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婷
- 作品数:18 被引量:187H指数:6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在治疗儿童慢性湿性咳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儿科收治的慢性湿性咳嗽患儿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祛痰、退热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制剂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和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咳嗽积分、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积分低于对照组,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儿童慢性湿性咳嗽,临床疗效肯定,可降低痰液粘稠度,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范敏张阵贾文婷杨芳芳汪灵芝
-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儿童
-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新鲜冰冻血浆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新鲜冰冻血浆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危重凝血功能异常患儿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所有患儿入院后6 h内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水平。对照组进行针对原发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与新鲜冰冻血浆,治疗72 h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PT、APTT、FIB、TT、D-D和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TT及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T、APTT、TT和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FIB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2组PLT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2组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新鲜冰冻血浆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中的早期干预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使凝血功能尽早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陈茹茹罗厚江杨军贾文婷王磊郭宏慧
- 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功能
- 3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特征和治疗体会。方法对38例HIE伴心肌损害的患儿出生后48 h内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综合治疗10 d,复查血清心肌酶谱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HIE患儿各有不同临床表现,并有血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不同程度增高,38例中AST升高者19例,指标范围在41.0~112.3 U/L;LDH升高者38例,指标范围在116.0~944.3 U/L;CK升高者38例,指标范围在581.0~695.1 U/L;CK-MB升高者38例,指标范围在148.9~193.7 U/L。除1例中途放弃治疗外,其余37例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均下降(P<0.01)。结论 HIE患儿入院后应常规行血清心肌酶谱方面的检测,以早期发现心肌损害,早期干预治疗。
- 贾文婷马兰王静汪灵芝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害心肌酶谱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0
- 2012年
-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1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氧疗、抗感染、支持治疗的同时加用布地奈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55.0%(P<0.01);口吐泡沫、呼吸困难、口周紫绀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能明显改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罗厚江王静谢怀珍贾文婷汪灵芝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布地奈德氨溴索
- 前白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表达及与心肌酶谱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究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表达及与心肌酶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11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按1∶1比例随机抽取同期11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PA、PCT水平,并对比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患儿外周血PA、PCT水平及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水平,探究外周血PA、PCT水平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情程度的关系,及与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PA水平低于对照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情程度与外周血PA、PCT水平显著相关(P<0.05);进一步控制胎龄、出生体重、胎便排出时间、喂养不当等其他因素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情程度仍与外周血PA、PCT水平显著相关(P<0.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LDH、CK、CK-MB与外周血PA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外周血PCT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血PA表达明显降低,PCT表达异常升高,其均与患儿病情程度呈独立、显著相关性,且与心肌酶谱指标密切相关。其有助于辅助临床评估患儿病情及胆红素心肌损伤。
- 汪灵芝贾文婷张苗苗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前白蛋白降钙素原心肌酶谱病情程度
- 两种呼吸支持对NRDS患儿凝血功能、血气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NCPAP与HHHFNC支持对NRDS患儿凝血功能、血气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根据不同的通气方法分为NCPAP组(n=51)与HHHFNC组(n=51)。比较两组的呼吸支持治疗相关指标、治疗失败率(72 h内气管插管率)、PS使用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TT、PT、APTT、D-D)、血气指标(PaCO_(2)、PaO_(2)、SaO_(2)、LAC)及氧化应激指标(SOD、GSH-PX、MDA)。结果两组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失败率及PS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2、1.141、1.099;χ^(2)=0.102、0.102,均P>0.05);两组严重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气漏及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0.000、0.136、0.000、0.088,均P>0.05);HHHFNC组的鼻损伤发生率低于N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5);两组治疗后的TT、PT、APTT、D-D、PaCO_(2)、PaO_(2)、SaO_(2)、LAC、SOD、GSH-PX及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3、0.928、0.780、0.733、1.119、1.345、1.254、0.408、0.544、1.643、1.046,均P>0.05)。结论NCPAP与HHHFNC治疗NRDS的疗效相当,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凝血功能、血气指标及氧化应激,但HHHFNC的安全性更优。
- 刘敏敏彭万胜贾文婷杨军张阵
-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凝血功能氧化应激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分析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确诊的92例慢性咳嗽的患儿(为研究组)和10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2组患儿均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 M)测定,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研究组3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治疗以观察疗效。结果研究组肺炎支原体感染38例(占41.3%,38/92),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感染13例(占12.5%,13/1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慢性咳嗽患儿以刺激性干咳多见,76.3%(29/38)的病例外周血白细胞在(4-10)×10^9/L之间,71.1%(27/38)的病例CRP〈10 mg/L,63.2%(24/38)的患儿双肺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研究组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治疗后有效率为92.1%,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 王静丁周志罗厚江贾文婷
- 关键词:慢性咳嗽肺炎支原体儿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不同胎龄新生儿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为新生儿诊治及出血倾向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2019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89例,依据胎龄分组,早期早产儿(胎龄28~31^(+6)周)11例,中期早产儿(胎龄32~33^(+6)周)17例,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6)周)26例,足月儿(胎龄37~41^(+6)周)35例。所有患儿入院6 h内检测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4组患儿临床资料、检测指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比较早产儿及足月儿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结果早期及中期早产儿血清PT、APTT、TT、D-D和INR均高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血清FIB低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早期早产儿PLT低于其他三组(均P<0.05);早期、中期、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2.73%(8/11)、52.94%(9/17)、30.77%(8/26)、25.71%(9/35),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1.82%(9/11)、70.59%(12/17)、53.85%(14/26)、37.14%(13/35),早期及中期早产儿出血发生率和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早产儿DIC发生率为22.22%(12/54),高于足月儿的2.86%(1/35)。结论胎龄越小,新生儿凝血功能越差,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及DIC发生率越高。
- 贾文婷汪灵芝刘敏敏张阵
- 关键词:晚期早产儿足月儿凝血功能血小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确诊为新生儿感染的51例患儿为感染组,其中新生儿败血症22例,新生儿肺炎29例,另选取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PCT及hs-CRP水平,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PCT和hs-CRP浓度水平和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感染组的PCT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hs-CRP联合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96.67%。PCT单独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敏感度为76.47%,特异度为91.67%。hs-CRP单独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敏感度为80.39%,特异度为76.67%。结论 PCT联合hs-CRP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
- 贾文婷丁周志
- 关键词: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新生儿感染
- 不同无创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无创辅助通气模式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优化方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胎龄≤34周的呼吸暂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病例资料,将患儿分为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n=44)和NIPPV序贯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n=46)。采用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检验等,对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呼吸暂停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NIPPV序贯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创通气失败及相关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喂养不耐受、鼻损伤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NIPPV序贯NCPAP的通气模式,较传统单用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相对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 林硕罗厚江杨军贾文婷汪灵芝沈怀云
- 关键词:早产儿早产儿呼吸暂停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