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义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儿童创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总结儿童创伤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VSD技术在28例创伤治疗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时间8—54d,更换VSD时间3~7d。所有患者的治疗最终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中8例使用VSD时出现管腔堵塞,2例出现生物透性薄膜卷边漏气,导致过早更换VSD。20例术后管腔未堵塞的病例前3d引流量显著低于8例术后管腔堵塞的病例(P〈0.01)。结论VSD技术在创伤治疗中有疗效优、疗程短、避免交叉感染、操作简便、可减少传统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等优点,但同时存在着引流管易堵塞、生物透性薄膜卷边漏气等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改善操作技术和改变材料特性加以克服。
- 应灏焦勤罗义
- 关键词:引流术儿童创伤治疗
- 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肋骨畸形患儿肺功能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肋骨畸形的患儿肺功能受损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58例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肋骨畸形的患儿肺功能检查结果与脊柱侧弯、肋骨畸形等影像学检查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58例患儿中,有34发生肋骨畸形,其中合并肋骨融合16例,肋骨缺如14例,肋骨融合与缺如4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肺功能最大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Vcmax%)与Cobb角呈负相关(P<0.05);除去Cobb角因素,胸腰段组脊柱侧弯患儿肺功能好于胸段组(P<0.05),非合并肋骨畸形先天脊柱侧弯患儿肺功能好于合并连续3根以上肋骨融合的患儿(P<0.05)。结论先天脊柱侧弯患儿肺功能不同程度降低,侧弯越严重的患儿胸廓畸形的范围越大,特别是合并广泛肋骨畸形时,肺功能损伤更加明显。
- 王林罗义应灏
-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弯肺功能损伤
- 胆道闭锁肝内外胆系免疫炎性反应与临床预后相关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测定胆道闭锁(BA)肝组织和肝门纤维块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6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的含量,分析肝内外组织免疫炎性改变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旨在了解其在发病过程的重要性。方法取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在本院行BAKasai根治术的21例患儿的肝门纤维块及肝脏组织标本;对照组为5例胆汁淤积综合征患儿和10例胆总管囊肿患儿的肝脏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CD68、MCP-1和ICAM-1染色。选用LEICADM研究级生物显微镜,QWIN软件环境下测量抗体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和平均光密度。随访19例BA患儿术后3个月直接胆红素下降比率,与肝组织CD68、MCP-1和ICAM-1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A组肝组织CD68、MCP-1、ICAM-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但肝门纤维块几乎没有表达;CD68、MCP-1、ICAM-1阳性表达量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ICAM-1最为显著;除了MCP-1外,CD68、ICAM-1在肝脏表达的表达量与表达强度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838,P=0.0002;r=0.565,P=0.035;BA组肝组织CD68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与术后3个月直接胆红素下降率呈负相关(r=-0.645,P=0.023)。结论CD68阳性表达是BA免疫炎性反应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MCP-1和ICAM-1在这一环节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肝组织CD68阳性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佳。
- 郑珊罗义王玮陈莲肖现民
- 关键词:胆道闭锁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间粘附因子-1
-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被引量:12
- 2010年
- 随着钛制弹性髓内钉(TEN)在儿童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广泛运用,其具有的创伤小、操作简单、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针尾的激惹、拔针困难、骨愈合延迟等也随之出现,本文通过对我院2005年1月到2008年6月收治的247例儿童四肢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EN治疗儿童四肢骨折所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及预防对策进行讨论.
- 王隼谢丰焦勤沈阳倪晓燕罗义
- 关键词:四肢骨折弹性髓内钉并发症儿童愈合延迟
- 循环牵张应力下BMSCs非接触共培养对人退变纤维环细胞增殖与表达的影响
-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循环牵张应力对对共培养状态下人退变纤维环细胞增殖与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手术摘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病理学方法 将其退变程度进行分级,选取其中退变纤维环组织。酶消化法分离纤维环细胞,选取P3代细胞...
- 陈梦婕罗义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细胞共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
- 胆道闭锁术后胆管炎诊治的现代概念被引量:11
- 2006年
- 罗义郑珊
- 关键词:胆道闭锁手术后并发症
- Morris水迷宫指导大鼠痉挛性脑瘫模型构建与评价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构建一种能确切反映脑性瘫痪发生后生理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评价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对检测脑性瘫痪动物模型的适用性。方法随机将30只7日龄SD大鼠分为两组:脑瘫模型组20只,对照组10只。两组实验动物均给予行为学观察(不自主运动、悬吊、斜坡、倾斜板等试验与肌张力测定)及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不自主运动测试脑瘫模型组为(9.50±0.89)分,对照组为(10.00±0.00)分;悬吊测试中,脑瘫模型组与对照组的时间分别为(2.03±0.79)分和(4.15±0.67)分;斜坡测试中,脑瘫模型组与对照组的时间分别为(11.25±1.21)秒和(4.35±0.93)秒;肌张力测试脑瘫模型组为(7.80±0.62)分,对照组为(10.00±0.00)分,以上各试验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倾斜板试验中,脑瘫模型组均出现阳性表现,对照组无阳性反应。Morris水迷宫实验中,脑瘫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在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日龄新生大鼠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可成功构建痉挛型脑瘫动物模型,脑损伤的部位主要在白质,脑瘫模型体征典型。与传统评价方法比较,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对鉴定脑瘫模型同样适用可靠。
- 罗义王林焦勤陈梦婕王隼
- 关键词:动物模型脑性瘫痪
- 弹性髓内针在儿童前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总结弹性髓内针在儿童前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采用经皮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的前臂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随访87例,失访11例。男59例,女39例,年龄3~16岁,中位年龄6.5岁。尺桡骨骨干骨折67例,桡骨颈骨折23例,孟氏骨折8例。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随访的87例患儿术后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患儿无疼痛,无畸形,功能恢复优良;1例骨折延迟愈合,8例钉尾处有皮肤刺激征。结论弹性髓内针具有微创、容易处理软组织损伤及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合理使用弹性髓内针用于治疗儿童治疗儿童前臂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 焦勤罗义陈柏松应灏
- 关键词:弹性髓内针前臂骨折微创儿童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冠状位平衡与足底压力的相关性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的足底压力指标,总结其特征,评价其脊柱冠状位平衡与足底压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的44名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影像学检查包括Cobb角、骶骨中垂线(CSVL)和第7颈椎中垂线(C7PL)之间的偏移(也称为颈7侧方偏移)、主弯顶点侧方偏移(AT)和冠状位骨盆倾斜度(LPT)。对研究对象进行静态的足底压力测试,对双足接触面积和负荷比(相对双足的整体负荷)等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AIS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结果前足接触面积明显大于后足(均P<0.05),前足的负荷比明显小于后足(均P<0.05)。主弯侧颈7侧方偏移与前足接触面积(r=0.357,P=0.019)和负荷比(r=0.400,P=0.008)均呈正相关,主弯侧主弯顶点侧方偏移与前足的负荷比也呈正相关(r=0.331,P=0.030),但与接触面积无相关性。结论在脊柱侧弯中,冠状位平衡与足底压力分布相关。颈7侧方偏移代表了总体冠状位平衡(GCB),主弯顶点侧方偏移(AT)代表局部冠状位平衡,这2个指标最能反应冠状位平衡状态。在主弯侧,颈7侧方偏移与前足接触面积和负荷比均呈正相关,主弯顶点侧方偏移与前足的负荷比也呈正相关。这表明,2个冠状位平衡特征均与足底压力相关。
- 陈梦婕罗义马琪超应灏王隼马峰邵雯娟
- 关键词:青少年脊柱侧弯步态足底压力
- 胆道闭锁肝内外胆系组织病理形态学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通过胆道闭锁(BA)肝门纤维块、肝脏组织的病理及其超微结构观察,对肝门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进行评分,并与肝纤维化分级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肝门纤维块及肝脏组织标本;研究同期选取疑似BA经术中胆道造影除外BA,诊断为胆汁淤积综合征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作为对照组,留取肝脏组织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标本的病理改变,以及肝细胞、毛细胆管和肝门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SPSS14.0软件,半定量比较BA与对照组肝脏纤维化的差异,检验肝门纤维块成纤维细胞活跃程度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结果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21例BAKasai根治术病例,手术平均年龄(66±20)d;对照组为5例胆汁淤积综合征和10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BA组肝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肝内门脉区胆管炎症及纤维化形成,肝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同年龄胆汁淤积综合征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肝门纤维块毛细胆管增生,部分管腔闭锁、狭窄,腔内炎细胞浸润及部分淤胆,大量间质成分增生;电镜下肝门成纤维细胞活跃、肝脏毛细胆管上皮微绒毛缺失、肝细胞及肝血窦内电子致密物质增多及部分毛细胆管扩张;肝门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相关(P=0.04)。结论BA肝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肝内门脉区胆管炎症及严重纤维化形成;超微结构改变提示肝门部成纤维细胞活跃,其分化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
- 郑珊罗义王炜肖现民
- 关键词:胆道闭锁病理电子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