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兰
- 作品数:65 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实施DOTS策略前后农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 2008年
- 目的了解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实施以来泰州市农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农村结核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和对策。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泰州市部分乡镇的农民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匿名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2000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被调查人群中,有96.2%的被调查者听说过肺结核病;仅6.4%的人不知道肺结核有传染性;有44.8%的人知道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18.7%的人不知道结核病是否可以预防。结论农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实施DOTS策略前的2000年有明显上升趋势。DOTS策略的实施促进了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了农民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 赵小兰叶东进张德坤
- 关键词:结核病健康教育知晓率
- 江苏省泰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2年
- 江苏省泰州市是结核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00年泰州市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泰州市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为482/10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241/10万。笔者旨在评价我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简称《规划》)的执行情况和终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总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更好地促进我市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工作的开展。
- 解燕赵小兰缪昌东张洵
-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规划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流行病学
- 泰州市2016—2020年每日平均温度对居民循环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滞后效应分析
- 2025年
- 目的研究泰州市日均温度对居民每日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基于泰州市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居民死亡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非线性分布滞后模型,并调整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研究每日平均温度与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日均气温对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效应曲线均呈“J”形。冷效应具有死亡延迟效应,气温对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冷效应分别在第5天和第6天时达到最大值,RR值分别为1.04(1.02~1.06)和1.04(1.01~1.06)。热效应具有死亡急性效应,气温对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热效应均在当天表现出最大,RR值分别为1.28(1.23~1.34)和1.29(1.20~1.38)。低温对循环系统死亡的累积效应在0~14 d滞后最强,而高温对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累积效应均在0~7 d滞后最强。结论泰州市每日平均温度与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效应。提示应增加老年人在温度骤变情况时的防病意识,降低死亡风险。
- 张德坤田元睿赵小兰卢海燕张艳秋俞浩
- 江苏泰州市城区人群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流行状况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了解江苏泰州市城区人群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泰州市城区8356名35岁以上人群进行了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中超重率达35.2%,肥胖率达10.0%。其中男性肥胖率达8.8%,女性肥胖率达11.0%。超重、肥胖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超重、肥胖人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结石、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肥胖者人群。结论:抓好超重、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综合防治是今后该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张德坤杨建国赵小兰沈洪兵
- 关键词:超重肥胖患病率流行病学
- 泰州市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诊断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了解泰州市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该市区慢性病基线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居各种慢病之首,其次为慢性胃肠道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超重等。结论高血压、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防治工作是我市慢性病防治的重点。
- 杨建国赵小兰张德坤蒋晓丽徐小兵张洵缪昌东沈洪兵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线调查
- NAH系统治疗管理方案对高血压人群社区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评价NAH系统治疗管理方案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泰州市4个社区人群中用随机抽样法选取500名NAH方案治疗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干预组,并从同一社区选取500名未采用NAH方案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人群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和行为。结果干预组经NAH治疗方案干预1 a后,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较对照组都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治疗率86.2%,控制率达62.4%,每月主动测血压率达86.8%。对照组1 a后知晓率无显著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NAH治疗管理方案是可行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社区人群开展高血压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 赵小兰叶东进杨建国张德坤沈洪兵
- 关键词:高血压
- 泰州市2001-2005年结核病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06年
- 缪昌东赵小兰张洵解燕
- 关键词:结核
- 泰州市某镇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知识及影响因素调查
- 2024年
- 目的了解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野徐镇中老年居民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抽取1042名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野徐镇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238人(22.84%)对骨质疏松知识有部分了解;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高血压病史、了解相关知识的居民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等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和教育水平是居民骨质疏松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野徐镇中老年居民的骨质疏松知识水平较低,老年、未婚/离异/丧偶、教育水平低的群体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针对特定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 陈丹杜京航卢海燕张德坤赵小兰周华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
- 泰州市麻风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分析
- 2016年
- 目的:了解泰州市在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麻风防治人才队伍现状,为构建适合我国麻风病防控工作人才建设战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采用自填式问卷、查阅相关文件和材料等方式对泰州市及所辖各市(区)共8家疾控机构(皮防所)进行调查。结果:泰州市疾控中心麻风病防治人员占中心人员总数6.12%,中青年居多,本科及以上学历达83.3%,高级职称人员占比重高于中心平均水平,7家市(区)疾控机构(皮防所)麻风病防治人员占实际总人数的12.90%;专职占34.09%,兼职占65.91%;本科生占比重最高,临床专业人员最多,中青年比重最高。近5年全市引进2名人员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共发表专业论文4篇,参加麻风病专业继续教育与培训的达75人次。结论:泰州市现处于麻风病低流行状态,麻风病人及其治愈者的医疗、康复、生活等问题迫切需要予以协商解决,要进一步强化麻风病防治精干队伍的建设。
- 解燕赵小兰张翔张连华金广杰
- 关键词:麻风病
- 2003年-2004年泰州市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5年
- 缪昌东张洵赵小兰
- 关键词: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