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涛

作品数:34 被引量:207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病毒
  • 12篇细胞
  • 6篇受体
  • 6篇柯萨奇
  • 5篇血清
  • 5篇柯萨奇病毒
  • 5篇白细胞
  • 4篇毒性
  • 4篇体外
  • 4篇可溶性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药疗
  • 3篇药疗法
  • 3篇医药疗法
  • 3篇神经元
  • 3篇实验教学
  • 3篇中医
  • 3篇中医药
  • 3篇中医药疗法
  • 3篇抗体

机构

  • 3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安徽九川生物...
  • 1篇安徽省立儿童...

作者

  • 34篇胡涛
  • 17篇林维芬
  • 17篇龚蕴贞
  • 12篇黄升海
  • 8篇俞慕华
  • 7篇王明丽
  • 4篇李群
  • 4篇赵兰娟
  • 4篇王兴满
  • 3篇张咏南
  • 2篇林敏
  • 2篇赵俊
  • 2篇陈光亮
  • 2篇余莉
  • 2篇冯晓亮
  • 2篇胡勇
  • 2篇吴建军
  • 2篇汪学龙
  • 2篇吕伟伟
  • 2篇应美爱

传媒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7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建立HPV诊断及分型技术。方法 用HPV通用型引物和型特异性探针作PCR 微孔板杂交检测法(PCR ELISA)。结果 特异性探针只与HPV阳性标本显色 ,A值为 0 32 7± 0 0 2 9;阴性标本均不显色 ,A值为 0 0 0 3± 0 0 0 1,与性传播性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 (淋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人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均不显色。该法能检出 3 6个HeLa细胞含HPV 18型 144个拷贝 ,A值 0 2 37~ 0 2 0 6 ;空白对照A值为 0 0 0 5~ 0 0 15。结论 PCR ELISA方法快速、敏感、特异且可用自动化酶标仪多量标本检测 ,适合临床实验使用。
龚蕴贞肖尚喜俞慕华林维芬胡涛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BALB/c鼠活化Toll样受体7介导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BALB/c鼠后,肺内Toll样受体7(TLR7)的水平变化及其介导所产生的I型干扰素(IFN)抗病毒作用。方法 48只BALB/c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SV感染组、咪喹莫特干预组。以RSV活病毒滴鼻感染BALB/c鼠,诱导急性肺炎模型,并预先给予TLR7特异性激动剂咪喹莫特处理,分别于感染后4、8、12和24 h不同时间点,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鼠肺TLR7、IFN-α/β、RSV融合蛋白(RSV F蛋白)的mRNA表达,HE染色观察肺的病理学改变。结果①RSV感染早期,TLR7、IFN-α/β、RSV F蛋白的mRNA表达均升高,并与RSV感染之间存在时间依赖性关系;肺的炎性细胞浸润及肺泡结构破坏程度与RSV感染时间相关;②咪喹莫特干预组预先给予TLR7激动剂咪喹莫特处理后,再行相同RSV感染,TLR7、IFN-α/β的mRNA表达量进一步升高,但RSV F蛋白的mR-NA表达下降;肺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肺泡结构破坏较RSV感染组明显减轻。结论 RSV感染可活化上调BALB/c鼠肺组织中TLR7表达,其表达量与感染之间存在时间依赖关系;其介导产生的Ⅰ型IFN起着抗病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病毒的增殖水平,使肺部炎症减轻。
杨晓梅吕伟伟胡涛黄升海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TOLLI型干扰素咪喹莫特
疏风解毒胶囊抗病毒及抗菌的体外药效学实验研究被引量:113
2013年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体外抑制病毒及细菌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法,以利巴韦林颗粒和清开灵颗粒为对照,从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开始,测定疏风解毒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RSV)、柯萨奇病毒B3型(coxsackie virus B3,CVB3)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的抑制作用。按Reed-muench法计算50%细胞毒性浓度(TC50),最大无毒浓度(TC0),50%抑制浓度(IC50)和药物治疗指数(TI)。采用平皿稀释法及抑菌环试验,以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清开灵颗粒为对照,检测疏风解毒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疏风解毒胶囊的TC50为2-0.3/mL,TC0为2-0.7/mL;利巴韦林分别为2-0.4/mL和2-1.7/mL,清开灵分别为20.7/mL和2-1.7/mL。疏风解毒胶囊对RSV的IC50为2-8/mL,TI为27.7;利巴韦林分别为2-5.7/mL和25.4,清开灵分别为2-9.4/mL和29.1;疏风解毒胶囊对CVB3的IC50为2-5.4/mL,TI为25.1,利巴韦林分别为2-4.3/mL和24,清开灵分别为2-8.3/mL和28;疏风解毒胶囊对HSV-1的IC50为2-6.8/mL,TI为26.5,利巴韦林分别为2-5.3/mL和25,清开灵分别为2-8.3/mL和28。疏风解毒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和乙型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0.05,1.62,0.8,0.8,0.4和1.62,0.8,0.025,<0.025,0.2,0.1 mg.mL-1;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对上述6种细菌的MIC均为0.125μg.mL-1,MBC均<0.125μg.mL-1;而清开灵颗粒对以上6种细菌均无抑菌作用。抑菌环实验证明疏风解毒胶囊对6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弱于对照药头孢曲松钠,而清开灵颗粒未见其抑菌作用。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弱于利巴韦林,但其细胞毒作用较利巴韦林低;其抗病毒和抗菌作用优于清开灵颗粒。
吕伟伟朱童娜邱欢胡涛黄升海
关键词:抗病毒作用抗菌作用细胞病变效应
柴芩感冒药对甲型流感病毒与腺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研究柴芩感冒药对甲型流感病毒 (6 8 1,H3 N2 )与腺病毒 (AdV7)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按Reed Muench法计算 5 0 %病变抑制的药物浓度(IC50 ) ,实验重复 3次 ,并计算治疗指数 (TI)。结果 柴芩感冒药对甲型流感病毒 (6 8 1,H3 N2 )和AdV7的IC50 分别是(4 0 5± 3 5 3)、(33 11± 3 2 2 )mg/L。TI值分别是 2 1和2 6 5 ;对照西药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 (6 8 1,H3 N2 )和AdV7的IC50 分别是 (2 6 7± 1 48)mg/L和 (18 17± 0 35 )mg/L。TI值分别是 79和 12 0 ;对照中药金莲清热颗粒对流感病毒 (6 8 1,H3 N2 )IC50 为 35 4。TI值为 18;对腺病毒AdV7的IC50 未测到 (无效 )。结论 柴芩感冒药既可抗甲型流感病毒 (6 8 1,H3 N2 ) ,又可抗腺病毒 (AdV7)。
胡涛龚蕴贞林维芬黄升海余莉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腺病毒中医药疗法
柴芩感冒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研究柴芩感冒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从药物的最大无毒量 (TD0 )开始 ,作连续 2倍系列稀释 6个浓度 ,每一浓度均做 4孔 ,分别加入已感染RSV的单层HeLa细胞中 ,整个实验重复 3次。按Reed Muench法计算产生 5 0 %病变抑制的药物浓度 ,即药物的半数有效量 (IC50 ) ,并计算治疗指数 (TI)。结果 柴芩感冒药的IC50 为 (31± 7 0 7)mg·L-1,TI值为 2 8 88± 4 0 5 ;中药对照金莲清热颗粒和西药对照利巴韦林注射液的IC50 和TI值分别为 (36± 5 6 6 )mg·L-1、18± 2 8和 (2 3 43± 5 0 9)mg·L-1、93± 10 7。结论 柴芩感冒药的抗RSV效果略好于金莲 ,但较利巴韦林的药效差。
黄升海龚蕴贞胡涛林维芬赵兰娟余莉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断其抗病毒效果。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776.97 mg/L;抑制RSV和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08、28.10 mg/L;其治疗指数(TI)分别为27.67、27.65,安全系数均高于利巴韦林。与病毒对照组比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能明显降低RSV和ADV3感染细胞所致CPE的抑制率,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体外,小剂量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RSV和ADV3感染的Hep-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且病毒CPE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发挥更高的抗病毒作用。
吴璇于莉胡涛黄升海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抗病毒作用
Balb/C鼠尾胶原与大鼠尾胶原对新生Balb/C鼠脑细胞培养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确定鼠脑细胞体外培养的适宜生长基质。方法 以Balb/C鼠尾胶原与大鼠尾胶原作为生长基质 ,培养新生Balb/C鼠脑细胞。结果 Balb/C鼠尾胶原有利于神经元的生存、生长与分化 ,而大鼠尾胶原则利于星形胶质细胞的生存、生长、分化与增殖。结论  2种鼠尾胶原均为培养鼠脑细胞适宜的生长基质 ,培养
赵兰娟龚蕴贞林维芬胡涛张咏南
关键词:神经元SPRAGUE-DAWLEY近交BALBC
ITP患儿血清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被引量:3
1997年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ITP患儿进行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测定和AP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ITP患儿血清sIL-2R、CD8显著升高,CD4/CD8显著下降(P<0.01),且sIL-2R和CD4/CD8呈负相关(r=-0.581,P<0.01);缓解期sIL-2R明显下降,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而CD8、CD4/CD8比值较急性期变化不明显。
俞慕华王宁玲龚蕴贞刘芝璋刘芝璋徐友和林维芬
关键词:紫癜白细胞介素2T细胞亚群
水疱性口炎病毒纯化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2019年
目的水疱性口炎病毒纯化抗原制备兔抗VSV多克隆抗体,免疫学方法检测其结果分析比较。方法纯化的抗原制备兔抗VSV多克隆抗体,采用双向琼脂扩散试验,间接ELISA方法和中和试验测定效价。结果兔抗VSV多克隆抗体最高效价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为1∶32,间接ELISA法为1∶640,中和试验为1∶256。结论试验结果分析比较表明,建立纯化抗原制备的兔抗VS多克隆抗体,中和试验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做为VSV的血清学检测和流行抗学调查抗供技术保障。
胡涛金郁汪学龙李群
关键词:水疱性口炎病毒多克隆抗体
柯萨奇B_(3m)病毒感染Balb/c鼠接种浓度的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通过柯萨奇B3m病毒(CVB3m)接种Balb/c鼠浓度的研究,探索其与CVB3m的LD50、血清抗体、病毒分离和脏器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以获得产生明确病毒标志的最合适病毒接种浓度来筛选抗病毒性心肌炎药物。结果表明:有规律的病毒标志为小鼠的死亡率、中和抗体水平和病毒血症,腹腔接种1LD50可使小鼠于第5天血清中和抗体效价≥1∶160~1∶320,并有病毒血症,第9天病毒血症消失,小鼠开始死亡。表明此接种浓度可出现有利于药物筛选的病毒标志。
龚蕴贞胡涛黄升海林维芬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组接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