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红胜

作品数:2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书法
  • 3篇艺术
  • 2篇书风
  • 2篇说文
  • 2篇说文解字
  • 2篇篆刻
  • 2篇论书
  • 2篇解字
  • 2篇《说文解字》
  • 2篇草书
  • 1篇大学生
  • 1篇代书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关怀
  • 1篇邓石如
  • 1篇行草
  • 1篇行草书
  • 1篇修心
  • 1篇徐悲鸿
  • 1篇学科

机构

  • 16篇中南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广州美术学院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

  • 18篇罗红胜
  • 2篇李珏
  • 1篇周睿
  • 1篇王忠勇
  • 1篇彭超
  • 1篇荀海
  • 1篇余霞
  • 1篇刘守安
  • 1篇王祖龙
  • 1篇刘瑞鹏
  • 1篇吴浩
  • 1篇陈继海

传媒

  • 3篇书画世界
  • 2篇中国书法
  • 2篇书法教育
  • 2篇文艺生活(艺...
  • 2篇创作与评论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求索
  • 1篇艺海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海外文摘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红胜作品
2018年
罗红胜
论《说文解字·叙》的书法史论价值
2018年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汉字与书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这部书具有极为重要的书法文献价值。《说文解字·叙》对汉字起源、构造、字体、书体等作了详细地论述,揭示了书法史论中的诸多问题,是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史论文献。
罗红胜彭超
关于大学生书法文化素质教育的调研报告被引量:6
2007年
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大学生书法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界比较关注的教育改革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书法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统计、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书法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罗红胜
关键词:大学生书法文化素质
《说文解字》与清代书法篆刻艺术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撰的一部字学经典著作.它继承和总结了前代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对后世的汉字发展和文字学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在我国的文字学史、教育史和学术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字与书法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因此...
罗红胜
关键词:《说文解字》清代书法篆刻
文献传递
《说文解字》的汉字史论与结构构成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叙》对汉字起源、构造、字体、书体等作了详细地论述,揭示了汉字史论中的诸多问题。《说文解字》所建立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构成的理论。它对汉字字体、书体不同结构方式的归纳、概括和对当时所应用的大量汉字结构构成的具体说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价值。
罗红胜刘守安
关键词:《说文解字》结构构成
吴昌硕石鼓文之风格浅析
2020年
清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当属吴昌硕,成就斐然,是一位全面发展的艺术家,他与《石鼓文》联系紧密,且自成一家。是一位时代巨匠,且同处清代,他与另一位书法大师邓石如书法面貌有何不同呢?
唐宇星罗红胜
关键词:吴昌硕石鼓文邓石如书风
砚边语屑
2014年
授人以渔。我从事书法教学已有二十多年,从事高校书法教学也有十年了,总结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正如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做任何事情,方法最重要。方法对了,问题迎刃而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对,路子会走偏,甚至南辕北辙,效果则事倍而功半。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培养出比自己更优秀的学生,而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范围里讨生活,那是很可耻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授人以渔"至关重要。
罗红胜
关键词:行草书授人以渔授之以渔书概结字论书
王僧虔《论书》思想初探
2003年
今存王僧虔《论书》应分为《论书》条目和《答竟陵王萧子良书》两部分:《论书》条目深刻地反映了南朝时期『上自天子,下至臣庶,互相陶淬,浸成风俗』的尚书风气,明确地提出了『天然与工夫』、『力与媚』等书法批评概念,初步建立了南朝时期的书法批评理论体系。
罗红胜
名家集评
2025年
萧文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友舟的展览是一个学术创作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融合的展览。一是创作与研究、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二是形式上的创新,如陶刻和木刻作品的结合;三是书法源头的梳理,将书法的源头追溯到甲骨文并顺流而下。胡紫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关于友舟的展览,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近年来友舟教学、创作、研究及办展览的频率高;二是每次展览呈现的各种书体都有新的提升;三是其书写追溯古源,并在长久坚持下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萧文飞胡紫桂罗红胜罗红胜周睿王忠勇周睿荀海
关键词:甲骨文事半功倍
学古真如镜取影——浅谈谭延闿学古书法观
2016年
谭延闿是湖南民国时期的书法家,一生以颜体书法学习为主。他主张书法学习应以学古为重,取法乎上,且要做到"如镜取影",另外还要多读书以扩胸襟。观其字有正大气象,古朴自然,雄浑宽博。不论是学书主张还是书法实践,他都为当代书法学习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罗红胜李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