关键词:乳腺肿瘤分子开关基因突变
- 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cN_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采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方法对11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手术,与同期进行的12例开放性手术作对比分析。结果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长(P〈0.05),但没有延长住院时间(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也未受影响(P〉0.05),手术后引流量较传统手术组少(P〈0.01)。术后腔镜辅助组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暂时性声音嘶哑,其余均未出现出血、声嘶、呛咳和手足抽搐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腔镜辅助组对切口满意度评分较高(P〈0.01)。术后中位随访12(3~22)个月,甲状腺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复发、转移征象。结论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以考虑施行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术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朱旬邢春根邹汉青陈强蒋国勤金涛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