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正颌
  • 5篇正颌外科
  • 5篇外科
  • 5篇畸形
  • 4篇骨性
  • 3篇下颌
  • 3篇下颌运动
  • 3篇骨性III类
  • 3篇错HE畸形
  • 2篇正颌手术
  • 2篇手术
  • 2篇下颌运动轨迹
  • 1篇牙合
  • 1篇上颌
  • 1篇上颌骨
  • 1篇上颌骨发育
  • 1篇上颌骨发育不...
  • 1篇综合征
  • 1篇颌骨
  • 1篇颌骨发育

机构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6篇蔡鸣
  • 6篇沈国芳
  • 3篇陈玉琴
  • 2篇房兵
  • 2篇程蕙娟
  • 1篇郁春华
  • 1篇史俊

传媒

  • 5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2004年中...

年份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运动轨迹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下颌运动轨迹仪评价骨性III类错颌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功能运动的初步变化。方法:收集15例骨性III类错颌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颌对照组,采用ARCUS Digma下颌运动轨迹仪测定受试者最大张口,...
蔡鸣沈国芳程蕙娟陈玉琴
关键词:下颌运动轨迹正颌外科
文献传递
Mobius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2
2003年
蔡鸣沈国芳房兵
关键词:MOBIUS综合征开HE畸形上颌骨发育不足
微创正颌外科的进展被引量:1
2003年
微创外科是指以内镜外科代替传统外科,借助专门的器械,利用微小切口和微小创伤的外科治疗手段。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有着诸多优越性,近年来逐渐被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应用到一些常见疾患的诊治上,但是在正颌外科领域,微创技术的使用刚刚起步。国外一些学者进行了部分动物实验和尸体模拟操作,也有少数的临床实践报道,而国内尚未见专门的报道。本文就微创正颌外科的研究近况和发展等作一综述。
蔡鸣沈国芳
关键词:微创外科正颌外科内镜
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咀嚼肌功能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应用肌电图仪评价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16例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牙合对照组,应用MedelecSynergy肌电图仪分别在静息放松、正中紧咬、前伸、开口、侧方和咀嚼运动时,测定双侧颞肌前束、咬肌和二腹肌前腹的表面募集电位,并计算其肌不对称指数运动。病例组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重复测定,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病例组咀嚼肌电位小于对照组,尤以紧咬和咀嚼时差异显著(P<0.05),肌不对称指数与对照组无差异。术后3个月时,部分肌功能恢复,但紧咬和咀嚼时募集电位下降显著(P<0.001),肌不对称指数也增大,提示此时肌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术后6个月各种功能运动时的募集电位均大于术前水平,肌不对称指数则基本小于术前水平,说明肌功能有所改善。结论: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手术前咀嚼肌功能弱于对照组,正颌手术矫正了颌骨位置和咬合关系,改善了患者的咀嚼肌功能。
蔡鸣沈国芳郁春华陈玉琴
关键词:正颌外科
骨性III类错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运动轨迹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应用下颌运动轨迹仪评价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运动的变化。方法:对15例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例正常牙合对照组,采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轨迹仪测定受试者最大开口运动,前伸及左右侧边缘运动距离,记录由计算机通过切牙运动模拟的双侧髁突的运动轨迹间的最大差数(MRC)。通过自身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比较,评价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下颌运动的变化以及髁突运动的对称性。采用团体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患者除开口度外,其他运动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前伸运动差异显著(P<0.05);开口时MRC值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开口度及左侧运动距离下降,前伸和右侧运动略有增加;MRC呈上升趋势。术后6个月时,下颌运动距离均有所增加,除开口度外其余均超过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MRC小于术前水平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运动水平与正常牙合存在差异,髁突运动对称性较差。正颌手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蔡鸣沈国芳程蕙娟陈玉琴
关键词:HE力正颌外科
骨性III类错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力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应用计算机咬合分析系统,评价正颌手术前后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牙合力的变化。方法:收集15例骨性III类错牙合需正颌手术病例,利用T-ScanII牙合诊断分析系统在术前1周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对患者的牙合力进行测定,分析患者的总牙合力(TOF)、MIP/MAX指数、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合力中心点位置(COF)及咀嚼时最大位移距离(MCOF),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3个月时TOF有所上升,6个月时与术前水平相比已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患者牙合力水平已有提高。MIP/MAX指数略有下降,但6个月时增大并超过术前水平。AOF术后呈下降趋势,在3个月和6个月时均比术前显著减小(P<0.01,P<0.001)。术后COF逐渐接近正常,MCOF减小,术后6个月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说明患者牙合力水平已有提高。结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能够改善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的牙合力水平及力平衡性。
蔡鸣沈国芳房兵史俊
关键词:下颌运动轨迹正颌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