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敬忠
- 作品数:58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 钛酸铝基陶瓷材料的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用预合成的钛酸铝合成了莫来石 -钛酸铝 (MT)陶瓷材料 ,用直接合成法合成了氧化锆 -莫来石 -钛酸铝 (ZMT)陶瓷材料 ,探讨了这两种材料的烧结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 ,随着钛酸铝含量的减少 ,两种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逐渐提高 ,热膨胀系数也随之增大 ;两种陶瓷材料的钛酸铝含量相当时 ,ZMT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和较小的热膨胀系数 ,其抗热震性能优于 MT;在热膨胀系数提高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强度高。
- 赵敬忠
- 关键词:钛酸铝莫来石氧化锆陶瓷MT
- ZnO引发剂对铝合金直接熔融氧化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 2004年
- 通过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在高温空气气氛中覆盖在AlZnSi合金表面的ZnO引发剂对铝合金直接氧化生长过程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ZnO能显著缩短AlZnSi合金熔体直接氧化所需的孕育期及Al2O3/Al复合材料的生长时间。同时发现:ZnO有助于Al2O3/Al复合材料以光滑的方式进行氧化生长,形成细化胞状晶团,提高组织结构的均匀度和材料的致密度。促进Al2O3/Al复合材料生长的ZnO覆盖最佳量为7mg/cm2。
- 成守权赵敬忠谷臣清
- 一种泡沫陶瓷基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一种泡沫陶瓷基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ZrO<Sub>2</Sub>泡沫陶瓷衬底清洗干燥后备用,将醋酸锌和氢氧化钠分别溶于乙醇溶液中加热混合后浸蘸于ZrO<Sub>2</Sub>泡沫陶瓷衬...
- 赵敬忠杨菲白杨吕振林
- 文献传递
- SiC<Sub>p</Sub>颗粒增强快速凝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SiC<Sub>p</Sub>颗粒增强快速凝固铝基复合材料,按体积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SiC<Sub>p</Sub>颗粒2.5-25%,其余为快速凝固铝合金或纯铝粉体;其制备方法是将SiC<Sub>p</Sub>颗粒经...
- 徐春杰邓新科代盼赵敬忠张忠明
- 文献传递
- Al-Si-Zn合金直接氧化形成复合材料的结构演变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Lanxide技术制备了Al2O3/Al复合材料,通过中断生长实验方法,和热重分析、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检测,对复合材料表面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的演变进行了观察,探讨了Al-Si-Zn合金在1100℃条件下的自由氧化生长过程。结果表明:熔融Al-Si-Zn合金氧化生长经历了孕育期、快速生长期和饱和生长期3个阶段。在各阶段中,样品的组织形貌均发生了明显变化;Al2O3/Al复合材料在宏观上为典型的胞状生长方式,微观上是由三维连通的α-Al2O3相构成骨架,其间分布着残余Al-Si相和孔洞。
- 赵敬忠常金晶岳建设张发建
- 关键词:复合材料
- 一种柔性压电光催化纳米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压电光催化纳米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经静电纺丝和煅烧得到表面光滑晶粒尺寸小的柔性无机纤维,纤维表面通过表面活性剂作用干燥后形成均匀孤岛状结构,利用原位生长最终得到中间光催化剂表面孤...
- 汤玉斐陈希刘照伟赵康赵敬忠
- 一种工频有芯熔锌感应炉熔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锌感应炉熔沟耐火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总质量为100%,其中煅烧高岭土60~70%,高铝粉10~13%,刚玉粉5~8%,硅微粉5~8%,铝酸盐水泥5~8%,硅石5~8%,其中煅烧高岭土的质量...
- 赵敬忠郭敏初阳赵康
- 文献传递
- 一种测量泥浆粘度的新方法——微机控制超声多普勒法被引量:3
- 2001年
- 本文报导了一种独特的测量泥浆粘度的新方法———微机控制超声多普勒法。利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接收液体中下落小球的频移信号 ,将此信号送微机进行采集、比较、判断、计算并显示出泥浆粘度。应用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量多种液体的粘滞系数。
- 郭敏赵敬忠
- 关键词:粘度微机控制硅酸盐泥浆
- 一种提高ZnO纳米棒阵列光催化性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提高ZnO纳米棒阵列光催化性能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首先,ZnO种子层衬底的制备,其次,ZnO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制备,最后,将所制备得到的ZnO纳米棒阵列薄膜的进行进一步处理,在压电光催化过程中,开...
- 赵敬忠白杨吕振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异相结CdS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相结CdS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异相结CdS纳米线包括六方相CdS结晶和立方相CdS结晶。制备方法包括配置乙二胺溶液;将氯化镉原料和升华硫分别加入乙二胺溶液中形成第一反应液和第二反应液;将第一反应液滴入第二...
- 赵敬忠杨浩白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