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明斌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动脉途径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粥样硬化性心...
  • 2篇桡动脉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经股动脉途径
  • 2篇经桡动脉
  • 2篇股动
  • 2篇股动脉
  • 2篇股动脉途径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6篇浙江省中西医...

作者

  • 6篇谢明斌
  • 4篇隋向前
  • 3篇徐正明
  • 3篇黄进宇
  • 2篇严燕月
  • 2篇黄琪
  • 2篇裴德安
  • 2篇杜钰
  • 1篇朱仕兵
  • 1篇王士生
  • 1篇任宏宇
  • 1篇姚强
  • 1篇邓旻
  • 1篇黄世恩
  • 1篇周可幸
  • 1篇任宏宇

传媒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第五届钱江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梗阻2例
2011年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2例术后肠梗阻患者并获成功,报道如下。1病历简介病例1患者,男,38岁,就诊时间2009年3月29日。患者入院10天前上午9时服用止痛药后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发热、恶心、拒食。
隋向前邓旻黄进宇朱仕兵周可幸谢明斌王士生
关键词:肠梗阻术后中西医结合疗法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1],在掌握经桡动脉PCI技术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冠心病患者进行PCI的临床可行性,并与经股动脉入径PCI进行对比研究。
隋向前黄进宇严燕月任宏宇徐正明裴德安谢明斌黄世恩杜钰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桡动脉股动脉
冠心病患者血清补体C1q、IMA及MCP-1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补体1q(C1q)、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7例CHD患者,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狭窄组(0^<18分,n=57)、中度狭窄组(18^<41分,p=43)、重度狭窄组(≥41分,n=87)另选取58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1q、IMA、MCP-1水平,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1q、IMA、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C1q、IMA、MCP-1水平随着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增加而提升(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1q、IMA、MCP-1为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CHD组血清C1q、IMA、MCP-1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均P <0.05)。结论监测血清C1q、IMA、MCP-1水平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情况。
谢明斌徐正明李倩晓吴源鸿黄琪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缺血修饰性白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冠心宁片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 评估冠心宁片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予以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联合使用冠心宁片和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χ^(2)=5.165,P=0.023)。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水平[分别是(0.24±0.03)μg·L^(-1)、(22.39±3.12) U·L^(-1)、(0.51±0.12)μg·L^(-1)、(30.07±3.86) U·L^(-1)],低于治疗前[分别是(1.42±0.26)μg·L^(-1)、(36.27±4.44) U·L^(-1)、(1.45±0.27)μg·L^(-1)、(36.02±4.41) U·L^(-1)],且观察组患者血清cTn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为[(37.05±4.32) mm、(43.33±5.27) mm、(42.15±4.82) mm、(47.02±5.46) mm],均低于治疗前[分别为(48.31±5.59) mm、(48.25±5.57) mm、(53.17±6.21) mm、(53.49±6.24) mm],且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5.67±6.45)%、(45.37±5.78)%],高于治疗前[分别为(39.12±5.03)%、(39.37±5.06)%],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别为(74.13±8.24) ng·L^(-1)、(245.38±18.69) pg·L^(-1)、(82.08±9.16) ng·L^(-1)、(316.25±27.14) pg·L^(-1)],低于治疗前[分别为(93.47±10.36) ng·L^(-1)、(448.
谢明斌吴源鸿金信垚徐雨晴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可行性. 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5&#177;13)岁;随机分为经桡动脉PCI组...
黄进宇隋向前严燕月任宏宇徐正明裴德安谢明斌杜钰
关键词:冠状动脉桡动脉股动脉介入治疗
黄芪甲苷抑制苯并芘相关性腹主动脉瘤形成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苯并芘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AAA)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32只C57/B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S-Ⅳ组、高剂量AS-Ⅳ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皮下注射血管紧张素Ⅱ、腹腔注射苯并芘建立AAA模型,低剂量AS-Ⅳ组和高剂量AS-Ⅳ组分别予AS-Ⅳ20、80 mg/(kg·d)灌胃处理。4周后取各组小鼠腹主动脉观察大体标本形态,HE染色观察血管结构,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靶血管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S-Ⅳ组及高剂量AS-Ⅳ组的腹主动脉血管周长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模型组>高剂量AS-Ⅳ组(P<0.05)。HE染色显示动脉瘤形成处弹性纤维紊乱、血管壁变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AS-Ⅳ组及高剂量AS-Ⅳ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AS-Ⅳ组MMP-2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AS-Ⅳ对苯并芘诱导的小鼠AAA形成有抑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管壁MMP-2表达有关。
蒋凤春隋向前王文婷谢明斌姚强黄琪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黄芪甲苷血脂炎症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