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英振昊

作品数:33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电针
  • 6篇电针足三里
  • 6篇电针足三里穴
  • 6篇足三里
  • 6篇足三里穴
  • 4篇中风
  • 4篇缺血
  • 4篇微循环
  • 4篇胃肠
  • 3篇血性
  • 3篇针灸
  • 3篇卒中
  • 3篇腧穴
  • 3篇胃肠功能
  • 3篇胃肠功能紊乱
  • 3篇脑卒中
  • 3篇肠功能
  • 3篇肠功能紊乱
  • 2篇淡豆豉
  • 2篇递质

机构

  • 32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淄博市中医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山东省肿瘤医...
  • 2篇临沂市中医医...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32篇英振昊
  • 10篇刘伟
  • 6篇王晓燕
  • 4篇汤继芹
  • 4篇卢岩
  • 3篇王世军
  • 3篇张国丽
  • 3篇朱文浩
  • 3篇李修阳
  • 2篇吴富东
  • 2篇韩旭
  • 2篇苏日亮
  • 2篇黄薛慧
  • 2篇张永臣
  • 2篇李鑫
  • 2篇宋晓宾
  • 2篇董珍宇
  • 2篇李凤辉
  • 1篇陈战
  • 1篇孙静

传媒

  • 3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模式探索——以《中医诊断学》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思维方式与中医思维方式的差异,以《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为例,探讨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主要方法为:以多元化文化体验课程为铺垫,注重文化熏陶;丰富课堂授课形式,多方法结合运用;依托中医院校优势,加强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强化教师自我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旨在通过展示教学思路,为“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参考与借鉴。
李修阳陈战李毓秋任健英振昊
关键词:一带一路留学生中医思维中医诊断学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1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显示所有研究得分均低于3分,属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RR(99%CI)为1.28(1.20,1.3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WMD(99%CI)分别为-5.19(-9.73,-0.66),需治疗的病例数(99%CI)为5(4.00,6.67)。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心通胶囊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英振昊马丽虹李可建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
一种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中药制剂,主要包括栀子、淡豆豉,淡豆豉为温性淡豆豉,温性淡豆豉是黑大豆经紫苏叶和麻黄炮制而成。在栀子豉汤用量基础上,通过改变淡豆豉的炮制方...
马柯田轩赫宋晓宾英振昊赵艺王思嘉
基于线粒体相关的活性氧和谷胱甘肽探讨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究线粒体相关的活性氧(ROS)和谷胱甘肽(GSH)的相关基因在脑卒中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进行关键基因的筛选。方法:利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获取脑卒中相关靶点,并通过FerrDb数据库获取线粒体相关的ROS和GSH的有关靶点。通过使用R语言,对线粒体相关的ROS和GSH的相关基因在脑卒中中的基因集打分与表达差异进行评估,并免疫浸润分析、聚类分析及聚类后亚组相关特征差异分析。结果:线粒体相关的ROS和GSH基因集在正常组与脑卒中组中有表达差异,且两组免疫细胞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具有较大不同。聚类分析分出的亚组1与亚组2在临床表型特征、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细胞比例、炎症因子水平及蛋白富集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不同。结论:线粒体相关的ROS和GSH相关基因在脑卒中的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其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同或可影响不同的免疫途径与临床表型特征。
张鸿宇门伟业熊紫怡宋文君党雪英振昊
关键词:线粒体活性氧谷胱甘肽脑卒中生物信息学
中风停颗粒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代谢组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中风停颗粒对急性脑缺血MCAO模型大鼠血浆代谢产物的影响,以阐明中风停颗粒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8只。模型组、中药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当天给药,中药组给予(22.68 g·kg^(-1))中风停颗粒药液进行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7 d。给药结束后静脉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大鼠血浆样品,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产物;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体内的2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中风停颗粒对上述2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显著回调(P<0.05)。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中风停颗粒主要影响了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抗坏血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结论急性脑缺血MCAO模型大鼠体内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发生改变,中风停颗粒可回调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主要涉及苯丙氨酸代谢等,还参与调节能量代谢。
董珍宇朱文浩孙新月英振昊蒲馨颖郭大千门伟业
关键词:代谢组学急性脑缺血MCAO大鼠氨基酸代谢
中风停颗粒对急性脑梗死大鼠NLRP3炎症小体及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中风停颗粒对急性脑梗死(ACI)大鼠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20只,中药组每只大鼠每次给予中风停颗粒0.51 mL/100 g,每日灌胃2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每只大鼠每次给予生理盐水0.51 mL/100 g,每日灌胃2次。连续干预7 d取材。以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采用Zea-longa 5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LRP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MMP-9、VEGF-A、EGF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大鼠脑组织NLRP3表达增强(P<0.05),血浆MMP-9、VEGF-A水平升高(P<0.01),EGF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风停颗粒组大鼠脑组织NLRP3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浆VEGF-A、EGF水平升高(P<0.01),MMP-9水平降低(P<0.01)。结论:中风停颗粒可抑制ACI大鼠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MMP-9、VEGF-A、EGF表达。
董珍宇朱文浩黄英俊英振昊蒲馨颖郭大千门伟业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电针足三里穴对正常大鼠微循环的调节作用及穴位脏腑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正常大鼠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探讨足三里穴与胃的特异性效应。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阴交1组、2组,足三里1组、2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及三阴交1组、足三里1组束缚7天,三阴交2组、足三里2组连续电针7天,第8天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分析仪监测各组大鼠胃、肠、肝、脑等器官表面微循环。结果电针各组大鼠胃微循环较本组电针前及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且电针1min时足三里2组大鼠胃微循环较足三里1组及三阴交2组提高(P<0.05)。电针中三阴交2组、足三里2组大鼠肠微循环较本组电针前明显提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针刺对各组大鼠肝及脑微循环的影响均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有效调节正常大鼠胃、肠微循环血流量,具有穴位特异性。
吴富东王世军王晓燕英振昊黄薛慧
关键词:足三里三阴交微循环电针
从肾脾论治缺血性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中医机制探析及研究进展
2025年
缺血性脑卒中因其高发病率和病死率历来是临床防治重点,而抢救存活后的高致残率又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中医药在改善功能障碍、预防残疾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但现有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复尚缺乏精准理论指导,亟需深入研究。运动、认知、语言等功能恢复基于脑和脊髓中突触重塑,元神恢复、神机运转有赖先后天之精充盈髓海,借助中医髓理论,中西医学在卒中后功能恢复的治疗逻辑上达成共识。欲复髓海,肾脾所藏先后天之精首当其责,变生血、津液等精微物质,最终化髓充脑,以养元神。故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宜重视调补肾脾,填精益髓,生液养髓,髓海得充,神机以复。当下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多以益气活血、清热化瘀、养阴活血等法,少有人基于中医髓认知聚焦卒中后功能障碍的中医康复机制研究。因此,通过对中医典籍和历代名家医案的深入挖掘,基于肾脾全面地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情演进与恢复期功能恢复的多种因素,从病理指标与功能评价对从肾脾论治缺血性脑卒中方药的效果进行综合论述,系统呈现肾脾同补方药的研究进展,进而丰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治疗理论,并为探求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
宋文君刘伟门伟业熊紫怡张鸿宇英振昊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内脏与腧穴相关性实验研究方法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为研究内脏与腧穴以及经络走行之间的联系,需要进行内脏伤害性刺激与腧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内脏伤害性刺激大多选取空腔脏器,如胃、肠、膀胱、胆囊、子宫等,刺激方法主要有局部损伤和大范围伤害性刺激,多选用伊文思蓝(EB)染色的方法监测体表反映的区域。此类实验证实了某些内脏受到刺激后能反映到体表的特定区域,为内脏与腧穴相关性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与方法。
英振昊郑昊孙静王世军(指导)
关键词:内脏伤害性刺激腧穴伊文思蓝
经络腧穴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之考试新观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经络腧穴学》课程特点和目前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新型考试观念,主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特点,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主动列出考试题目,"主动考试"。旨在培养学生主动、自觉、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王晓燕汤继芹张永臣英振昊
关键词:考试经络腧穴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