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维嘉

作品数:2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铁道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催产
  • 11篇催产素
  • 7篇听觉
  • 6篇耳蜗
  • 4篇噪声
  • 4篇耳毒
  • 3篇拮抗
  • 3篇细胞
  • 3篇毛细胞
  • 3篇卡那霉素
  • 2篇丁胺
  • 2篇丁胺卡那
  • 2篇丁胺卡那霉素
  • 2篇游离钙
  • 2篇听力损伤
  • 2篇拮抗作用
  • 2篇外毛细胞
  • 2篇钙离子
  • 2篇胞内
  • 1篇电生理

机构

  • 19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董维嘉
  • 16篇陈继生
  • 12篇王坚
  • 6篇李倩虹
  • 4篇童素琴
  • 2篇朱朝
  • 2篇贾淑萍
  • 2篇胡联
  • 2篇王秋严
  • 1篇林津
  • 1篇刘建瓴

传媒

  • 8篇中国应用生理...
  • 6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草药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鼓室内注入催产素对卡那霉素耳毒的拮抗作用
1991年
给两组豚鼠肌肉注射卡那霉素(300mg/kg)连续8天,同时由鼓室内分别注入催产紊(10μ/ml)0.12~0.2ml/耳及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耳蜗铺片方法,从形态学方面观察比较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听毛细胞的损伤程度和范围。结果,两组基底膜各相应回的毛细胞损伤率相比较,使用催产素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提示鼓室内注入催产素对卡那霉素所致内耳损伤有拮抗作用。
童素琴董维嘉王坚李倩虹王秋严
关键词:鼓室催产素毛细胞卡那霉素拮抗作用
丁胺卡那霉素对耳蜗外毛细胞运动及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1998年
本文运用连续录像手段和荧光测钙技术研究丁胺卡那霉素对离体耳蜗外毛细胞运动及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正常状态下外毛细胞内游离钙的荧光比值为1.39±0.09(x±sx,n=15);从等渗环境进入低渗环境外毛细胞变短变粗(P<0.05,n=7。(2)丁胺卡那霉素(6.67mg/ml)可使外毛细胞胞膜皱缩内陷,局部直径明显变细(P<0.01,n=19),即使在低渗环境中也难以恢复原状。(3)丁胺卡那霉素(3.23mg/ml)可瞬间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荧光比值降低14.68±2.05%(P<0.01,n=12)。提示丁胺卡那霉素的耳毒性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进而影响外毛细胞钙依赖性的“慢能动性”
贾淑萍董维嘉陈继生戴晓牛
关键词:丁胺卡那霉素耳蜗
催产素拮抗庆大霉素耳毒的实验研究
1990年
利用听觉电生理技术和耳蜗铺片方法,从功能和形态两方面对实验豚鼠观察了催产素对庆大霉素所致内耳毒性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催产素对庆大霉素所致耳廓反射阈值、听觉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听皮层慢反应阈值的升高,内耳柯替氏器毛细胞的严重损害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董维嘉梁卫龙童素琴王坚陈继生
关键词:催产素庆大霉素听觉耳毒
链霉素所致豚鼠听力丧失的催产素治疗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
1993年
在肌注链霉素20d建立的耳毒动物模型上,施用催产素(OXT)20d,用慢性电极动态记录耳蜗电图及40 Hz听觉相关电位,并结合蜗内直流电位(EP)及耳蜗病理学观察,发现在用OXT后耳聋停止发展且电反应阈值下降20 dB以上,OXT组毛细胞损伤程度亦较轻,EP值支持OXT可能主要通过改善血管纹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
王坚李倩虹童素琴董维嘉陈继生
关键词:链霉素催产素听力损伤
甘草次酸对内耳听觉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1989年
董维嘉陈继生
关键词:甘草次酸甘草电生理学
催产素拮抗丁胺卡那霉素对离体外毛细胞耳毒性作用的研究
1998年
目的:研究催产素对丁胺卡那霉素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以连续录像手段观察离体耳蜗外毛细胞运动;荧光测钙技术测定单个外毛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以荧光比值表示)。结果:⑴催产素对正常离体耳蜗外毛细胞运动及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较弱。⑵3.23mg·ml1的丁胺卡那霉素可迅速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6.67mg·ml1的丁胺卡那霉素可使外毛细胞胞膜皱缩内陷,局部直径变细。⑶丁胺卡那霉素作用后,再加0.91IU·ml1催产素,在测定的30s内,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恢复不显著;但施加1.25IU·ml1的催产素,2min后外毛细胞形态恢复明显。若先加催产素,再加等量的丁胺卡那霉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下降程度减轻,外毛细胞变形也不明显。结论:催产素可以预防和降低丁胺卡那霉素对耳蜗外毛细胞的耳毒性作用。
贾淑萍董维嘉陈继生
关键词:催产素丁胺卡那霉素
催产素对内耳外毛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1993年
采用耳蜗外淋巴液灌流催产素(OXT),记录由鼓阶电极引导的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及耳蜗微音电位(CM)的输入—输出(I/O)函数。发现OXT可在90dB(SPL)以下各声强提高短纯音诱发的CM振幅以及短声诱发的CAP振幅,而当声强高于90dB时CM变化不明显。但在用含氯化筒箭毒(dTC)的外淋巴液灌流以阻断橄榄耳蜗束胆碱能传出控制后,OXT不再引起CM改变,而对CAP的作用在低声强段(<60dB)依然存在。这些结果提示OXT可能调节传出神经对内耳的控制,并可能对外毛细胞(OHC)的运动能力有直接影响。
董维嘉王坚陈继生李倩虹
关键词:催产素内耳外毛细胞
催产素影响耳蜗内直流电位的机理初探被引量:1
1993年
采用耳蜗外淋巴灌流技术,观察了外源性催产素(OXT,0.04U/ml)对蜗内直流电位(EP)的影响。发现OXT灌流导致直接记录的EP值(G-EP)有微小下降,但可明显增大EP的负相成分(N-EP,由5mmol/L哇巴因灌流产生)的绝对值。OXT的这种作用可被氯化筒箭毒(dTC)阻断橄榄耳蜗束的传出控制所取消。文中讨论了OXT对EP两种成分影响的可能机制。
王坚李倩虹董维嘉陈继生
关键词:催产素耳蜗
噪声短时暴露所致的耳蜗电位改变
1992年
本实验观察115dB(SPL)白噪声暴露20min对豚鼠耳蜗直流电位(EP),复合听神经动作电位(CAP),微音器电位(CM)的影响。发现此种噪声暴露确可提高源于血管纹的正EP(P-EP),说明有血管纹功能的代偿性增强;而负EP(N-EP)变化不大。AP及CM输入-输出函数的变化说明噪声首先影响外毛细胞的主动运动功能。EP与耳蜗电图的对照分析表明,血管纹功能的改变确能影响噪声性听损伤的发展。
王坚李倩虹董维嘉陈继生
关键词:噪声耳蜗电图
无Ca^(2+)外淋巴灌流对短时噪声听损伤的作用被引量:2
1994年
已有报道Ca2+在噪声所致耳蜗病理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比较采用不含Ca2+人工外淋巴鼓阶灌流和对照灌流耳蜗在接受到115dBSPL白噪声暴露1h后耳蜗各种生物电反应的差异,以探索降低外淋巴Ca2+浓度是否能减轻噪声所致的听觉损伤。结果提示,用无Ca2+外淋巴降低鼓阶Ca2+浓度可部分压抑耳蜗声电响应,但强噪声所致的耳蜗功能损伤将减轻。本文在多种电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中对此种低Ca2+保护的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王坚陈继生董维嘉
关键词:噪声钙离子听觉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