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晓燕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种肠内营养途径及护理在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比较2种肠内营养途径在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此类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使用鼻胃管和鼻肠管2种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及护理措施,各选取25例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对比分析2组目标营养剂量达到时间,第2、3、4周患者营养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肠管喂养组达到目标营养剂量的时间短于鼻胃管喂养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后4周后2组患者总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量均有改善,且鼻肠管组改善结果显著优于鼻胃管组(P<0.05);鼻肠管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鼻胃管组(P<0.05)。结论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鼻肠管喂养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更易达到目标营养剂量,且发生腹胀、误吸等并发症的概率较低。
- 陈丽丽赵琳莉达晓燕马春娇田雅丽
- 关键词:机械通气肠内营养鼻胃管鼻肠管鼻饲护理
- 乳酸及D-二聚体测定对高龄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动态观察血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对75岁以上高龄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126例75岁以上老年重症患者,分为病情改善的存活组与预后不良的死亡组,动态监测并比较患者入室1周内血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存活组55例,入室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平均(18.8±4.5)分,血乳酸平均(1.7±1.3)mmol/L,D-二聚体(2.03±1.55)mg/L;死亡组71例,入室时APACHEⅡ评分平均(25.3±6.8)分,血乳酸水平(2.4±1.6)mmol/L,D-二聚体(2.36±1.07)mg/L,入室时仅APACHEⅡ评分组间有显著差异;但入室1周时存活组血乳酸平均值(1.2±0.6)mmol/L,D-二聚体(2.05±0.81)mg/L;死亡组血乳酸平均值(5.6±4.4)mmol/L,D-二聚体(3.19±1.68)mg/L,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结论:对老年重症患者动态监测血乳酸与D-二聚体水平对其预后有重要评估价值,1周内乳酸与D-二聚体水平持续下降者预后相对较好。
- 达晓燕韩艺
- 关键词:高龄重症预后乳酸D-二聚体
- 运动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64例心功能II^III级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36)和对照组(n=28),入选后即进行6分钟步行运动试验(6-MWT)并检测血清NT-proBNP,两组均常规给予抗心衰药物治疗,训练组每天行2次约等于6-MWT运动强度的步行训练。8周后复查6-MWT及血清NT-proBNP浓度。结果:运动训练显著降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P<0.05),增加6-MWT距离(P<0.05)。结论: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能力并降低血清NT-proBNP浓度,有助于老年慢性心衰的治疗。
- 周传伟姚阳李雁飞达晓燕
- 关键词:心力衰竭脑钠肽老年人
- 安普贴在老年ICU患者Ⅲ期压疮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安普贴在老年ICU患者Ⅲ期压疮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33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8例有33处Ⅲ期压疮的患者作为干预组,15例有28处Ⅲ期压疮者作为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使用安普贴,对照组患者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其他预防压疮护理方法相同,疗程均为4周。采用统计学分析干预组及对照组1个疗程愈合例数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普贴治疗Ⅲ期压疮效果确切、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 达晓燕马春娇曹娟
- 关键词:安普贴护理
- 幽门下喂养改善老年危重患者喂养效果及并发症
- 2015年
- 目的探讨幽门上喂养与幽门下喂养对老年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及喂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ICU肠内营养患者75例,根据肠内营养途径分为幽门上喂养(38例)和幽门下喂养(37例)2组,对比分析开始肠内营养1月内2组达到目标营养剂量的时间,腹泻、腹胀、呕吐、误吸等并发症发生比例及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改善情况。结果幽门上喂养组达到目标营养剂量的时间为(4.18±2.24)d,长于幽门下喂养组[(2.40±0.99)d],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幽门上喂养组共发生喂养相关并发症20例,其中腹泻2例,腹胀8例,呕吐6例,误吸4例;幽门下喂养组共发生喂养相关并发症6例,其中腹泻4例,腹胀2例,未发生呕吐、误吸。2组之间喂养相关并发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幽门下喂养组喂养1月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较喂养前明显升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危重患者中,幽门下喂养较幽门上喂养更易达到目标营养剂量,且发生腹胀、呕吐及误吸的概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达晓燕单晓燕曹书明周苏明黄敏
- 关键词:老年人危重肠内营养
- 不同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机械通气患者14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n=43)使用MR410型湿化管道系统,B组(n=47)使用MR730型湿化管道系统,C组(n=50)采用MR 850型一次性双加热式、自动加水加湿湿化管道系统。观察3组湿化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通气时间及管道护理情况。结果:C组湿化效果适中比例最高,其次为B组,A组最低,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无导管痰痂和气道痉挛的发生,A组发生率最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通气时间、管道总更换次数、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均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MR850型一次性双加热式、自动加水加湿湿化管道系统湿化效果最好,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通气时间和护理工作量。
- 张云云宋燕波田雅丽达晓燕储敏娟
- 关键词:机械通气老年护理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