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燕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研究的重点是急性发作及加重期患者心、肺功能衰竭的治疗及对血气的影响,对肺功能的康复工作研究报道较少。近年来有较多学者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OPD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调节肺、脾、肾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申燕华汤杰杨佩兰钱叶长
- 关键词:唐慎微证类本草著述
- 扶正化瘀方联合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气虚血瘀型IP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吡非尼酮联合扶正化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吡非尼酮联合安慰剂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指数(博格评分)、胸部影像学变化、肺功能变化、炎症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肺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白介素(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IL-6、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IL-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在IPF治疗方面与吡非尼酮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与吡非尼酮单独使用相比,两药联合使用效果更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调节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方向有关,TGF-β/Smads信号通路可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李莉申燕华苑兴华张善芳黄婧怡杭宇马伟张秀莲陈瑜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扶正化瘀方吡非尼酮TGF-ΒMMP-2TIMP-1
- 支气管冲洗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冲洗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痰液较多(每天≥50 ml)的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监护下并备好急救设施后,按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要求,插入纤支镜后先吸出气道内滞留的分泌物,然后用冲洗液反复冲洗,直到分泌物基本消除,支气管冲洗完毕后接面罩进行NIPPV,第23、天若气道分泌物多则再次进行支气管冲洗术;对照组则单纯给予NIPPV治疗。若2组病例治疗无效且患者呼吸衰竭逐渐恶化时则改为有创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第1次支气管冲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升高(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显著下降(P<0.01),其中42例进行第2次支气管冲洗后较第2次冲洗前PaO2上升不明显(P>0.05),而PaCO2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无创通气后PaO2亦显著上升(P<0.01),PaCO2则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87.5%,改为有创通气者7例;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创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支气管冲洗术联合NIPPV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钱叶长危蕾刘芳英申燕华周丽萍
- 关键词: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支气管冲洗术
- 支气管冲洗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
- 目的:探讨支气管冲洗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
- 钱叶长危蕾刘芳英申燕华周丽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支气管冲洗术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4
- 2019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本研究主要概述了中医学在AECOPD病因病机、治疗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中医药防治CODP提供依据。
- 张秀莲张秀莲刘芳英危蕾李莉刘芳英王众福张善芳李莉钱叶长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药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研究进展被引量:32
- 2015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主要特点,其发病还与长期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所致异常炎症反应有关[2]。按照COPD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可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针对稳定期的治疗,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包括长期使用祛痰药、支气管舒张药、长期的家庭氧疗、肌肉训练及营养支持。西医治疗虽然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 申燕华汤杰杨佩兰钱叶长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辨证分型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抗感染、祛痰止咳、...
- 危蕾刘芳英申燕华马伟王众福张善芳钱叶长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性脑病呼吸机治疗BIPAP
- 文献传递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抗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呼吸兴奋剂、平衡水电解质及纠正严重酸中毒等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应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结果BiPAP呼吸机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神志、PH、PaO2、PaCO2、SaO2均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及治疗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具有肯定的疗效。
- 危蕾刘芳英申燕华马伟王众福张善芳钱叶长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
- 补肺活血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观察补肺活血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76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安慰剂治疗,治疗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补肺活血颗粒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FEV1/FVC比值、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CAT)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MMP-9/TIMP-1比值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2%(32/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5%(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FVC、FEV1、FEV1/FVC均较对照组同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9、TIMP-1、MMP-9/TIMP-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补肺活血颗粒可减轻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平衡,抑制气道重塑,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 杭宇危蕾王众福黄婧怡申燕华刘芳英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气道重塑
- 线粒体自噬在调控COPD细胞衰老中作用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细胞衰老是一种与机体衰老相关的不可逆的细胞周期停滞状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典型的衰老相关性肺部疾病,组织及器官中衰老细胞的增加是衰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年龄是其发展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年龄相关的端粒缩短是复制性衰老的主要诱因,但氧化应激、代谢功能紊乱和表观遗传的改变等因素也可促使机体进入衰老状态。香烟烟雾(CS)诱导线粒体损伤伴线粒体活性氧(mtROS)产生增加,可导致线粒体形态和自噬功能异常,加速COPD细胞衰老。因此,靶向细胞衰老疗法及如何利用中医“气血理论”干预细胞衰老,已然成为COPD的研究热点。中医学认为“肺脏虚损,痰瘀互结”是导致COPD细胞衰老的病理本质。因而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细胞衰老与COPD的相关性,挖掘中医药防治COPD的潜在新靶点,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 黄婧怡危蕾刘芳英李莉申燕华王众福杭宇
- 关键词:细胞衰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